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纳入综合素材评价,全国各地是怎样把它放到“C”位的!!

发布于 2021-10-12 19:48

   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相继印发,就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明确了劳动教育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等问题。

此后,各地围绕劳动教育推出一系列举措,让劳动教育逐渐由边缘走向“C位”。

今天就跟着小研来了解一下,各地围绕劳动教育都出了哪些招。

01

上海:将劳动实践情况纳入综合素质评价

去年9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对系统化高质量实施劳动教育作出明确部署。

在评价方面,文件要求学校和有关单位要客观记录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情况,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客观真实。

研究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

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普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要在学校招生自主测试环节强化实践操作能力评价。

02

江苏:将劳动素养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依据

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江苏将分段实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探索实施劳动教育学分制。

意见指出要发挥家庭的基础作用,鼓励孩子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参与劳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周家庭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

03

辽宁:将劳动教育列为中考考试科目

辽宁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推动将劳动教育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列为中考考试科目,作为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

该措施明确,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教育不少于16学时;

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04

山东省淄博市:设置劳动教育指导清单 布置“家庭劳动作业”

一年级学习洗袜子、叠衣服、洗水果,二年级自己的小衣物自己洗、学会给长辈捶背,三年级学会自己洗澡、梳头……

2021年3月,山东省淄博市发布《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的通知》,列出了具体的劳动清单,要求各区县、学校、家长可在《淄博市中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清单》基础上,结合实际,指导学生列出个性化劳动清单,作为学生日常家庭劳动作业。

家庭劳动清单要结合家庭生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一般每学期制定一次。住校学生住校期间可将寝室内务卫生清扫、个人卫生护理作为家务劳动内容。

该通知还附送了一份《家务劳动记录表模板》要求做好劳动记录。由家长监督、指导学生按照其制定的个性化劳动清单开展家务劳动。

建立学生劳动教育档案制度,存入学生劳动档案。

05

宁夏: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

意见指出,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不得挤占、挪用劳动教育时间。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

强化督导考核结果的应用,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劳动教育督导情况作为对被督导部门和学校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奖惩的依据。

06

浙江:构建新时代浙江劳动教育体系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浙江大中小学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

中小学每周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不少于1课时。

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其中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

普通高等学校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开设实践体验性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07

南昌:利用江西特色开展劳动实践拓展课

南昌市教育局制定《南昌市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方案》

方案提出,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非遗传承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 课时,每月确定一天设为劳动日,让学生养成基本劳动习惯。

加强劳动教育,不能止于课堂。

劳动教育不只是传授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导入和习惯的养成,这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协同。

家庭的潜移默化尤其重要,我们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广大青少年能够懂劳动之义、明劳动之理,由衷地认可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尊重每一个劳动者,最终也能够用双手为自己成就美好的未来。


END

你所在的省市围绕劳动教育都出了哪些招呢欢迎留言评论和我们分享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