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兆寿:轩辕黄帝到底出自哪里(斯文凉州)

发布于 2021-10-12 00:30

当代文艺
在喧嚣的都市 ,寻找一份宁静,以纯真的文字和图片、表演传承时代的光芒。投稿邮箱:184731670@qq.com
6228篇原创内容

轩辕黄帝到底出自哪里

作者|徐兆寿

《山海经》中记载昆仑山西边几百公里,就到了黄帝居住的轩辕国,轩辕国在密山。密山如今何在,说法不一,有人说是巴颜喀拉山,也有人说是帕米尔高原,也有人说是陕西的密山。陕西密山说的最多,学术界大概都持此说。但是依据密山产玉和谷物丰茂这两个特点来看,可以排除陕西的密山,这里虽然有谷物,但是没有玉石。陕西的密山也可能是后来的祭祀之地,一如昆仑山在后来有很多祭祀之地也叫昆仑山一样。如果依据昆仑山这个主要的地理坐标来看,其北方的塔里木盆地非常符合轩辕国的特征。古代的塔里木盆地是盐泽之地,非常富饶,南山有玉石产出。

《山海经》里面记载,轩辕国的人都是长寿之人,最不寿者也要活八百年,长的有两千年,西王母还传授给他长生之术,他们到哪里都是居住在山南水北的地方。当然这只是神话传说而已。但是轩辕国的地理位置确实有使人长寿的重要因素。其一,有充足的食物资源。其二,轩辕国是“阳气”的聚集地,阳光可以促进钙质的吸收,进而使生命力旺盛。其三,柴达木地区还确实生长着许多珍贵的草药,这些奇珍异草可以帮助人们治疗疾病,调理身体,这也可以使人容易联想到数千年前的塔里木盆地也一样是美丽的人间仙境。

《山海经》不仅是地理和考古的素材,它还包含了“礼”的文化。比如箭不能往西射,也不能往北射,因为西边有轩辕台,北边有共工台,这两处都是神明所在地,往这两个方向射箭是大不敬。(根据视频录音整理)

 

(《山海经》中说,昆仑“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如果说它在昆仑之西,则可能是喀什地区,或到了葱岭之上。但此处出现了“洵水”和“黑水”两条河流,以及“丹粟”、“青雄黄”物质。“黑水”可能指的是祁连山中流出来的黑河,而前面讲的西皇之山很可能就是嘉峪关附近的硫磺山,这是否就是“青雄黄”呢?它们周围便是柴达木盆地,上面多丹粟是没问题的。据地质学家分析,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年轻的高原,生命力正在喷薄之时,它的北侧每年以7-10厘米速度向上升高,而柴达木盆地曾经是河源周围之地,塔里木盆地中的坳泽中的水向南渗过来,在这里又形成一个湖地,然后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形成河源。这里是过去的沃野,至今还保存着很种珍奇的植物与动物。那么,轩辕国很可能又在敦煌至酒泉一带,总之在祁连山西部。而我们目前所说的陕西的峚山,可能是后来轩辕国生活的另一个地方。就像过去少数民族把很多地方都叫天山或白山一样,这很容易理解。但是,陕西的峚山除了可能有“丹粟”之外,其它的条件都不具备。虽然有很多大家支持此说,但目前还说服不了我。故而有此一说。将来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可进一步去考证。)

黄帝的祭祀地在哪里

《山海经》记述轩辕氏经过沃野之地,而后向中原进发。用来捕猎和防卫的弓箭都是用玉做的,这就说明他们来自产玉的地方,这个地方有可能是昆仑山。过去很多学者认为黄帝生于陕西,但甘肃一位学者在《甘肃通史》上说轩辕帝在西北的天水。有一些证据,但说到玉的时候就无法自洽了。陕西更是如此。另外,很多学者都想把出生地确定在某地方,然后把黄帝的活动范围也缩小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都是有些问题的。围绕子午岭,甘肃正宁县和陕西的黄桥县有祭祀地,河南灵宝县和河北涿鹿县也有祭祀地,但大都认可陕西的黄帝陵。几千年来,陕西的黄帝陵常常受到人们的祭祀,其它地方则都有一些争议,史料不足。当然,其它几地都可以看成是祭祀地。

轩辕帝的孙子是颛顼帝,他是一个很有建树的帝王。颛顼帝有一个儿子叫淑士,建立了淑士国,淑士国位于西大荒,以此可以推断轩辕帝的重孙淑士在大荒以西生活过。轩辕帝的六世孙叫鲧,鲧是大禹的父亲,他在这一带生活,治理洪水。但是他的方法行不通,于是被流放到了别的地方。他的儿子大禹还是要在这里接着治水。《山海经》里的诸多记述都与中国的西北有关。

八卦里有一个艮卦,原来在西北,后来到了周文王时被移到了东北。不周山被撞倒之后,这个艮卦就变换了方位,而这两者之间似乎有某种联系,当然这只是一种想象,最重要的提示是,周文王有一天夜里上厕所,一观天象,以现天象早已不是先天八卦上的方位,于是便将其变为后天八卦。后天八卦就较符合处于黄河中游地区的人观察天象的方位。这是古人治理国家、家庭、婚姻和日常的心法,今人不知,将其定义为迷信,或者应当把《易经》从算命迷信的范畴中剥离出来,因为从哲学体系上来看,《易经》是古人对整个宇宙的理解。(根据视频录音整理)

 
(这是天水伏羲庙里的一幅对联,赞扬的是《易经》。“弥纶天地而不过”指的是说《易经》是“冒天地之大道”。春秋时,郑国的子产是大思想家,但他感叹天道之不显,所以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讲的都是天道。《史记》中讲,孔子四十二岁之前,主要是完成“诗书礼乐”四书。《庄子》中讲孔子在五十一岁时去见老子,明白了阴阳之道,开始学习《易经》。我研究的结果也大概是五十岁左右,孔子开始研究《易经》,因为他认识到了天命,但《易经》不是那时他的学术重点。大概是到五十六岁以后他开始正式研究《易经》,越是晚年越是重视。《易经•系辞》是关于儒家道德伦理体系建立的天道体系,没有这些天道体系,人伦就没有依据,但后来的人们都忘记了天道,只记得伦理体系这个人道。“曲成万物莫能遗”,说的是八卦的创立,非一日之成,也非只说天和人的事,而是仰观天象星辰之变化,俯察万类生物之变化,然后依据天地自然之变化才总结出这个规律来。也就是说大至宇宙,《易经》是可以解释的,而小至世间任何一物或一事,《易经》也可以解释,这也就是《易经》之妙,乃人类最大圣物。世间再无可比者。

黄帝在此基础上又创立了五行和天干地支。子午岭就是地支中的子和午构成的中轴线,是冬至和夏至的合称。道家将黄帝与西王母并说,是有道理的。一则《山海经》中讲黄帝与西王母住的地方很近,二则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曾帮助过黄帝。很多学者尤其是外国学者认为,西王母是女萨满,伏羲、黄帝、大禹都是男萨满,大概他们也是感受到了他们之间密切的联系吧。)


更多精彩文章:

■徐兆寿:河西走廊之神话考古(话说五凉)

■徐兆寿:河西走廊格局的凉州文化

■徐兆寿:用神话来重新解读中国的西北方(话说五凉)

■徐兆寿:寻觅河西走廊的历史

■徐兆寿:被想象的凉州文化

徐兆寿:张骞出使西域被抓之谜(话说五凉)

徐兆寿:昆仑山到底在哪里

徐兆寿:从三危山说起(斯文凉州)

来稿须知

       本平台旨在“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唯质取稿”。欢迎文字爱好者投稿。要求:

1.原创首发散文、小说、评论、诗歌必须在600字以上,内容按“题目+作者+内容”格式编辑在一个word文档中,用附件形式发送邮箱:184731670@qq.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