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数据解读:危还是机?

发布于 2021-10-12 23:08

中国人口数据解读

一、人口总量规模快速增长,但增速放缓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42年以来,GDP总量突破了100万亿,年均增速达9.8%;人均GDP突破7.2万元,年均增长8.7%[1];同时,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78年的190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5680美元,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上中等收入国家。

      社会的和平安定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规模也快速增长。如图一所示,人口总量从1949年的5.1亿持续增长到2020年的14.1亿,庞大的人口数量一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环境压力上升、人们感受到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及社会养老负担的提高。

[1]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以人民币为单位计量。

图一 1949-2020我国人口增长及男女比例示意图

如图一所示,总体来看,我国人口总量在持续增加的基础上,增速却有持续放缓的趋势,意味着我国未来养老问题可能会凸显,年轻人养老负担持续加重,但养老相关产业可能反而成为一片蓝海。

二、男女比例失衡加剧

同时,从图一中也可以看到,男性人口数量始终大于女性人口数量,而且男女总量数据两条线的差距变大也意味着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衡也存在微弱的扩大趋势。就近两年来说,2019年我国男性就比女性多出3049万,而到了2020年差距继续扩大至3490万。照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中国男女比率失衡现象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这个问题可能仍将是人口发展与社会稳定潜在的重大威胁。

三、城乡比例调整加速,城市聚集效应显著

如图二所示,总体来看,我国人口总量在持续增加,但明显可以看到城市人口在持续增加的同时,乡村人口在持续的降低,而且城镇乡村总量数据两条线的在2010年交叉后,差距持续扩大。这也意味着,尽管我国一度对城乡人口流动的管制较为严格,但自2010年以后我国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已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表明我国城镇化速度逐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乡村优人口的流失成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潜在危机。

图二 1949-2020我国人口增长及城乡比例示意图

四、人口的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如图三所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规模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除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出现了较大波动外,人口的出生率从1949年的3.6%持续降低到2020年的0.85%、死亡率从2%持续降低到0.7%、自然增长率从1949年的1.6%持续降低到2020年的不足0.15%,三项指标均连续创出新低,早已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图三 1949-2020我国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示意图

       这些数据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和预防医学的长足进展,但另一方面,在过去的40多年改革开放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之一就是“人口红利”,而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甚至“三孩”政策的连续推出均未能扭转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低迷,随着育龄女性人数的下降,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几乎是一种必然,届时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将会显著上升,可能也会引发更多的社会发展问题。

五、老龄化导致的社会抚育压力增大

同样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如图四所示,1990年以来,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持续增加,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将会持续加重,而抚养老人及14岁以下儿童的15-64岁的劳动人群比例先扩大后减少,而且在未来随着上文所说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的持续下降,这个比例会进一步萎缩。

图四 1990-2020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及总抚养比示意图

     如果未来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将要急速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重度老龄化,意味着越来越少的劳动力必须抚养更多的老年人,而出生率的下降更意味着现在的儿童在成年后必须抚养更多的、预期寿命更长的老年人,相佐证的数据是根据我国人社部及财政部信息,2021年养老金统一上调4.5%,这是我国养老金连续第17年上涨。结合图四所显示的从2009年起,我国总抚养比的持续快速上升,养老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更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收入和生活质量提升息息相关。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缓解劳动人群的养老压力,我国的任务可以说相当艰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