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房屋政策!香港特首走进“贫民窟”20万劏房户即将换新房

发布于 2021-10-12 19:44

(ID:zhenyanss)

作者:华英雄

10月10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探访了四户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这四户家庭均从劏房迁入过渡性房屋,表示对新的居住环境、相关服务及邻里气氛十分满意。不仅居住空间大了,舒适度也提升了。对此,林郑月娥表示,政府会积极利用一些短期闲置的土地以增加过渡性房屋供应。同时,政府也会加快兴建公屋,帮助有需要的人士。

那么劏房到底是什么呢?劏房就是“分间楼宇单位”,又名房中房,是香港出租房的一种,常见于唐楼等建筑物。业主或二房东将一个普通住宅单位分间成不少于两个较细小的独立单位,然后作出售或出租之用,月租金在三至五千元之间。这个价格在国内的二三线城市已经可以租到一个不错的套间了,但是在这里每个小房间的面积由几平方米到十平方米不等,狭小且压抑。

在我看来,劏房已经不能算是“蜗居”了,更像是“蚁居”。在这里住着,连身体的舒展空间都不够,就更别提什么尊严和面子了。而像这样的劏房居民,全港约有20万人。由此可见,香港的土地问题是个尖锐的问题。

住房问题从小的方面来说,关乎个人和家庭,从大的层面来说,更是关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光是香港高昂的住房成本以及恶劣的住房条件,就已经劝退不少想要来港发展的人才和企业。因此,香港住房问题是香港在追求更好发展道路上所必须改善问题。

香港住房难是因为缺建楼土地吗?并不是,香港不缺土地。数据表明在香港1100平方公里土地中,已开发建设的只有270平方公里,仅占总面积的24.3%,房屋用地更只占6.9%;在香港4400公顷的农地中,有上千公顷属于四大地产商,一直处于闲置、荒废状态。一边没人住,一边全住人,能不拥挤吗?

早在今年两会期间,中央领导人就要求香港解决房屋问题,

6日,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发表5年任期内最后一份《施政报告》,其中在房屋与土地方面。她强调让市民安居是房屋政策的首要目标,未来十年(即2022年至2031年),香港特区政府已觅得约350公顷土地,可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此外,预计特区政府未来几年收回的土地将高达700公顷。土地,可兴建约33万个公营房屋单位,此外,预计特区政府未来几年收回的土地将高达700公顷。

她还提到要“建设香港北部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并开拓更多可供居住和产业发展的土地”,预计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总住宅单位将达90.5万至92.6万个,一共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区内职位也将由现在的11.6万个大增至约65万个。

从深圳保税区长富金融中心(CFC)遥望将开发的香港300平方公里北部都会区。南都拍客 唐念敏 摄于2021年5月14日

在北部建设方面,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0日发表网志表示,未来香港将形成“南金融、北创科”的双重心布局,将更有效配在香港南端的维港都会区,将继续为金融和商业服务业提供发展空间。而在北端的北部都会区,将秉持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概念来建设,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

相信“北部都会区”建成后,香港不仅可以解决“房屋荒”难题告别劏房与“笼屋”,还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北部与内地接壤,一旦北部开发建设成功,相信内地与香港特区之间可以更好地互通与交流,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社会与政治方面,都能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由此可见,特区政府秉持着“一个中国”的原则,谋求香港与内地的共同发展。

北部都会区的建成指日可待,香港住房问题的解决也指日可待!

敢评局
敢评天下大事,拆解国际大时局!
205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