重阳节,这些事你都做过吗?
发布于 2021-10-10 16:47
重阳节是一个吉祥的日子。在这一天,人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往往是全家出动。各地有各种祈福的习俗。于是,重阳节又称茱萸节、登高节、菊花节等。唐朝诗人宋之问有诗云:“令节三秋晚,重阳九日欢。”
据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现存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典籍。魏晋时,节日气氛越来越浓,文人墨客纷纷吟咏唱和。至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经岁月荡涤,沿袭至今。
今天我就和各位朋友们聊一聊重阳节的相关习俗。
【插茱萸】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是重阳节特有的辟邪物品,
为家人佩上一支茱萸,
感受彼此浓浓的心意。
【登高】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古代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
如今,全家人一同登高远眺,
强健身体、赏秋观景时,
可尽享阖家团圆美好时光。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
回老家给祖先供一炷香,
铭记孝道、不忘根本。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
传说重阳时放纸鸢是为了“放晦气”
纸鸢飞得越高越远,
则晦气也随之高飞远离,
还有一种传说,
重阳放纸鸢是“放吉祥”、“放福气”,
纸鸢飞得越好,
则福气越浓。
【敬老孝亲】
九九” 同音“久久”,
让重阳节在近代被赋予了敬老的含义,
有空了就给老人揉揉肩捶捶腿,
敬老爱老不需要挑什么时候。
【丰收祭祀】
在远古时期,
重阳节最初是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
在农作物秋收之时祭天帝、祭祖,
以谢天帝、祖先恩德。
【祈福】
在这吉祥的一天,
为身边重要的人祈福,
愿幸福的日子可以长长久久。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
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
生活在山区的村民,
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
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窗台、
屋顶晾晒农作物,
久而久之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心灵手巧的晒秋人家,
把眺窗当画板,将支架作画笔,
以粮食作画,绘制出最诗意的秋天,
放眼望去,
美得像一幅艳丽的画。
【赏菊饮酒】
重阳历来就有赏菊花的习俗,
菊花凌霜不屈,
被视为长寿之花,
三国魏晋以来,
重阳节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成风尚,
如今,菊文化依然流行,
游菊赏菊仍为人津津乐道。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重阳节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是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据说重阳糕要作九层,像一座宝塔,上面还要作两只小羊,就是重阳(羊)的意思。
有的还要插一面小红纸旗,即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还要点蜡烛灯。
这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如今各地的重阳糕仍旧各式各样,没有固定的制作方法。
这个重阳你打算怎么过?
来源|综合整理
编辑|曹香香
责编|潘霄飏
审核|吕诚伟
终审|Lili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