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你的睡眠,怎样拥有好的睡眠?
发布于 2021-10-10 16:48
昨晚,你睡得怎么样?
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在睡眠过程中,全身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得到恢复和休息。
但是,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有超过1/3的人存在着睡眠障碍问题。其中,超过3/4的人在晚上11点后入睡,接近1/3的人在凌晨1点后入睡。
在我们身边,可能就有很多人正在经历失眠的困扰。
是不是一晚上都睡不着才算失眠?
从医学上讲,有以下情况都算失眠:
1. 晚上至少30分钟才能入睡;
2. 早上醒得早;
3. 睡眠质量下降,睡觉时一会儿又醒 一会儿又睡(一会儿≥2次);
4. 跟不失眠之前相比,总睡眠时间减少;
5. 同时有日间功能障碍。比如白天觉得累、情绪不好、记性不好或者随时都打瞌睡等情况。
认床,到陌生的地方就睡不着;每次期末考试就睡不好,是失眠吗?
根据失眠发生时间的长短,分三种类型:
1、偶发性失眠
比如你今天晚上闷了一杯咖啡,喝了一杯浓茶,换了个不熟悉的地方睡觉,都可能会导致偶尔失眠。
2、短期失眠
当遇到应激事件时,可能会出现短期失眠。
比如失恋,期末考试成绩一塌糊涂,甚至遇到车祸等都会引起你在这一段时期内出现失眠的状态。
3、长期失眠(失眠>3个月)
长期学习、工作来带的压力,以及慢性的疼痛、精神上的创伤以及其他疾病、药物可能会导致长期失眠。
平时工作日睡不好,周末补觉真的有用吗?
基本没有帮助。
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心血管系统疾病、癌症风险增加,影响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记忆力。这些都不是周末偶尔补觉能弥补的。
一定要把睡眠变得规律起来,白天很困的话可以午睡一小会,但时间不要过长,以20分钟为宜。
失眠了我们该怎么办,怎么治?
并不是所有失眠都需要治疗,一般来说,亲人离去、出差倒时差、失恋失业等由外部情境引发的情境性失眠只是暂时的,当外部危机和压力消失或者个体逐渐适应了以后,就会渐渐恢复正常睡眠。
其他情况下的失眠,则需要接受专业治疗。
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是国际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法,其短期疗效与药物治疗相当,长期维持疗效比药物治疗更佳。即使已经接受药物治疗的慢性失眠患者,也推荐辅以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它不仅可以让你学会一种调节睡眠的技能,从而走上健康睡眠的道路,也可以让你用此方法去帮助别人。
CBT-I共包括四个阶段:教育、技巧的学习、认知和行为的练习、应用和巩固。包括睡眠限制、刺激控制疗法、放松训练、认知策略,以及这些方法的联合应用,我们称之为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主要的指导治疗观点和原则是行为治疗。
大量证据表明认知行为治疗对失眠症有效,急性期(4-8周)治疗疗效与镇静催眠药相当,而长期治疗更为有效。该治疗能共持续的改善睡眠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和总睡眠时间。
CBT-I指征
1、入睡困难或睡眠持续困难
2、规律的增加睡眠的机会一弥补失去的睡眠;
3、在清醒时延长卧床的时间;
4、在家以外的地方,会在入睡时突然清醒和(或)睡的更好。
5、睡眠卫生知识不足的证据(有降低睡眠倾向的行为,例如使用酒精来助眠、在夜间使用兴奋药等)。
如果你觉得自己经常睡不好,又自行调整无效,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将短期失眠熬成慢性失眠,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生活还要继续,祝你今晚做个好梦。
免责声明:内容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