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一周要闻回顾(2021年10月4日-10月10日)

发布于 2021-10-10 20:42

要闻概览

高层动态

  •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揭牌

  • 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 故宫博物院与浙江济公公益基金会签署合作合同 共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 2021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之“照鉴·中希戏剧对话”活动举行

  • 中国佛教书画邀请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 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市闭幕

  •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举办“前海论坛分论坛暨第38期影视大讲堂”

区域公共文化要闻

  • 广东:“羊城之夏”2021广州市民文化季——“花城少儿心向党”广州市第四届少儿艺术大赛举办

  • 江苏:“大爱报春晖——夏同浩百年诞辰捐赠书画精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幕

  • 福建:“清新福建 金秋有约”全媒体旅游推介会在福州举办

  • 山东: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培训班举行

  • 安徽:长三角文化馆美术摄影作品展在安徽举办

  • 辽宁: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举行

  • 甘肃:“建党百年·春绿陇原”迎国庆专场惠民演出——舞剧《大梦敦煌》在兰州上演

  • 宁夏:“大河上下”第十三届黄河流域九省(区)摄影作品展隆重开幕

河南省公共文化要闻

  • 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传承与创新交流沙龙召开

  • “综合材料绘画与河南当代艺术对话”在郑州美术馆举行

  • 大型古装名剧《清风亭》在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精彩上演

  • “都市双圈”郑焦洛2021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艺术摄影优秀作品联展开展

  • 商丘市举办“赶非遗大集·品非遗魅力”展示展演展销活动

  • 驻马店市博物馆开展“喜迎国庆我为祖国献幅画”活动

  • 南阳市博物馆研学项目“小小考古家”开班授课

  • 信阳博物馆举办“萌娃学国粹——‘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绘画长卷”活动

高层动态

1、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揭牌

近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揭牌仪式在北大红楼举行。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为纪念馆揭牌,并参观中法大学旧址。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自今年6月1日后逐步开放,已累计接待80余万人次。其中,北大红楼自6月29日对外开放以来,累计接待近10万人次,有2000余批次团体到此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党日活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已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景课堂”,有效发挥了红色资源的社会教育功能。中法大学旧址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旧址重点保护提升项目之一。经过前期文物修缮和一年多的展陈布展,该旧址9月30日对外开放。目前,中法大学旧址内设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专题展”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专题展”两个展览,全面系统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2、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开幕。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张旭,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河北省政协主席叶冬松,副省长夏延军等出席。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宣布杂技节开幕。张旭表示,杂技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表演艺术,在不断传承发展和交流互鉴中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我国举办历史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杂技艺术赛事和节庆活动。希望杂技节继续推动中国杂技艺术创新发展,为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做出更大贡献。许勤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河北对外文化交流的节庆品牌,在促进杂技创新、文化交流、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届杂技节由来自17个国家的杂技艺术家同台竞技,通过网络直播、网络展播、短视频推送等方式向世界展现河北杂技之美,彰显中国文化之美。据了解,本届杂技节于9月28日至30日在河北石家庄、沧州两地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办。国内外共35个参赛节目进行线上比赛和评奖。

3、故宫博物院与浙江济公公益基金会签署合作合同 共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

10月8日,故宫博物院与浙江济公公益基金会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花园敬胜斋签署合同。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和浙江济公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游本昌出席仪式并致辞。王旭东表示,故宫博物院与浙江济公公益基金会的合作建立在双方共同肩负的社会责任基础之上,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身处数字变革时代,故宫博物院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创新文化传播途径和表现形式。近年来,故宫博物院通过网络直播、线上课程、数字文物等形式,激发故宫活力,扩大受众范围,使文化传播更加适应现代生活。此次与浙江济公公益基金会的合作,将继续发挥新媒体平台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展现故宫的多元价值和人文精神,进一步推动故宫公益事业的发展。游本昌表示,故宫博物院的开放包容与济公公益基金会“济世为公、乐善为民”的理念一致。故宫有辉煌的建筑和丰富的藏品,是劳动人民辛勤创作的智慧结晶,是工匠精神的体现,与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一脉相承。济公公益基金会希望通过这次合作,带观众感受故宫体现出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为观众讲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1海岸休闲论坛在山东烟台成功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杜江,山东省副省长王心富出席并致辞。杜江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海洋旅游工作,提出在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要打造一批特色海洋旅游目的地,要增强海洋旅游和休闲、竞技等产业配套能力。海洋旅游是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是推动休闲度假旅游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山东发展海洋旅游,推进海岸休闲,基础得天独厚,工作卓有成效,为我国发展海洋旅游贡献了宝贵经验。他表示,“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部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陆海统筹联动发展、产业升级融合发展、互利共赢开放发展、改善民生共享发展”的基本原则,聚焦海岸休闲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海洋旅游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等方面重要作用。加强海岸休闲规划,拓展海洋旅游空间格局;充实海岸休闲内容,丰富海洋旅游产品服务;提升海岸休闲品质,塑造海洋旅游优质品牌;加强海洋资源保护,实现海洋旅游合理开发。论坛上,烟台、三亚、青岛等海岸城市代表分别介绍了海岸休闲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典型经验。意大利罗马、新加坡旅游局等国外海岸城市代表通过视频的方式,分享了海岸休闲发展的国际经验。

5、2021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之“照鉴·中希戏剧对话”活动举行

近日,2021中国希腊文化和旅游年之“照鉴·中希戏剧对话”活动在浙江省杭州市蝴蝶剧场举行,中希两国艺术家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开展交流。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杲,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许澎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该活动旨在请中希两国戏剧专家从多个层面交流探讨如何通过“戏剧”这一透镜互为照鉴。承办方还特别创排了改编自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的同名越剧(片段)。为彰显对两国古老文明的敬重,越剧版《俄狄浦斯王》片段除剧场版以外,还专程前往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做了外景版录制。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中国希腊戏剧文化专家罗锦鳞先生围绕东西方戏剧的融合发表了看法。希腊前文化和体育部长、希腊著名国宝级艺术家莉迪娅·科尼奥尔祖为大家分享她执教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学经验,以此探究中希戏剧表演和戏剧教育中的同与异。希腊国家剧院前艺术总监、国际著名戏剧导演斯塔西斯·利瓦西诺斯曾应邀为中国国家话剧院执导古希腊悲剧《阿伽门农》,在此次对话中分享了跨文化、跨语境戏剧实践中的创作经验。

6、中国佛教书画邀请展亮相中国美术馆

近日,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办,中国佛教协会文化艺术委员会、中国佛教书画艺术交流基地承办的“翰墨赞盛世·丹青颂党恩——中国佛教书画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驻会副主任杨小波,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演觉法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此次参展的书画作品99件、雕塑作品3件。其中包括演觉法师、帕松列龙庄勐长老、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等海内外三大语系佛教代表人士墨宝40余件,还有冯远、苏士澍、吴为山、韩美林等美术、书法界名家精品40余件,更有丰子恺、赵朴初、遍能法师等老一辈佛教大德、书画名家作品15幅。演觉在致辞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佛教文化不断丰富了书画艺术的创作题材和技法,升华了书画艺术的审美意境和精神内涵。书画艺术也成为表现佛教精神境界的载体。吴为山指出,中国美术馆是中国唯一的国家造型艺术博物馆,在党的领导下,肩负着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讲好中国文化故事的社会责任。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佛教协会组织佛教界、文艺界代表人士共同在中国美术馆以绘画、书法、雕塑艺术的形式举办展览,以丹青妙墨赞美时代,表达对党的感恩之情。

7、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市闭幕

10月8日,第九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在安庆市闭幕。闭幕式上,老、中、青三代黄梅戏演员与评弹、越剧、沪剧等不同曲艺剧种演员联袂演出,共同唱响“百年风华、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黄梅戏红色经典演唱会”。本次艺术节的举办适逢党的百年华诞,展演剧目也主题突出,视角广阔,大多聚焦“建党百年”主题,大力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为期13天的艺术节期间,共开展了包括开闭幕式演出、展演展播、展销、研讨交流等6类30多场活动。其中,不仅有面向全国黄梅戏演出院团遴选出的16台新创优秀黄梅戏剧目在安庆市线下集中演出,还有12台剧目进行线上演播,长三角三省一市、五大剧种的知名院团还首次在安庆市共同演绎《雷峰塔》。此外,在本届艺术节期间,安庆市还成功举办第一届“唱黄梅·兴安庆”圆桌会议、2021安庆市投资发展环境说明会,累计签约项目100个、总投资515.5亿元,实现了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项目合作。

8、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举办“前海论坛分论坛暨第38期影视大讲堂”

近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以下简称“影视所”)举办“前海论坛分论坛暨第38期影视大讲堂”。本次论坛主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学科建设与发展”,论坛由影视所副所长、研究员赵卫防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潘源,以及影视所研究员秦喜清、孙承健、许婧、储双月对院影视学科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对未来提出了三点期望:一是在新的技术媒介环境下,如何回归本体研究,提升中国影视学对实践创作的关联性,这个是中国影视学发展的重要使命和责任;二是在一如既往地做好影视史研究的同时,加强中国影视理论的建设是我们学科发展的未来和方向;三是从话语体系建构的角度而言,应以民族文化为根本,在跨学科的研究视域中,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此次会议对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学科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进行了探究和展望,也在新时代语境下,为推进中国电影的发展,确立中国电影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助力艺术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整合提供了启示。

区域公共文化要闻

广东:“羊城之夏”2021广州市民文化季——“花城少儿心向党”广州市第四届少儿艺术大赛举办

10月6日至7日,“羊城之夏”2021广州市民文化季——“花城少儿心向党”广州市第四届少儿艺术大赛在天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小演员们以百花齐放的姿态,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据了解,本届艺术大赛由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天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分为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三个专场。节目紧紧围绕着“花城少儿心向党”的主题,让孩子们在舞蹈的世界中,一展美丽的芳华;在音乐的旋律中,感受最美的姿态;在戏剧曲艺的情节中,感触生活的美好。独唱《慈爱的眼睛》、少儿群舞《摸泥乐》、粤剧表演《弘扬正气,共筑平安》、戏剧《号声嘹亮》等丰富多彩的节目,一次次将活动推向高潮,给观众带来一场饕餮的视听盛宴。

江苏:“大爱报春晖——夏同浩百年诞辰捐赠书画精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幕

近日,“大爱报春晖——夏同浩百年诞辰捐赠书画精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开幕。据了解,本次展览是基于南京军区高级干部夏同浩同志于1985年向江苏省美术馆捐赠的100件书画精品和1991年二次捐赠的60件书画作品的精选,展出作品90件,通过明清拾珍、近代撷英和夏同浩史料展三个版块,集中呈现其捐赠作品对于充实和完善江苏省美术馆的收藏谱系,以及在画派、画家和画史脉络研究等方面的重要性。在夏同浩个人史料展板块中,以夏同浩工作、生活及学习的相关实物及资料为线索,展现一位老党员、老军人一生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传承文化的美好品德,他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正与建党百年的征程相互辉映。本展览以画史为脉络展现明清及近现代艺术大家的画风变化,挖掘夏同浩同志捐赠作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进一步活化典藏的艺术精品,深化与江苏文脉相通的精神内涵,彰显江苏省美术馆的典藏特色。

福建:“清新福建 金秋有约”全媒体旅游推介会在福州举办

近日,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旅游频道承办的“清新福建 金秋有约”全媒体旅游推介会在福州举办。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邢善萍,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雷春美,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郑建闽,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许维泽共同启动了“山海乡村金秋寻福季”。“山海乡村金秋寻福季”是在2020年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成功开展的“山海乡村寻福季”系列活动基础上,鼓励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基础上,充分挖掘乡村“土气”,全方位展示乡村旅游特色资源,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民族村寨、传统建筑、非遗等融入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促进文游深度融合,推出山海浪漫、探秘世遗、朱子研学、探游古厝、滨海度假、红色文化、绿色康养等主题旅游线路,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拉动福建省内游、乡村游、近郊游和微旅游经济等,加快恢复福建旅游市场。

山东: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培训班举行

近日,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培训班在潍坊市举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王廷琦,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保护管理处处长王铮,潍坊市、昌邑市有关领导出席开班仪式。王廷琦在开班式上强调,要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革命文物工作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主动作为,抢抓机遇,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宝贵的革命文物资源,打造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典范和样板,全面开创革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推进山东省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出更大贡献。培训采用集中授课、实践研讨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就革命文物保护利管理的政策与实务、革命文物保护工程、革命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工作、山东省革命文物保护总体规划等进行系统解读和介绍。

安徽:长三角文化馆美术摄影作品展在安徽举办

近日,筹备长达半年的长三角文化馆美术摄影作品展在安徽合肥的安徽画廊举办。展览由安徽省文化馆、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江苏省文化馆、浙江省文化馆共同举办。300多名来自一市三省的艺术家参加了开幕活动,同步出版的《长三角文化馆美术摄影作品集》也在展厅惠民发放。此次展览期间,举办了深入生活的培训、创作、研讨、展览、出版一体化活动,是长三角文化馆的首次合作。展览在安徽画廊举办之后,会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江苏省文化馆、浙江省文化馆、黄山市黄山区博物馆巡回展出。安徽省文化馆馆长李晓东介绍,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正在形成,安徽省文化馆与沪、苏、浙、皖的各位艺术同仁,用美术摄影精品力作,展现时代、激荡人心,力争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共同抒写新时代文化馆人在长三角联动发展中的壮美篇章。

辽宁: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举行

10月9日,辽宁省第一届地方戏曲小戏展演在朝阳市举行。活动以“汇辽宁小戏、展戏曲风采”为主题,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朝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朝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展演通过辽宁广播电视台“欢乐集结号”和辽宁文化云等平台进行录播和线上直播,让广大观众共同领略分享戏曲艺术的美好与欢乐。辽宁省地方戏曲地域特色浓厚、分布广泛,此次参加展演的28部小戏,贴近现实生活,反映辽宁风土人情。其中,评剧7部、辽剧5部、海城喇叭戏3部、阜新蒙古剧2部、拉场戏5部、皮影戏3部、木偶戏1部、秧歌剧1部、凌源影调戏1部,涵盖了目前辽宁省所有的地方戏曲剧种。参演院团来自大连、鞍山、锦州、营口、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9个市,既有国有院团,也有民营院团,参与广泛、代表性强,是辽宁省地方戏曲的一次全面集中展示。

甘肃:“建党百年·春绿陇原”迎国庆专场惠民演出——舞剧《大梦敦煌》在兰州上演

近日,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举办的“建党百年·春绿陇原”迎国庆专场惠民演出——舞剧《大梦敦煌》在兰州音乐厅上演。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甘肃省人大科教文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锡明,甘肃省文旅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建仁等领导,与兰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部分消防队员、来兰游客和各界群众一起观看了演出。由兰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剧《大梦敦煌》,以敦煌艺术宝库的千百年创造历史为背景,以青年画师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的感情历程为线索,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该剧自首演至今,已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文华奖”等多个奖项,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传统精品复排计划,多次受邀在20多个国家进行巡演,盛况空前,成为中国原创舞剧的经典之作。本场演出中,“月牙”“莫高”两位主人公再次用扣人心弦的双人舞,将缠绵唯美的爱情故事和敦煌绚丽的奇景完美交融,营造出梦幻般的情致和浪漫。

宁夏:“大河上下”第十三届黄河流域九省(区)摄影作品展隆重开幕

近日,由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与宁夏、青海、四川等九省(区)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九省(区)文化馆与艺术摄影学会承办的《大河上下——第十三届黄河流域九省(区)摄影作品展》在银川市华夏河图艺术小镇银川国际版画创研中心艺术馆隆重开幕。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党支部书记、副秘书长聂瑞声、宁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刘志斌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黄河流域九省(区)文化和旅游厅、文化馆及摄影学会相关领导和代表出席开幕式。“大河上下”黄河流域九省(区)摄影作品展自1990年经文化部批准创办,已成为黄河流域一个闪耀的文化品牌,有效促进黄河流域文化的传承、传播和交流,助推九省(区)乃至全国艺术摄影事业发展,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文艺创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此次展览集中展示的270件获奖摄影作品,聚焦黄河独特的自然生态、丰厚的人文内涵和多彩的生活景象,以新时代的艺术语言展现黄河力量、黄河风采和黄河儿女的精神风貌,汇集成一幅气象万千、壮阔恢弘的时代画卷。

河南省公共文化要闻

1、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传承与创新交流沙龙召开

10月6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洛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传承与创新交流沙龙”在洛阳市举办,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于洁出席并主持本次活动。会上,河南省非遗传承人、从业人员代表与本次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策展人、设计师代表针对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交流沙龙作为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来自河南省的非遗传承人、从业人员代表和非遗工作人员代表近50人参与活动。会上,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策展人马江浩对非遗传承提出了新的解读。马江浩认为,非遗的发展要与其他行业相融合,与经济形势相结合,要以外行的眼光打开“非遗新窗口”,让非遗发展紧跟时代需要。随后,五个创意展区设计师代表就陶瓷烧制、竹编、服饰等工艺领域进行经验分享。此外,《玩竹》竹创意展区设计师郭航、《锦瑟年华》宋锦展区设计师刘韪、《熊猫》文创展区设计师荆泺舟、《鱼龙舞、祈丰收》民艺创意展区设计师高梓铭在会上先后就各自所在领域分享创新经验,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启发新思路。

2、“综合材料绘画与河南当代艺术对话”在郑州美术馆举行

10月6日,一场以“综合材料绘画与河南当代艺术对话”为主题的艺术漫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举行。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美术馆原馆长化建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荣宝斋《艺术品》杂志专家委员会专家、“华豫风骨”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名家邀请展策展助理娄敏,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郑州美术馆馆长、郑州画院院长、郑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罗鸣担任本次艺术漫谈主讲嘉宾。郑州美术馆副馆长朱璇主持漫谈活动。此次漫谈围绕主题综合材料绘画与河南当代艺术发展展开探讨。罗鸣首先谈起郑州美术馆引入“华豫风骨”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名家邀请展的初衷。随后,化建国就综合材料和当代艺术的关系以及河南当代艺术的发展概况进行阐述。娄敏从艺术家的角度向大家分享如何观看综合材料展,并从以何种心态、形式去理解作品等方面进行解读。在精彩的分享后,针对综合材料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分、河南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综合材料绘画未来发展等问题,多位观众与嘉宾展开互动交流。

3、大型古装名剧《清风亭》在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精彩上演

近日,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南省曲剧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承办的河南省非遗曲剧展演——大型古装名剧《清风亭》在河南艺术中心文化广场精彩上演。《清风亭》是一部流传百年的古典名剧,被誉为“中国十大悲情戏剧”之一,故事围绕着张元秀捡子、养子、弃子、认子,最后悲情离世的人生进行演绎。河南曲剧表演艺术家张转社、方素珍 、胡秀琴、郝春燕等登台为大家呈现了精彩的古装大戏。生动传神的表演,字正腔圆的唱功,深情细腻的语言把人物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赢得了阵阵掌声。

4、“都市双圈”郑焦洛2021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艺术摄影优秀作品联展开展

近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进一步推动郑州、焦作、洛阳“双圈”联动优先发展区进程,“都市双圈”郑焦洛2021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优秀摄影作品联展开展。本次摄影联展汇聚了来自郑州、焦作、洛阳三地市近80名优秀摄影家的120幅精品力作。摄影家们秉承“为时代造像、为人民留影”的宗旨,用摄影特有的艺术形式和视角,全方位、多角度描绘了郑州、焦作、洛阳三地融合发展的新面貌、新气象、新成就。有重大历史事件的精彩呈现,有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感人图景,更有大手笔刻画城乡建设成就的组照。每一个经典的瞬间、每一张珍贵的照片都饱含了摄影家对自己家乡的无限热爱、对融合发展的真心憧憬和对祖国繁荣的由衷礼赞。

5、商丘市举办“赶非遗大集,品非遗魅力”展示展演展销活动

近日,商丘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举办“赶非遗大集,品非遗魅力”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从而全面推广非遗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经验,突出展示商丘市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国庆期间,火神台景区和古城东门里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展演活动,为群众烹制出一道道文化“大餐”。古城东门里“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商丘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剪纸展览活动、火神台景区坠子、舞狮舞龙、竹马旱船、秧歌等展演活动,布艺、张培仁贡麻花、胡桥桶子鸡等非遗项目展示展销活动交相辉映,呈现非遗艺术动态展演与静态展示的视觉盛宴。“赶非遗大集,品非遗魅力”活动带动广大群众走进非遗、了解非遗,激发文旅消费新潜能,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推动非遗和文旅相结合,让非遗走出展览馆,全方位宣传展示了商丘市形象,形成“旅游+非遗”的新业态,让非遗项目得到活态传承,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

6、驻马店市博物馆开展“喜迎国庆我为祖国献幅画”活动

近日,驻马店市博物馆开展了以“我手绘我心,我为祖国添色彩”为主题的“喜迎国庆我为祖国献幅画”四期社教系列活动。活动一开始,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首先参观了红色展览《百年恰是风华正茂——驻马店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档案图片文献展》,孩子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仔细观看展板,参观过程中,孩子们细细地观察革命文物和强国利器,不时小声地和同伴讨论着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用心感受天中地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随后,孩子们开启了“喜迎国庆我为祖国献幅画”之旅。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画笔,勾线、上色,每一笔都格外仔细认真,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精心设计,巧妙构思,一幅幅五彩斑斓的图画,一张张烂漫纯洁的笑脸,小朋友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母亲献上爱的告白。“我爱你,中国”成为了驻马店市博物馆留言机上最朴实简短却积极振奋的留言,表达着一代人尤其是青少年对于党史故事的感动以及强烈的爱党爱国热情。

7、南阳市博物馆研学项目“小小考古家”开班授课

10月5日,南阳市博物馆研学项目“小小考古家”开班授课。本次“小小考古家”开班培训,南阳市文广旅局党组成员、南阳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王晓杰高度重视,亲自指导课程设计,要求让同学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确保人身安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南阳市博物馆派出副研究馆员与专家型讲解员们共同担任授课老师,确保授课内容的专业性。在开班仪式上,南阳市博物馆社教部主任李红致欢迎辞;随后,“小小考古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文明在宛——南阳历史基本陈列》及专题展览,近距离接触南阳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10月6日至7日,“小小考古家”在南阳市博物馆沉浸式体验拓片制作技艺、编钟演奏、考古挖掘盲盒及文物修复等研学项目。“小小考古家”培训班课程设计丰富多彩、科学合理,寓教于乐,融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为一体,受到社会各界及家长朋友们的欢迎和支持。

8、信阳博物馆举办“萌娃学国粹——‘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绘画长卷”活动

近日,信阳博物馆举办了“萌娃学国粹——‘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绘画长卷”活动。活动伊始,参加活动的小学员们走进了信阳博物馆,讲解员结合文字、展板和实物等资料介绍了信阳地区的历史演变及馆藏珍品。绘画环节,小朋友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出了缤纷亮丽的童心世界,一幅幅充满童趣、色彩鲜艳的图画成为了信阳博物馆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无数游客驻足赞叹欣赏,整个过程温馨且有序。据了解,此次活动是信阳博物馆今年以来首次举办的以绘画为主题的青少年教育活动。“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将文物知识与艺术鉴赏完美地结合,更是提升了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忱与自豪,并透过博物馆这个窗口给孩子们的心灵渗透进历史、文化、科学启蒙知识的源源活水。让孩子们在博物馆拿起画笔,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用画笔的形式加以艺术呈现,是信阳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有趣而富有启示的生动体现。”信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责编 | 马艳霞

编辑 | 张玉

校对 | 姬雨欣

来源 |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与您携手并进

联系我们

中心邮箱:hnsggwhyjzx@163.com

中心电话:0379-68618586

中心网站:http://ggwh.lynu.edu.cn/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