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采访素材,在短时间写成较高质量的稿件

发布于 2021-01-16 01:58













大量采访素材,在短时间写成较高质量的稿件

 南方传媒书院

作者:张进

记者采访带回大量素材,如何在短时间内写成一篇质量较高的稿件。

一、对自己所写的稿件的最终形态,有一个完整的想象

有目标,有方向,有蓝图。(好比盖房,是盖别墅、还是办公楼、商住楼?好比做一桌菜,是西餐,还是满汉全席?)

做新闻,在进行新闻价值判断、确定一个选题的时候,就要对未来稿件的最终形态,有一个具体的想象,这是新闻的起点。(当然在随后的采访中,对这个形态,要适时作出调整)

进入写作阶段,这个想象要更具体。有目标,才能策划行动路径。

二、消化材料

熟读、理解、消化、归纳总结,使之烂熟于心,可以信手拈来,为我取用。我们要力求把采访素材整理成片段的、相对完整的、可用的模块。

三、框架式结构

胸有全局,整理思维,局部操作。比如:盖大楼,有整体图纸和工序,并分成无数个局部,可同步施工。

1.整体、宏观的思维方式

首先,心中有主题,据此形成文章主线,这是确定框架式结构的基础。要把握宏观和微观的关系。宏观中有微观,微观中有宏观。即使是再微观具体的题目,也有属于这个题目的宏观。要有整体感、方位感,要做到胸有全局,不纠缠细节。

2.整体框架之下,模块式生产

整体构架后,把复杂的问题分解开。各自为战、各个击破。封闭、同步、分散运作。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分散压力。

四、次序和步骤

1.落实新闻点

新闻点或称成稿点,即新意所在,包括新的事实、新的角度、新的分析等等。依据成稿点,形成主题。采访和写作才有方向,这也是搭建框架的基础。

2.框架设计

紧扣新闻点,设计框架。框架设计的要义:完整性。可以不求细节,但必须完整,不能缺胳膊少腿。(比如:建楼的时候,考虑要全面,功能要齐全,如果中途返工,或事后弥补,代价就比较大)

3.根据结构,切分材料,称之为打隔断

隔断就是结构的分界。打隔断是对材料的大致切割。打好隔断后,结构就成为一个个框架。素材就成为一个个可以随时填充的模块。做完这项工作,文章大致成形了。这个时候,如果发现缺什么,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补充:A内容:新闻六要素;B逻辑:现象、原因、结果、办法。

4.归位

这时,工作相对简单了:把材料细致地装入各个隔断中。此时,还可以在框架式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写作的逻辑微调结构。需要注意以下两个: 一是理论的逻辑(思考的逻辑),二是写作的逻辑。

理论的逻辑是指如何全面完整深刻地认识这一事物;写作的逻辑是指如何引人入胜地表达出对这一事物的认识。

写作的逻辑最终表现为写作的结构。根据成稿点,理出思路,找到一个中心线,围绕这根线,组织材料。有的是时间线,有的是内容线,有点靠一个关键词,可以称为题眼

五 精致成文

1)做小标题

 小标题很重要,它是隔断的标志,也是路标,指引着文章的走向脉络。定下小标题,就可以进行转折、过渡和衔接,不然没有方向。

2)转折、过渡和衔接

开头、结尾也要在这时考虑。开头结尾不仅是技巧的问题,也是事实的问题,有时需要补充采访事实。

3)字句的修改

目标:简洁、准确、畅达。句子越短,词汇越浅显越好,不求深奥,减少读者阅读的困难。简洁即要学会概括。这无关能力,只需勤快。

吃透内容后,用自己的话说,不要用专家词汇,不要用文件,要用直接引语,但不能多,要少而精当,符合人物的角色和身份。写完之后,全文再看一遍,把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尽皆删去,毫不可惜。

六、总结

框架式结构的好处,是便于运筹时间,避免返工、避免重复劳动,就像一道道工序,顺理成章的衔接。更重要的是:把复杂的劳动分解开来,分散和化解疲劳和压力。可以利用零碎的时间,尽可能轻轻松松地工作。可以正着写,也可以倒着写,也可以跳着写,还可以跳到另一篇文章去写。这样可以实现一个目标:一个人同时做好几件工作,忙而不乱,有序运转。

七、特别说明

本文所述比较适应于政策报道、突发事件报道、解释性报道。不适用于故事性报道、思辨性报道。遵循此技法,就想写出一篇好文章,纯属痴心妄想;但想写出一篇不太差的文章,唾手可得。

——END——

  往期推荐  

干货|10种常见导语探讨新闻稿件的写法

干货|精品消息写作技巧

干货|倒金字塔结构消息写作

南方传媒书院

道南正脉,毓德树人


新闻黄埔·记者摇篮

本微信群实名验证:单位(界别、行业)+姓名+职级、职务+工作资历,按照不同归类分组交流,欢迎关心新闻实务高校教师、新闻学子、资深媒体人、媒体从业记者编辑、企事业单位朋友广泛参与!

制作团队  ID:shendutuji  

 总出品人:陈安庆 

执行主编:宋志辉 ◀

副  主  编:卢文斌 ◀

编辑校审:李美琳 ◀ 

 ▶ 责任编辑:宋志辉 ◀  

南方传媒书院 · 出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