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新知丨全世界都在关注NFT到底是什么?

发布于 2021-10-12 17:31

一张网络上可以随时复制下载的JPEG图片卖出6900万美元,一条推特卖出290万美元,一段75秒的音频卖出6600美元……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它们正在真实的发生。而造就这一切的源自一个对绝大多数人还很陌生的概念:NFT(非同质化代币)。

成交拍卖6934.8万美元的NFT作品


什么是NFT?

NFT是一种特殊的数字资产。在区块链领域,有许多类型的代币:例如以太坊的ETH、比特币、币安的BNB等。众多代币又可以分为同质化代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等)和非同质化代币(如NFT)两类。

NFT与同质化代币(如比特币、以太坊)的区别主要有两点:第一,每一个NFT都拥有独特且唯一的标识,不可两两互换,但是常见的其他代币(比特币、以太坊等)都是同质化的,即每个代币之间没有任何区别,可以互换。第二,由于每个NFT的非同质化以及唯一性,因此NFT的最小单位是1,并且不可分割,但是常见的其他代币是可分割的。
基于上述两个特点,NFT也就具备了两个优势:其一,每一个NFT都绑定的是持有者的某种收藏品,并且无法被复制,因而就天然具备了稀缺性;其二,NFT就相当于一个公共账本,每个人都可以验证资产的真实性和所有权。


在2021年3月,另一个新闻也让人们看到了NFT艺术的商业潜力。著名街头艺术家Banksy的作品《Mornos》被以9.5万美元的价格买下,随后购买者直播烧毁了画作,并将其NFT版本挂上NFT交易平台Opensea。最终,《Mornos》的NFT版本被以4倍的价格售出,约合人民币247万。

直播画面里,蒙面的持有者点燃了《Mornos》。画作熊熊燃烧,《Mornos》完成了从实体艺术品到NFT艺术品的转变,火光似乎正向全世界预告着,NFT艺术的时代正式来临。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基于其他公链的交易平台,大大小小,不计其数,其中大部分平台的手续费较低,吸引了众多不知名的艺术创作者。奢侈品牌、推特,VISA等机构、公司相继开始收藏、推出NFT产品,从球星卡到虚拟时装,甚至是几个字符,都能在NFT市场掀起热潮。

NFT在中国

虽然相较于海外稍显滞后,但是国内仍然赶上了NFT热。阿里巴巴可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21年5月,支付宝上相继推出了与敦煌美术研究所、《刺客五六七》的联名款NFT付款码皮肤,开始对于NFT的尝试。与此同时,阿里还推出NFT数字艺术专场,正式宣告入局NFT产业。到目前为止,蚂蚁集团已经售出近8000个限量版NFT。

IP也是国内NFT发展的重要动力。阿里旗下潮玩品牌锦鲤拿趣同步推出了相关NFT付款码皮肤,上线后,8万份NFT迅速售罄。借助IP进军NFT领域的还有腾讯,8月初,腾讯宣布发行300件“十三邀黑胶唱片NFT”,承载平台为腾讯旗下NFT交易平台“幻核”App。

目前国内NFT市场仍不成熟。由于我国禁止虚拟货币,国内NFT平台仍只能用法币进行交易,并且大部分平台仍旧只能作为一级市场,并不支持玩家之间交易,NFT艺术品的商业化并未完全打开。

尽管生态并不成熟,NFT在文娱行业仍有不小的潜力。从海外诸多内容公司的尝试可以看出,NFT对于影视、游戏、动漫等领域IP的版权保护、商业化上都有潜力可以挖掘,还有相当多的可能性。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