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疑难杂症”,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摆脱?

发布于 2021-10-13 21:29


大家好,我是饭饭。

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是否有这样的体验:

与他人交流时眼神飘忽、手脚不自然,尴尬的想用脚抠出三室一厅,内心慌的一批,只想脚底抹油,尽快逃离。

 

 

或是一个平平无奇的社交小天才,不仅轻松辗转于任何社交社交场合,hold住任何场面。

还可以无惧他人目光,自由随性,成为人群中最靓的崽。

 

亦或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下,感到孤单、弱小、又无助。

而一到自己的主场就好像被“夺舍”一般,秒变话唠,甚至神经兮兮。

 

今天饭饭子就带大家一起揭秘人类社交的那些“疑难杂症”。

                 

如果将人类社交的“疑难杂症”依据困难程度进行等级排行的话,那么“社交恐惧症”必定位居榜首。

 

每一位社恐人都在努力避免与其他人类互动,当他们尝试与他人交流时瞬间压力飙升,大脑飞速运转却偏偏欲言又止,只想开溜。

 

而当一个社恐在出门时偶遇不太熟悉的邻居或同事时,会在内心反复纠结是否需要打招呼。

对方是否会回应自己,在心中不断演练这个场景,而最终却只能假装低头玩手机。

 

逼疯一个社恐的方法有一万种,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酷刑莫过于做自我介绍或当众发言。

分分钟变成大型社死现场,尴尬到只想移居到其他星球。

 

而在日常工作中,也本着能打字就绝对不发语音,能发语音就绝对不会打电话的原则

突如其来的电话铃声就像是恐怖片闪现的bgm一样令人窒息。

 

 

社恐人也曾尝试着走出家门,满怀期待试着融入新的群体,却发现自己依旧很难融入。

 

而当自己面对别人的邀约时,却只想一个人抱着电脑和零食宅在家里。

 

到了过年过节时各位亲戚们的问候对一个社恐的人来说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小时候要做好表演才艺的准备,默默祈求不要问到自己的期末成绩。

长大后也少不了面临着“薪资多少?”、“打算何时结婚的?”夺命连环问。

 

只能保持微笑,沉默不语,做家里最老实听话的乖孩子。

 

社恐人虽恐惧社交,但内心却极其渴望亲人朋友的陪伴。

他们有时慢热,可真正走进他们时就会发现他们温柔细腻、善解人意、真诚善良。

 

                          

社交NB症作为人类社交天花板一般的存在,令无数社恐人士羡慕不已。

 

他们通常自带buff加持,浑身散发着该死的迷人魅力。

上至村口八十的大爷大妈,下至邻居家的baby,他们都能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自来熟”的体质,让他们无论到任何地方都能自然的和周围人打成一片。

“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交不到朋友了!”

 

除此之外,社交NB症也时常不惧他人异样的目光,本着“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的原则,彻底放飞自我。

 

他们还是人群中的C位,更是party中必不可少的气氛组

在他们的熏陶下,哪怕是不愿意说话的社恐也分分钟变成话唠。

有了他们,老师再也不用担心换座位的了!

 

                               


其实多数人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恐和社交NB症,而是在这两种方式之间来回切换,反复横跳。

 

自己一个人时或者是在不熟悉的环境下会变得害羞内向,不自觉的想要减少与他人之间的接触,甚至不敢与他人交流。

 

而与朋友在一起时就像是释放出了自己的另一个人格,开始侃侃而谈,外界的眼光丝毫不能影响他们的热情。

 

这种卡在社交恐惧症与社交NB症之间的矛盾状态就是社交牛杂症。

 

 

其实无论是社交恐惧症还是社交NB,亦或是社交牛杂症,都并非基于病理意义上,更多的是我们在应对外界变化时所给出的“社交名片”。

 

性格并无对错,我们个体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无需强行改变

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不用成为他人眼中那个“完美”的人。

 

其实无论哪种社交方式,只要能让自己感到舒适安心,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而强大的内心才是救治生活中一切“疑难杂症”的良方。

投稿邮箱:zqwwx_1@163.com
文:酸菜鱼
编辑:萌神、饭饭
图:来源网络,侵删
饭不香吗
观点剖析,资源共享。
130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