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大事几天后要发生,影响全国!
发布于 2021-10-10 20:53
摄影 记者苏慧
10月8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工作推进会召开。印发《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活动日程安排》,纪念大会定于2021年10月17日至20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今年恰逢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本次纪念大会旨在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以及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进一步系统挖掘仰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实证华夏文明,坚定文化自信,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文化、彰显中国精神、提升中国形象,提供坚实的文化条件和强大舆论支撑。
据悉,本次纪念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文物局、中共三门峡市委、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纪念大会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本着“高规格、小规模、重宣推、深影响”的工作原则和“突出主题、清新简约、务本责实”的工作要求,扩大新技术、新媒体在大会举办中的运用。
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纪念大会分为主活动和分活动。主活动是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和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分活动有仰韶村考古遗址公园开园暨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邮票纪念册发行仪式、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专家主题发言、各专委会分组论坛、三门峡市考古新发现及成果展示观摩活动等。
10月8日下午,市委书记刘南昌在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工作推进会上强调,全市上下要以决战冲刺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有力的工作举措,确保纪念大会系列活动真正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办出成效。市委副书记、市长范付中主持会议并讲话。
牛兰英、郭鸿勋、吴海燕、卫祥玉、庆志英、李红念等出席会议。
刘南昌指出,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是提升文化自信,全面展示三门峡、宣传三门峡、推介三门峡的一次难得机遇,对提升我市对外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增强全市上下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筹备工作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越到最后,越要振奋精神、强化担当、落实责任,越要注重细节、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记者葛洋)
【相关资料】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
仰韶村遗址被发现后,先后经过1921年、1951年、1980年共三次发掘,其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等,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第一次发掘之后,依据考古惯例,该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村遗址成为中外史学界、考古界向往的“文化圣地”。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也是仰韶村遗址发现100周年。中国田野考古的第一步是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开始的,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因仰韶遗址发掘而命名的仰韶文化,是第一个依靠现代考古学技术、方法和理论确立的中国史前文化,由此开启了以科学方法探索和重建中国历史的进程。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