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学习项目设计

发布于 2021-01-14 23:29

写在前面


做培训以来,大大小小的培训项目做了不少,2020年因疫情影响,开启了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今天我想以M.O项目为例,说一说自己对线上学习项目设计的理解和实践,项目设计的核心理论还是基于6D,根据实际情况做了一些灵活运用。

项目的成功是团队努力的结果,伙伴们的创新想法让项目增加了更有趣的玩法增加了更多新意,无团队不成功。

 

Step1:明确需求,定义产出

(Define Needs and Outcomes)


为什么要做M.O项目?

近年来,医药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医保目录持续调整、国家谈判、药企财务核查、DRGs扩大试点、互联网医疗等,对医药行业以及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公司内部新人较多,还有一些marketer从销售等职能转岗做市场营销人员,之前没有经过系统的市场营销培训。在对Marketing Lead进行培训需求访谈时,也都提出了加强市场营销基础能力培训的需求。

基于此,我们搭建了marketing fundamental学习项目,原计划项目是线下培训形式交付,但因为疫情原因,更改为了线上,项目设计和运营方式也相应做了调整。

M.O项目是什么?

M.O项目是Marketing One的缩写。

越基础越重要。汉字中的“一”是最能代表基础的,道德经中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针对Marketing的培训,我就想叫它Marketing One?ONE的含义就是夯实基础,向前一步。

最开始设计项目名称时,并没有缩写为M.O,团队的伙伴设计了三版项目LOGO,后来觉得M.O的缩写不错,既能表达Marketing One的概念,又能表达Chief Marketing Officer的概念,最后定下了这个缩写。

ONE包含了哪些内容呢?在今年的规划里,包含了三个部分,这也是达成共识的项目产出:ONE基础能力提升“培训”, ONE Vx深化“工作坊”,ONE经验传递“师说”。

到这里,我想说的是,学习项目设计的第一步是要明确需求定义产出,并和stakeholders达成共识,这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步。

 

Step2:基于用户体验设计项目

(Design Content and Experience)


所有的学习项目设计都离不开两个要素:学到了什么,体验怎么样。在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不是独立的,是相互影响的,比如体验设计会帮助促进学习,而好的学习内容又会促进学习体验。

 

我先单独说这两个要素,然后再讲一讲这两个要素是如何融合的。

 

学到了什么和内容有关。

在这次的M.O项目中,我们设置了四个主题的学习内容,这些学习内容和培训需求及需要提升的能力密切相关,分别是:品牌生意规划、市场洞察、市场细分、市场定位。

体验怎么样和互动形式有关。

我们不仅设计了线上的学习课程,还设计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块:比如学练结合的案例挖掘机、大咖直播的师说品牌栏目、有问有答的知乎、随时随地可以查询课程思维导图和课程核心内容的补给站、以及为BU定制的线上+线下Vx深化工作坊。

当然这些体验环节还是和内容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期望通过这些体验环节,增加学习的容易度,促进学习内容的转化。

除了在平台上的学习互动之外,我们还打造了Vx线上+线下工作坊,采用了新的学习模式,与BU合作定制学习模块,学+练+辅导相结合,在打开思路环节,还会邀请其他BU的伙伴或者外部供应商来分享,从不同品牌不同视角来思考当下学习的内容。

体验怎么样还和互动的趣味度有关。

为了增加学习的趣味度,我们采用了一些其他的形式,比如微信社群运营,包括早安问候、晒日签图、知识点放送、超级话题、上新推荐等。比如手机学习平台的打卡积分、排行榜、积分有奖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加游戏元素以及好玩的元素,让大家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受到乐趣。

在微信群的互动中,建立ground rule非常重要,运营中我们设置了固定时间的固定动作,这些固定动作带来了参与的惯性。比如早9点的早安问候和晒日签图,比如晚5点的知识点放送,以及每周五的超级话题等。

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要有机地融合。

如何评估?

为了评估大家的学习进度,我们还设置了学习周报和学习进度看板,每周跟进个人学习进度和BU整体进度,并公布个人及BU积分排名。

说点儿题外话:职场中很多人都想证明培训的价值,从而自证价值,但这道证明题不容易做。柯氏四级提了多少年,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四级评估的甚至三级评估的都少之又少。在一次分享中听过证明相关性的评估,已经是我听过的比较系统的评估了,但还是被挑战,剔除了其他影响因素了吗?销售认可吗?

如果说有些绩效改进项目帮助实现了多少增长,这得综合看,本身绩效改进项目,学习手段只是一个环节而已,BEM模型中,上三层更重要,与环境有关的因素影响了75%(信息35%资源26%激励14%),与个体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动机加在一起也只有25%而已。

如果一个职能到了需要自证价值的时候,那么这道证明题,即使有解题步骤有答案,可能会及格,但未必是一个满分答卷。

如何激励?

有评估就有激励,包括阶段性激励和终极激励,这些是实物的奖励。项目结束时还设置了毕业典礼和结业证书。后来,项目阶段性结束的时候,疫情还未结束,团队的小伙伴做了云毕业典礼,并颁发了课程结业证书。

这就是全部的项目设计,核心思路就是学得好、体验好,也就是要有内容、有趣味

有些设计是项目实施前就想到的,有些是实施中逐步完善的,因为是梳理学习项目设计,我就把各个环节都放在了这个阶段,这也是个提醒,在以后的学习项目设计中,要考虑到这些要素,提前做好规划,项目中可以调整和完善,但事先必有要先有计划。

Step3:借鉴产品思维运营项目

(Project Operation)


在项目运营的过程中,借鉴增长黑客AARRR模型,迭代出新的运营模式AAETR,将内容、平台和运营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

Acquisition获得用户:开放多渠道,招募学员进入平台

Activation激活用户:创造接触点,保持社群活跃

Empowerment赋能用户:内容为王,增加用户粘性

Transformation转化学习:融会贯通,促进学习转化

Referral自传播:口碑传播,促进UGC生成,吸引更多内容入驻

Step4:项目评估

(Project Evaluation)


针对项目评估的KPI,我们定期跟进项目执行情况,并以周报的形式通过邮件、微信群等渠道发送给stakeholders。以下为活动及衡量结果的汇总。

结束语


M.O第一季已经完美落下帷幕,项目在运营中获得了BU head, Marketing Lead和学员的大力支持和一致好评,此处省去各方好评一万字。

下半年参加了在线学习博奥奖评选,M.O项目获得了最佳产品思维应用奖。

回顾整体项目设计及运营,我们经过了这样几个步骤:明确需求定义产出Define the Needs and Outcomes,设计项目内容和体验Design the content and experience,借鉴产品思维运营项目Project Operation with the Product Thinking,项目评估Project Evaluation with Metrics。

在疫情缓和之后,又开放了两场线下的培训,将过往学习的内容进行一次融会贯通。培训结束后,stakeholders给出了特别好的反馈。提升Marketing fundamental能力,我们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这个项目还为这个组织沉淀下了丰富的知识资产,这些知识资产不仅可以重复使用,更有助于后续的混合式学习项目设计。在我看来,这是更长远的价值。

要做就做有效果的培训,避免自嗨,

这不是口号,而是我们践行的原则。

扎扎实实地做有效果的培训,

为组织能力提升贡献本该贡献的力量。

项目海报赏析分隔线


平台运营系列

直播系列

节气系列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