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丨为美国科技创新铺路的亚洲移民(三)

发布于 2021-10-13 06:33

来源:Thomas Mullaney and Mira Ying

穿墙之人:江崎玲於奈与电子学的秘密

通讯技术只不过是亚洲移民和亚太裔群体开拓的诸多领域之一,他们的贡献延伸到了更广泛的医学、工程、建筑、化学,以及物理学的领域——这里便要提到日裔美籍科学家江崎えさき玲れ於お奈な(Leo Esaki)。
江崎出生于 1925 年的日本大阪,社会动荡、战争的破坏以及生离死别,萦绕着他的青少年时代。这些经历在他内心深处埋下了渴望,他想厘清这个世界——透过生命喧嚣纷扰的表面,希望看到一种更稳固的内在秩序。对这种意义的追求,让他走上了物理学的道路。「在所有的自然科学里,」江崎在 2004 年的一次访谈中说道,「我认为物理学当然是最基础的。」
江崎在东京大学读书的前几年,美军对东京进行了一系列轰炸。大约十二年后,江崎博士毕业,进入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它正是索尼公司的前身。
在这里,江崎实现了他人生中最重大的突破之一:他在半导体材料中发现了当时无人知晓的「隧穿效应」。「大家也许听过杜蒂耶尔的故事,」耶鲁大学的物理学者何宇用小说《穿墙人》的主人公举例,向我解释江崎的发现,「在许多现代电子芯片中,电子实际上能够易如反掌地穿透『原子壁垒』,这不为人知的一面因为江崎博士才得以揭晓。」

巴黎蒙马特,梅埃纪念广场的穿墙人雕塑。在国内教学中,则会用《聊斋志异》中的穿墙人「崂山道士」的故事来类比隧穿效应

江崎和同事们在 1957 年演示了首个物理学中的固体隧穿效应,由此还诞生了以他命名的「江崎二极管」,也称隧穿二极管,是世界上第一个量子元器件。隧穿二极管的发明不仅为固件中的电子传导研究打下了基础,也启发推动了半导体学和电子学的其他进展。计算机历史博物馆策展人大卫·布罗克(David Brock)说,「江崎的隧穿二极管在半导体行业里掀起了一股研发器件的热潮。」江崎也亲自主导了许多相关应用的开发。

江崎玲於奈展示隧穿二极管,1959 年朝日新闻社图

1960 年,江崎加入了 IBM 位于纽约州约克城高地的托马斯·J·沃森研究中心。在 IBM 期间,江崎和几位同事主导了「人工设计半导体量子结构」的开发,例如人造的半导体超晶格。这种人造超晶格的理念,也影响了之后半导体、金属、磁性材料等广泛领域的研究。
江崎凭借他的发现,在 1973 年与另两位物理学家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此后继续屡获殊荣,如在 1991 年的 IEEE 荣誉勋章,1998 年的日本国际奖等。1992 年回到日本后,江崎在筑波大学(日本领先的研究型大学)以及芝浦工业大学担任校长。他回国的消息成了头版新闻,因为他当时是日本唯一在世的诺贝尔奖得主。

从横贯东西的铁路,到联通四海的 Zoom

亚洲移民和亚太裔群体对美国及全球科学技术基础建设的贡献,用一篇文章是不可能解释完的。这里所分享的,只是其他千千万万个故事中的只字片语——譬如还有韩裔美国工程师安基英博士(Kie Y. Ahn 안기영)对磁性薄膜和记忆体元件的研究(还有他名下的五百多个专利);印度裔美国计算机架构师阿贾伊·巴特(Ajay Bhatt),他参与发明的USB(通用串行总线)标准已经家喻户晓;王安和他的电脑公司「王安实验室」(Wang Laboratories);以及杰出的计算机科学家 Jenny Chuang,王安的多款机型系统在她的帮助下才变成了现实。

史蒂芬·金的畅销回忆录《谈写作》封面的这张照片中间,桌上放着的就是一台王安的文字处理终端机

单说去年这一年,我们的数字世界就倚赖着一批由亚裔美籍企业家创立的公司才得以维持——包括 Youtube、Airtable、DoorDash,当然还有 Zoom。正如第一批来到美国的亚洲移民为这个国家最早的大型实体基础建设打下了基石,今天,一代又一代的亚洲移民以及更广泛的亚太裔群体仍在通过创新,不懈地构建着一个无比繁复的、联结共通的世界。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