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军队人员如何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

发布于 2021-10-12 11:50

专家

军队人员如何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

随着国家和军队重点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即将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军队人员作为担负着维护国家社会稳定与执行军事任务的特殊群体,哪些人群需要加强免疫、如何加强免疫,带着这些问题,小编邀请到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专家刘威副研究员为大家进行解答。

问: 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防效果,为什么还要进行加强免疫?

    

 随着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及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国内外疫情数据证明,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重症率和病死率。人体通过预防接种可以获得相应的免疫保护力,达到预防某种疾病的目的,但这种免疫保护力并不能携带终生,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免疫保护力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从而对相应疾病的预防作用降低,这时就需要强化免疫。

 当前正值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第三波高峰,新冠病毒加速变异、全球疫情形势严峻,境外疫情输入我国引起境内传播扩散的风险较高。在军队高感染风险人群和关键岗位人员开展加强免疫,对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问: 能不能谈一下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从可行性看,根据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论证意见,加强免疫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活性。已接种完成一剂腺病毒载体疫苗和两剂次灭活疫苗6个月以上的人群,进行原腺病毒载体疫苗和原灭活疫苗加强免疫,预期能产生更有效更全面的保护效果。从国际上看,部分国家已开展加强免疫,美国、法国、德国、阿联酋、以色列等13个国家已启动或公布特定人群加强免疫计划,主要接种对象为医务人员、高危人群、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这些都为开展重点人群加强免疫接种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

问: 军队哪些人群需要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

    

 目前,地方主要启动的是重点人群的加强免疫工作,对于军队来讲,当前需要免疫加强的主要是一些存在新冠肺炎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和关键岗位人员。主要分为四类:一类是重点地区(部位)执行特殊任务人员;二类是存在输入风险高的岗位,比如边防、边检、参加国内中外联演、航空、隔离点、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单位人员;三类是赴境外地区或者国家执行任务人员;四类是免疫功能相对较低的人群,以及60岁以上的离退休人员,其感染后出现重症、危重症、死亡的风险要高于其他人群。

问: 如何选择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的方式?

 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同源加强免疫,二是序贯加强免疫。同源加强免疫是指使用同种技术路线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序贯加强免疫是指使用不同技术路线疫苗进行加强免疫。

 目前我国只允许同源加强免疫,也就是说已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人员,如需加强免疫还必须使用腺病毒载体疫苗;已接种灭活疫苗的人员,如需加强免疫还必须使用灭活疫苗,如遇执行任务不能使用原品牌灭活疫苗,可以更换其他品牌灭活疫苗加强免疫。重点人群一般在完成免疫程序6个月后,可以开展加强接种。

知识链接:

1

截至2021年10月8日,全球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64.4亿剂次,我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2.2亿剂次,超10亿人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种。

2

目前,我国有3种灭活疫苗、1种腺病毒载体疫苗获得附条件上市,分别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所(灭活)、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所(灭活)、科兴生物(灭活)、康希诺/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腺病毒载体);另外还有2种灭活疫苗、1种重组蛋白疫苗可以紧急使用,分别是深圳康泰(灭活)、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灭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智飞龙科马(重组蛋白)。

总  编 辑:李宪海

副总编辑:杜建国    殷   瑛

责任编辑:罗莉琼    郝筱薇

作       者:刘   威    李琳昊    

刊       期:第 7 期

来       源:本号原创

投稿邮箱:PLACDC2020@163.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