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 唐诗解读——杜甫之《秋兴八首》(其六)

发布于 2021-10-13 00:49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

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注:

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位于夔州东面今四川奉节县境内。

曲江:又名曲江池,在长安城南朱雀桥东,为唐时的游览胜地。接:谓两地风烟相连。

素秋:据《礼记·月令》载:“秋之时,其色尚白。”故有“素秋”之说。

花萼:楼名。在长安兴庆宫西南

角。夹城:指兴庆宫至曲江芙蓉园依城修筑的复道,是玄宗开元二十年(732)

时为帝妃们游曲江而修的专用通道,所以这里说“通御气”。芙蓉小苑:即指

芙蓉园,在曲江西南,是玄宗常游之地。入边愁:指安史叛军在边疆作乱惊破

了长安的太平梦。

珠帘绣柱:形容曲江行宫别院楼亭建筑之华丽。

黄鹄:传说中仙人所乘的大鸟。

锦缆牙樯:樯指桅杆,形容曲江上的游船之华美。

秦中:关中。此处借指长安。

帝王州:帝王建都之地。

解读:

曲江是皇帝宴赏及第进士的场所,在杜甫的作品中出现过十余次,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成为了诗人一个特殊的情感符号,这时寄托着诗人地功业理想的追求。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时时潜行于此,见证了曲江的兴废沧桑。而在人生的暮年,他一个人来到这座孤城,回望“北斗”“京华”,眼前的“万里风烟”忽而模糊,诗人的情思随着秋风从夔州飘到他心中永远的“曲江”,虽相隔万里,但遥遥若接。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这是言在此地思彼地耳,诗人身在瞿塘峡,心驰曲江头。想像当年皇上和妃子们沿着复道游览,来往于花萼楼和曲江之间,伴随着珠帘绣柱起舞的是仙骑黄鹄,在豪华游船旁飞起的是点点白鸥。诗人由所处之地写到所思之地,两地虽相隔万里,秋气却贯通连接。诗中隐隐谴责帝王因贪图安逸享乐才引来了国难边愁,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哀伤感慨。

 “花萼夹城通御气,荚蓉小苑人边愁”极写曲江当年的游赏之盛,此地不仅是都人的首选,也引得帝王后妃们纷纷前来,正是这个地方,也是玄宗皇帝最早得知安禄山起兵谋反的消息想来真是讽刺,这段惊心动魄、出人意料的历史场景,引得身处偏远之地我阵阵忧愁。

在接下来的颈联——“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墙起白鸥”,诗人暂时抛开边愁,极写曲江中的繁华景象,在结构上尽显摇曳之姿。

尾联承前陡转,形成一个顿挫感,前六句虽未明言歌舞地,但从诗人对曲江繁华景象的描绘之中,我们能感受到诗人之意,此处的歌舞之地与前面的“入边愁”相对比,将玄宗皇帝荒淫失政寓意其中。而“歌舞地”与“帝王州”相对,言秦中本为帝王崛兴之地,可现在却因歌舞的缘故现时沦陷于此,岂不是人世间取为可悲可叹之事?

尾联在结构上被杨伦认为是杜诗中常有“双管齐下之笔”,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同时寓含诗意和情韵。在“歌舞地”一语双管的引领下,这一联其他字句亦有无尽的言外之意。“回首”一词,不仅有空间上的所与即前文“回望”相呼应,在时间的维度上,则不仅局限于安史之乱之前的时事,更有着对“百年世事”的上溯,也是对自古以来历史兴衰之变的感慨。我们除了对历史作深沉的感慨外,也有着对来充满必胜的信念,诗人已经不再局限于一朝一时一地,而是把眼前的一切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考虑,即这一切都会消逝的。

杜甫(712770),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人。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南少陵附近,故又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祖父杜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郞,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起过积极作用。其父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
杜甫七岁开始学诗,十四时其诗文便引起洛阳名士之重视,被誉为“似班扬”。青年时代正值唐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举进士,不第。天宝六载,公元747年,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由于中书令以“野无遗贤”而无人一人中举,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天宝十年,唐玄宗祭祀老子、太庙和天地,杜甫献《三大礼赋》,得玄宗赞赏,命待制集贤院,而终无结果。十四载,方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十一月,杜甫回家省亲,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六月,玄宗西逃入蜀,长安陷落,杜甫亦陷其中。八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杜甫又称杜拾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五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次年秋,弃官司西去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决计入蜀。从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至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十一年的时间,用杜甫的话是“漂泊西南天地间”。上元元年春天,他在成都西浣花溪畔筑草堂,与成都故人尹平武时有诗歌唱和。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因避徐知道之乱,流亡梓州(今四川三台)和阆州(今四川阆中)。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重返成都,入严武幕,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郞,故世称“杜工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携家离开成都,途经渝州、忠州至云安,于次年(大历元年,公元766年)至夔州,居未满两年,作诗430余首,也是他一生中创作最为丰收和旺盛的时期。大历三年正月起程出三峡,辗转江、湘之间,大历四年,杜甫居无定所,往来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历五年冬,在长沙去往岳阳一条小船上,一代诗人杜甫病死。
杜甫生平新旧《唐书》皆有传,现存诗歌1440余首,《全唐诗》编为19卷。
明人对杜甫的诗歌评价极高,誉为“诗圣”。且杜甫的诗歌在思想艺术上集中反映了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现实,其忧世悯人的深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足为后世楷模,故杜诗一直以来有“诗史”之称,所谓“少陵为诗,不啻少陵自为年谱。”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