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愿意接受孩子的阴暗面吗?从金马奖电影解析家庭教育的悲剧

发布于 2021-10-10 18:16

这个世界,最公平的是太阳,不论纬度高低,每个地方一整年中,白天与黑暗的地方都各占一半。前几天我们去了动物园,那天太阳很大,晒得所有动物都受不了,它们都设法找一个阴影躲起来。

我有一种说不清楚模糊的感觉,我也好希望和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但是我环顾四周,不只是这些动物有阴影可以躲,包括你,我弟,甚至是司马光,都可以找到一个有阴影的角落,可是我没有,我没有水缸,没有暗处,只有阳光。

这是一部于2019年9月6日在第44届多伦多电影节“当代电影世界单元” 首映,2021年入围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短名单的华语神作—《阳光普照》中的一段台词。

一个温暖阳光的电影名字,讲述的却是一个悲剧的家庭故事。

在驾校当教练的阿文,有两个差不多大的儿子,大儿子阿豪,小儿子阿和。

如同人性的两面,阿豪阳光帅气,阿和阴暗沉沦,只有阿豪深受父亲的喜欢,将所有的希望都寄予在他身上。

但是父亲阿文并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个家庭,早就已经走向了坠亡的谷底。

01

故事的一开始,讲述的是二儿子阿和的故事。

阿和,极度叛逆,混迹社会。为了出气,叫上了朋友菜头给他找回面子。

没想到菜头到了地方直接砍断了人家的手,等待两人的是曲折的命运。

阿和被送进了少管所,菜头因为伤人入狱三年。

阿和年仅15岁的女朋友小玉却找上门来,原来小玉已经怀上了孩子,失去双亲的小玉被姨妈带大。

阿和的母亲琴姐听说了小玉的故事,不顾丈夫阿文的反对,硬要让小玉留下来。

在法庭上,阿文面对着给自己带来耻辱的小儿子,对着法官这样说:

“过去是我们管教无方,我也不觉得我可以管得了他,你们替我好好管教他。”

阿和的叛逆,是彻头彻尾的父亲教育的失败。他对于阿和的忽视,他对于阿和的冷漠,都让阿和感受不到这个家庭存在的意义。

实际上,阿和的表现更像是一个人的阴暗面。在黑暗中挣扎许久,已经服从于内心的阴暗。

而阿文,不愿意直面小儿子的阴暗,他面对着驾校学员可以侃侃而谈人生道理,但是看着小儿子却说不出一句话。

越是逃避,越是肆无忌惮。

在旁人问到家里几个孩子的时候,阿文斩钉截铁地说道:

“一个。”

没有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的阿和,对他所理解的事物还以爪牙,却吃到了生活的苦头,布满阴霾的家庭,每个人的内心早已经破碎。

02

电影接下来展开的,是大儿子阿豪的故事。

比起阿和故事的阴暗,阿豪的画面光影就阳光了许多。

阿豪,阳光乖巧,听话进取,高考失败后毅然决然地复读。

他一直都是父亲的骄傲,父亲阿文把驾校墙上的话“把握时间·掌握方向”送给儿子,用来鼓励儿子去做正确的事。

阿豪一直以来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宛若一个小太阳一样,带给别人温暖。

这样阳光帅气的男生在学校里也备受青睐,一次送女孩回家的路上,阿豪给女孩讲述了一个新奇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不过这一版的司马光砸缸,带着一丝丝暗黑。

“司马光见到有人喊救命,赶紧拿起了石头砸碎了水缸,但是水缸里没有流出水,救命声也戛然而止,司马光慢慢地从缝隙中窥视,没想到,水缸的黑暗角落里也坐了一个司马光。”

留下这个意味深长的故事后,阿豪便从楼上一跃而下,在一个晚上选择了自杀。

父亲阿文彻底崩溃,甚至一次又一次安抚自己这不是阿豪,但是残酷的现实就摆在面前。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在他看来阳光乐观的大儿子就这样自杀了。

其实,这是很多家庭教育的常出现的问题。

“期望过载。”

大儿子阿豪承担了太多太多他不该承受的期望,好像整个家的希望全部砸在了他的身上。

可是谁又知道他还是个学生,只是刚成年而已。

他不得不表现出阳光的一面,由此获得了两份爱,连同弟弟的那一份一起收走了。

在父亲期盼的目光下,阿豪的内心早已变成了一片荒原,他根本不知道真正的阿豪是什么样子,只有那个为了成为父亲期盼的样子而活的阿豪。

他和弟弟阿和是完全相反的对立面,一个是光,一个是影,彼此无法交融,互相存在着却又无法理解。

文章开头那段独白,就是阿豪写给好友的短信。他也渴望有个黑暗的角落躲藏,他就是那个司马光,希望有人砸开他身上沉重的躯壳。

父亲阿文的偏爱又让这份对立变得更加偏激,最终,内心早就死掉的阿豪从楼上跳下,彻底终结了他的肉体。

03

光与影的相逢

电影从这里开始,情节变得令人揪心和动容。

二儿子阿和出狱后,看到了一直在等待他的女友小玉,还有自己的孩子,终于痛改前非,承担起了这份责任。他一个人打两份工,养家糊口。

其实看到这里,还觉得阿和是个坏孩子吗?

并不是,他在家庭教育中被父亲冷漠对待,逐渐让他失去了作为人的那份善良,在越过法律的界限后,终于犯下了罪恶。

没有得到父亲的爱让他怀疑这世间根本没有所谓的感情,但是一直为他苦苦等待的女友却打破了他的执念。

终有一束阳光,撕开阿和内心的乌云。

但是此时的阿文,却固执地认为阿和还是那个坏孩子,一气之下搬出了家里,住在驾校的休息室。驾校的领导知道他的事情后,直接破口大骂:

“你还是男人吗?你是他爸爸啊,你跟他计较什么?”

这时候的阿文才明白,自己终究还是做错了,这份没能到达的爱,亲手毁掉了自己的孩子。

在便利店里,阿文偶然碰到了正在打工的儿子。

两人相顾无言,或者说,一时间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从何说起。

不善言辞的两个男人,从这一刻起,正式握手言和了。

而这一刻也标志着,父亲接受了孩子的阴暗面,他的内心不只是像阿豪那样阳光向上了,坦然直面阿和内心的阴暗。

以及,父亲内心的那份阴暗,也被打开。

04

光与影的对决

让这个家庭再次走向不可逆转的事件是:菜头出狱了。

三年前,阿和把砍人的所有罪责都推给了菜头,菜头因为这个才被判了三年。

回来的菜头,多少有些当年的不甘,但是他却死命地认定阿和是他的好朋友。

但是菜头并没有变善良,依然去做那些游离于法律边缘的危险事情。

菜头三番两次地去找阿和,纠缠、威逼利诱阿和去做坏事。

此时的阿和,像是无间道的警察,一方面出于当年的愧疚答应菜头做坏事的要求,一方面内心极度渴望光明的他想要摆脱这一切。

其实,任何人的内心,都有一层非常黑暗的那一面,那里隐藏着我们的自私、怯懦、愤怒、暴力,甚至是没有底线的行为。当一个人想要脱胎换骨,彻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他就要直面自己的阴暗,直面自己的深渊。

在父亲阿文得知了这一切后,他明白了为什么菜头会缠着儿子,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结束这一切。

阿文东拼西凑了二十万,找到了菜头,他希望用这二十万挽回当年的事情,更希望菜头不要再找阿和的麻烦了。

但是菜头不仅不收下钱,还对着阿文一顿冷嘲热讽。

在这之后,阿文开始悄悄跟踪菜头,一天24小时监护自己的儿子。

终于,在一个雨夜,阿文开车撞死了菜头,又把菜头拖到水里,举起一块石头,像是司马光砸缸一样,砸向了菜头。

他救下的不光是自己的儿子,还释放出了内心的黑暗。从小没有受到父亲关怀的小儿子,在这一刻,获得了一份迟到的爱。

在得知菜头死后,阿和沿着夕阳下的高架桥一直奔跑,像是重获自由,又像是涅槃重生。

像是很长的一个噩梦,终于醒来了。所谓的光与影,在这一刻就这样消失了。

05

阳光下的人们

电影虽然叫做阳光普照,可是最后的结局并不算是温暖。

几个破碎的家庭,几个破碎的心灵。

有人说这部电影讲的是家庭教育中爱的纯粹性和伤害性,其实远不止如此。

假装坚强温暖的阿豪,真实叛逆血性的阿和,以及那个不善言辞的父亲,都组成了整个悲剧的一角。

《阳光普照》是一个很零散的故事,导演把每一个人都刻画得很立体。

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是圆满的,小玉年幼便丧失双亲,苦苦等待孩子的父亲从少管所出来;故事一开始被菜头砍断手的那个孩子,余生只能用假肢帮着父亲做一些粗活;至于菜头,他真的是完全的坏人吗?他也不过是被孤独折磨致死的可怜人。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创伤,而大家唯一可以做到的是,捡起这颗早就千疮百孔的心,重新上路。每个家庭,都有着自己破碎的那一面,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黎明时的废墟之上,等待着阳光洒过肩头。

生活总是不断交织,阳光的光与影不断变换,没有哪个家庭一直处于阴霾。

这场家庭教育的悲剧,以父亲为代价,终于了结。

可是如果一开始,父亲阿文一视同仁地看待他的两个儿子,这一切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父母也要清楚的是,有阳光的地方必然有阴影,直面孩子内心的阴暗面,唤醒孩子光明的那一面,才是教育中的必修课。

故事的最后,阿和骑着车带着母亲,走在阳光斑驳的树下,光与影重叠,好似他们所经历的人生。

推荐阅读

二胎家庭的真相:毁掉孩子的方法就是畸形的偏爱

10-9 特稿

北京动物园的一场群架,暴露出了家庭教育的致命问题

10-6 特稿

GUIDE

 纽扣教育

新浪微博

纽扣教育

纽扣家庭教育
#纽扣家庭教育 李凤霞教授谈“沟通的方式”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