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稿件 |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
发布于 2021-10-12 20:48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科技部“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人文社会科学)”、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武汉大学RCCSE权威期刊,是集教学、科研、训练等为一体的体育综合性中文学术期刊。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
常益张守伟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21.09.003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主体力量。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人才培养就必须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教书育人使命,顺应新时代党对人才的需求,满足祖国建设对人才的需要。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在新时代人才培养中的重大意义,理清了课程思政“干什么”、找准“怎么干”、做实“谁来干”的关键环节,回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实要求。课程类别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知识体系教育内容不同,寓意着每门课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和实践路径亦不相同。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作为为数不多的公共必修课,自然要成为“课程思政”的试验田、突破口,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体育强国梦”重大战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自觉担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使命。
1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
1.1 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
1.2 实现“体育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
1.3 深化“三全育人”改革的有效举措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目标指向
2.1 享受乐趣,培养积极的精神状态
2.2 增强体质,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2.3 健全人格,培育积极向上的个性
2.4 锤炼意志,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
3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3.1 以合理定位归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本位
3.2 以文化渗透引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实践创新
3.3 以教学重建推进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过程优化
3.4 以学生为中心完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激励机制
4 结束语
作者贡献声明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EB/OL].(2020-06-05)[2021-07-07].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 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6-12-10(01).
3. 李忠军.当代中国铸魂育人问题论析[J].社会科学战线,2016(6):1-8.
4. 王艳平.高校“三全育人”的特征及其实施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9(9):103-106.
5. 柴娇,林加彬,李岫儒,等.青少年运动乐趣的内涵、来源、现状及提升策略[J].体育科学,2021,41(2):39-50.
6. 于天博,骆阳.论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体育时空,2016(18):192.
7. PAE C-U,MARKS DM,HAN CS,et al.Does neurotropin-3 have atherapeuticimplicationinmajordepression?[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uroscience,2008,118(11):1515-1522.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常益,常大军.现时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学校体育的价值审思及实践途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9,38(3):126-131.
10. 夏海硕,丁晴雯,庄岩,等.体育锻炼促进认知功能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8,26(10):1857-1868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2008,38:64.
1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2020-10-15)[2021-07-07].http://www.gov.cn/xinwen/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The Value, Objectives and Practical Paths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General PE Curriculum at Universities
CHANG YiZHANG Shou-w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Jilin China)
引用本文: 常益,张守伟.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及实践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44(9):24-32. (CHANG Yi,ZHANG Shou-wei.The Value, Objectives and Practical Paths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General PE Curriculum at Universities[J].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2021,44(09):24-32.)
作者简介:常益,副教授,博士,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校体育学
作者简介:张守伟,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基金信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大学体育‘课程育人’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YJC710002);吉林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大学公共体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探索”(项目编号:JG2020024)。
中图分类号: G807.01
文章编号:1007-3612(2021)09-0024-09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2021-07-22
修回日期:2021-08-29
出版日期:2021-09-25
网刊发布日期:2021-10-08
责任编辑:李晓佳
责任校对:孔垂辉
可跳转至投稿系统
排版:韩琳静
校对:毛静旖、金山、徐笑菡
监制:刘天星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