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 | 一周时文综评(2021年9月27日——10月03日)
发布于 2021-10-14 04:42
高考作文素材‖一周时文综评(2021年9月27日——10月03日)
01.《人民日报》“宣言”金句精选
9月27日、28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连发《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两篇“宣言”,这是2021年“宣言”文章的最新力作。6月6日、7日,新华社连续播发署名“宣言”的重磅文章——《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文章合为时而著。党的十九大以来,每逢重大时间节点,宣言文章从不缺席: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宣言推出《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抚今追昔,砥砺前行;在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时,宣言又推出《大战大考炼真金》《丹心从来系家国》《光荣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就我国所处历史方位研机析理、深入阐述;《艰苦奋斗再创业》为一以贯之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凝聚共识、振奋人心;《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面对正在经历和可能遇到的种种风雨解疑释惑、正本清源……
我们梳理了党的十九大以来发表的部分宣言文章的精彩语句,供同学们写作时参考。
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
(2021年9月27日)
金句一:百年大党的恢宏气度、盛世中国的万千气象、伟大民族的自信自强,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金句二: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毅然决然扛起了这一历史重任,以“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雄气概、“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不懈奋斗,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金句三:忆往昔,“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给中国人留下刻骨铭心的屈辱记忆,它透露的是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而现在,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彻底摆脱了“覆屋之下、漏舟之中、薪火之上”的境地。曾经,偌大的旧中国,多少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多少人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看今朝,中国人民不仅彻底告别了“为奴隶、为牛马、为犬羊”“跪着犹不能求生”的悲惨命运,而且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再无饥馑之年、冻馁之患,迈上了全面小康、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金句四:忆往昔,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满怀希望地设想,要在中国筑铁路、铺公路、建大港,连通大江南北、内陆边疆,曾被时人认为是“天方夜谭”;如今的中国,高铁飞驰领先世界,公路纵横遍布城乡,世界大港十之有七,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当初的设想。曾经,我们虽有近2万公里的海岸线,但我们的梦想只能止步于岸边;而现在,我们的远洋巨轮穿梭世界、艨艟巨舰劈波斩浪,“舟楫为舆马,巨海化夷庚”的梦想已变成了现实。
金句五:忆往昔,从莫高窟的飞天壁画到明朝万户的飞天壮举,逐梦星辰大海与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一样悠远,从中国第一架飞机制造者冯如坠机牺牲到“火箭之父”钱学森登上归国的航程,中华民族的飞天之路几多艰辛、几多坎坷;如今,“天眼”问宇、“北斗”闪耀、“嫦娥”奔月、“祝融”探火、“天宫”巡天……“可上九天揽月”的航天成就惊艳全球、震撼世界。曾经,从《天津青年》杂志发出“奥运三问”,到刘长春远渡重洋赴洛杉矶进行“一个人的奥运”,外媒“东亚病夫”的蔑称、用担架抬着大鸭蛋的漫画嘲讽,无不刺痛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如今,从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精彩举办,到北京冬奥会的即将举办,我们对“奥运之问”作了“如你所愿”的回答。奥运赛场上活跃着千百名中国健儿,斩获的金牌、奖牌数名列前茅,五星红旗一次次升起,义勇军进行曲一遍遍奏响,强健的体魄、文明的精神给每一个中华儿女带来满满的自信。
金句六:中国先哲有言: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中国共产党人相信: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天,就是老百姓;天命的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
金句七: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为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从当牛做马到当家作主,从民不聊生到美好生活,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流离失所到安居乐业,从卖儿鬻女到幼有所育,从老无所依到老有所养……14亿多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富裕富足、扬眉吐气,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美丽家园上有尊严地生活着、幸福地欢笑着、激情地奋斗着,充满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拥有“平视世界”的自信自强。
金句八: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和睦的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相互离不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写照。
金句十:历史实践不断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定盘星。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促复兴,战洪水、抗震灾、消贫困、控疫情,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中国共产党,能。这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实践逻辑。
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2021年9月28日)
金句十一:聚阳才能生焰,拢指才能成拳。
金句十二:“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从建党之初顽强求索到长征路上艰苦卓绝,从抗日救亡力挽狂澜到协商建国共创伟业,从国家初创筚路蓝缕到“两弹一星”攻坚克难,从改革开放敢为人先到复兴巨轮劈波斩浪……“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金句十三:在异常艰巨的伟大事业中,只有能够科学判断形势、敢于果断决策、善于顺势而为的坚强领导核心,才能领导全党全国人民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规避暗礁风险,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带领党和国家乘势而上、勇毅前行,不辜负时代的厚遇、历史的青睐。
金句十四: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锋利,一种是剑,另一种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锋利。的确,思想就是力量。“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就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光耀时代的星空,迸发出建设新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金句十五:科学理论跨越历史时空,伟大思想荟萃文明精华。
金句十六:“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先锋最有号召力,模范最有引领力,人格最有感染力。
金句十七:支前英模马毛姐,百战老兵王占山,医者仁心吴天一,“校长妈妈”张桂梅,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的黄文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感动了全中国、感召了无数人,如盏盏明灯,如簇簇烈焰,如闪闪红星,汇聚成照耀全民族的精神光芒。
金句十八: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危难中启航、绝境中抗争、困苦中奋斗、平凡中奉献……循着共产党人的足迹,挺立着一个个不怕牺牲、冲锋在前的傲然身影。
金句十九:我们正处在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做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共产党员都要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金句二十:乘历史大势而上,走人间正道致远。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人自古追寻的“汔可小康”梦想已然变成“活跃跃”的现实,孜孜以求的民族复兴梦想已是看得见桅杆尖头的航船。 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2021年6月6日)
金句二十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一场伟大的历史之约,这是一个郑重的历史之诺!封建社会上千年来的枷锁太严密,非进行彻底的社会改造不能除旧布新。帝国主义带给中国人的压迫太沉重,非动员几万万劳苦大众的伟力不能与之相抗。
金句二十二: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我们党广泛发动工农群众,敢于突击冲锋,成功推进了北伐战争;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幸存的共产党人掩埋了被反动派屠杀的同伴的尸首,拿起武器、走进山林,投入新的战斗;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红军将士闯天险、战强敌,爬雪山、过草地,“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完成了彪炳人类史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党和人民用坚忍不拔、血战到底,书写了抗击日本军国主义的民族壮歌,取得了抵御外侮的最终胜利;正是在理想信念的火炬下,英勇的人民解放军只用三年时间就打垮了国民党反动派800万军队,彰显了什么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金句二十三:这是一个英雄辈出、斗志昂扬的时代。为了和平,志愿军将士出国作战,谱写了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雄壮史诗;为摘掉“贫油少油”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带领钻井队战天斗地,“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为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整治“三害”,“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打牢国家自立自强的基石,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创造了“两弹一星”的奇迹……无数有名字的英雄和没有留下名字的英雄,用血肉之躯和坚强臂膀,扛起民族的责任、共和国的荣光。
金句二十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一路超过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稳居世界第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已经进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神州大地面貌日新月异,公路成网、铁路密布、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坝矗立、大桥巍峨,天堑变通途;中国还战胜了历史罕见的洪涝、雨雪冰冻、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非典等重大疫病,经受住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严峻考验,风雨过后更见气度从容、身姿挺拔。
金句二十五:新时代的中国,人民的地位充分彰显。“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初心的回响穿越时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铿锵的宣示淬铁成钉。
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2021年6月7日)
金句二十六:中国共产党这个百折不回的寻路者、大勇无畏的开路人,面对种种考验、重重难关,以愚公移山的坚定、精卫填海的奉献,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险峻而壮丽、艰辛而宽广的中国道路。
金句二十七:中国速度、中国奇迹的背后,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是同舟共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越性,是心系世界人民安危福祉的国际主义精神!
金句二十八: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赋予了我们党百折不挠的顽强与坚韧;中华文化特有的气质和禀赋,赋予了我们党质朴刚健、艰苦奋斗的宝贵品格;华夏先人对天下大同的追求向往,赋予了我们党心系苍生、天下为公的博大胸襟。
金句二十九:上海兴业路的石库门,嘉兴南湖的红船,井冈山麓的八角楼,长征路上的大渡桥,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戈壁深处的“两弹一星”科研基地,深圳的莲花山,荆江大堤的抗洪纪念碑,汶川地震后建成的新城,旧貌换新颜的湘西十八洞村……这些早已不只是闻名中外的地理标识,更已成为中华民族不甘落后、拼搏奋斗的精神图腾。
金句三十:《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电影诉说着家国的情怀,《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山海情》等电视剧拨动着人民的心弦,《不忘初心》《天耀中华》《沂蒙山》《大地颂歌》等主题作品传扬着时代的旋律,更有那一支支乌兰牧骑活跃在边疆草原,一支支文艺志愿小分队扎根在工厂田间,一部部作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一切,构成了激荡人心的时代协奏、感动世界的中国交响。
金句三十一:五百年来,人类追求社会主义的路途上,有鲜花芬芳,也有荆棘密布。一百年来,中国人追求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闪耀着光荣和梦想,也充满着奋斗和牺牲,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从未退却、从未动摇。
决胜脱贫在今朝
(2020年1月2日)
金句三十二:回望历史,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从孔子的富民思想、屈原的“美政”理念,到朱熹的“足食为先”、康有为的大同之道,历代先贤对富民裕民的追求从未停止。无论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美好憧憬,还是“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热切企望,无论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深沉情怀,还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政治理想,无数先民对殷实生活的呼唤响彻历史的天空。
金句三十三:掘井九仞未及泉,犹为弃井;胜利在望未全功,仍需努力。越到紧要关头、任务繁重,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
金句三十四:“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85年前,革命烈士方志敏这样展望一个可爱的中国。躬逢盛世,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与势;万里路遥,这是赋予我们的担与责。
金句三十五: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变的是内心的执着和坚定。旌旗猎猎、击鼓催征,需要的是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行动。历史已经铸就,历史正在创造,历史将铭记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与坚毅。
大战大考炼真金
(2020年9月16日)
金句三十六:此一役,红旗漫卷;此一役,淬火成钢。跨过重重关口的古老民族,在千磨万击中愈加坚劲,在风雨兼程中行稳致远。
金句三十七:每天发生的点点滴滴、一枝一叶,牵动的是党和政府一刻不离的目光。普通百姓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影响的是整个国家正在做和将要做的事。
金句三十八:风暴来袭,没有任何一棵树木能够孑然独立;大疫之下,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善其身。新冠病毒用如此沉痛而直接的方式告诉世界,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有携手并肩,才能穿过风雨、迎来阳光。
金句三十九:我们坚持和平发展、与人为善,也收获着世界人民的友善和情谊。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些亲切的身影,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俄罗斯运输机满载医疗物资飞抵武汉,柬埔寨首相“逆行”访华,“巴铁”举全国之力伸出援手,蒙古国赠送3万只羊,还有缅甸的大米、斯里兰卡的红茶……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些穿越高山大海的暖心话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中国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令人难以忘怀的是那些客观公正的专业人士和科学家,国际社会科学“大咖”坚持科学立场,秉持求实精神,坚定同“信息疫情”进行斗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再一次得到事实的印证。
金句四十: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从“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家国情,到“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天下观,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也是凝结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核的精神基因,深深涵育了伟大抗疫精神,在大疫来临之际充分激发、充分彰显。
金句四十一:关键时刻,爱国主义让全民族牢牢凝聚。曾记否,那一声声“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的呼唤,或化作时而低沉、时而清脆、时而激昂的呐喊,或化作刚劲有力的书法、稚嫩拙朴的图画,久久回荡在人们心间。曾记否,那些除夕之夜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那些连夜驰骋奔向湖北的司机师傅,那些为研发疫苗夜以继日的科研工作者,那些为祖国日夜奔波筹集抗疫物资的华人华侨,总令人联想起那句振聋发聩的古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需要动员,大家已在路上;不需要激励,热血涌动胸膛。这就是家国的感召、爱国的力量。
金句四十二:关键时刻,集体主义使人们亲如一家。曾记否,上百万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甘冒雨雪、甘担风险,日夜值守在基层卡点、不停穿梭于小区楼群,用坚守和汗水诠释着真情无悔、大爱无疆。曾记否,那些宁可亏损也要给员工发工资的工厂、商店、餐馆,那些自己本不富裕却为湖北、武汉捐款捐物的热心人,那些每天定时为彼此加油打气的疫区群众,虽是寒冬时节,却传递着春天般的温暖。还有那些为了保护家人、保护他人而自觉接受隔离的人们,没有被枯燥和孤独占据,而是保持着微笑和阳光。
丹心从来系家国
(2020年9月17日)
金句四十三:我们或许无法一一道出他们的名字,但正是无数这样的普通人,以守家即守国的担当,以护国即护家的赤诚,守护了这片宽广美丽的土地,守护了我们挚爱的亲人、亲爱的家乡。
金句四十四:前所未有的疫情,割不断手足情,摧不垮奋斗志,攻不破防控线,难不倒中国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至真至深的家国情怀构成着伟大抗疫精神的思想内核。诗人吉狄马加写道:“让我们用成千上万个人的意志/凝聚成一个强大的生命,在穹顶/散发出比古老的太阳更年轻的光。”
金句四十五:树高千尺有根,水流万里有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的家国观,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绵延不绝的支撑所在,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精魂所系。孔子尚仁,所谓“仁”者就是推己及人、由家及国;孟子重义,所谓“义”者就是能舍小我、成就大我。中国人的家,是繁衍生息的场所,更是安身立命的港湾;中国人的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更是精神的家园、心灵的归宿。在中国人的眼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奠定国之基石,国护佑万家平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是中国社会的组织特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战胜困难的思维方式、文明逻辑。在先秦时代的青铜器上,每每有“鼏宅禹迹”“处禹之堵”字样,说明九州一统的观念古已有之。秦始皇统一六国,车同轨、书同文,开启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与大一统国家交织互动,文明为国家提供向心力凝聚力,国家为文明赓续、文化繁盛提供支撑和荫庇,有人因此将中国称为“文明型国家”。悠悠上下五千年,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朝代如何更迭,对原乡故土的朴素情感始终流淌在炎黄子孙的血脉之中,对多元一体的国家认同始终召唤着华夏儿女团结奋斗。
金句四十六:鲁迅先生说过:“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中华儿女的家国心、民族魂,浸润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里,镌刻在于谦“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的坚贞风骨里,回荡在江姐“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的铮铮誓言里。每每民族危急、国家苦难,都有丹心如铁捍卫家国,都有丹心如光拨云 02.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主题:人才兴国)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
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创造活力,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无论是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还是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这离不开包括国家战略人才在内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自觉履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职责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广度显著加大,科技创新深度显著加深,科技创新速度显著加快,科技创新精度显著加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必须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就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要坚持实践标准,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担纲领衔者中发现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要坚持长远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战略科学家成长梯队。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要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制造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积极性,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擘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伟目标,提出“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我们就一定能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把科技自主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03.阴森海报、恐怖道具、暴力情节……打开“剧本杀”的隐秘角落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一个房间,一方桌子,一摞剧本,数十玩家或是一言不发冥思苦想,或是据理力争面红耳赤,或是沉浸其中泪洒当场……对部分人来说无法理解的场面,正是网红桌游“剧本杀”的游戏现场。如果说烧脑的剧情、有趣的互动曾经是“剧本杀”的魅力所在,那么今天一些阴森海报、恐怖道具、暴力情节的出现,让“剧本杀”陷入了不小的争议。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曾经聊过两期“剧本杀”的话题,不妨重温一下这个网红项目的本质属性,其实就是一款角色扮演推理游戏。核心玩法可以概括为:在剧本构建的世界中,玩家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讨论、搜证、推理等环节来还原真相,合力破解案件谜题。从最早诞生时线上APP的文字推理游戏,到线下小房间加强角色演绎和搜证环节,再到如今实体大场景提供换装等服务,日臻完善的沉浸体验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吸引到线下。更重要的是,游戏合作的模式,填补了年轻人线下社交的市场空白。多数“剧本杀”游戏都有最低人数要求,人数不够时和陌生人“拼车”就成为了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剧本设置的角色关系,又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社交场景,陌生玩家不用拘泥于相互了解,而是可以以玩会友,在演绎角色中互相配合,增进默契。
新颖高能的玩法,沉浸式的游戏体验,无负担的深度社交,多重优势推动“剧本杀”热度持续走高。在中国年轻消费者线下潮流娱乐方式中,“剧本杀”热度仅次于电影、运动健身两大传统项目,高居第三位,已然成为了年轻人线下社交的新宠。市场的火热刺激行业快速发展,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剧本杀”线下门店已超过两万家,截至今年7月15日,相关领域的融资总额超252.5亿元人民币。一边是发展的热火朝天,而另一边,仅在今年4月,我国就注销近100家相关企业,环比增长102%。一热一冷间,行业内部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经过早期开疆扩土的野蛮生长,“剧本杀”市场已经进入了同质化竞争阶段,场景、服饰等因素对门店持续获客能力提升有限,市场竞争回归到了剧本的竞争。然而,现阶段产业链上游的剧本生产能力远不足以满足下游市场迅速扩张的需求。数据显示,2021年“剧本杀”消费需求增速达3800%,市场上“剧本杀”店家每年对剧本的需求量在6万至8万套,而剧本的产量上限只有1万至2万套,其中质量上乘者更是少之又少。一些质量低下,打擦边球的剧本趁机流入市场,盗版、抄袭等侵权问题也时有发生。种种问题,无不制约着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剧本质量是“剧本杀”的生命力。一些情节借鉴、模仿经典影视剧作品,容易让玩家因似曾相识而厌倦。正因如此,个别门店以刺激为诱饵,用出格博眼球。有未成年人在密室逃脱中吓到住院,有顾客在参与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不可否认,好奇心是“剧本杀”吸引顾客的“杀手锏”,但恐怖、暴力、血腥、色情等等“重口味”看似勾起了猎奇的欲望,实则隐含着各种隐患。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会留下阴影,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会身心受创,等等。突破剧本创作的局限,并不等于击穿道德法制的底线。增加志趣、放松身心,而不是荼毒精神、危害心灵,这才是“剧本杀”行业的生命线。
前不久,湖南长沙有博物馆推出了文物特展与“剧本杀”融合的新玩法,剧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改编,游客能够在探索推理中深入了解展品故事,在沉浸体验中传承文化。对于“剧本杀”行业而言,这不仅突破了剧本创作瓶颈,还扩展了玩家来源,实现了小众娱乐的破圈。同时,这样的跨界合作也让人们看到了“剧本杀”的更多可能。新颖生动的呈现形式,灵活包容的内容范围,数量庞大的年轻市场,“剧本杀”文化传播潜力不容小觑。深挖“剧本杀”的文化价值,调整行业发展定位,立足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引导玩家走近、了解、传承优秀文化,这一网红娱乐定能打开更广阔的行业发展前景,激发更持久的生命力。
这正是:没有剧本,只有人生。
04.“佛媛”之后又来“病媛”,套路背后从来都是套现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21年09月30日
带妆住院,先是痛陈病情,然后就是“痊愈”后分享“治疗心得”、卖货。据媒体报道,继“佛媛”之后,网上又出现了一批“病媛”:总是在社交平台上声称自己患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乳腺癌、抑郁症……
可能拥有基本理性的群体并不难于明辨真伪,知道这些都是套路,更何况梨花带雨的精致妆容,与住院治疗的医院场景实在是格格不入,太让人出戏。但挡不住人家瞬间聚拢数以十万计粉丝,然后开始带货走量,粉丝套现……
怎奈清醒的是一波人,痴迷的永远是另一波。
从“佛媛”到“病媛”,再到其他各种社会化场景下的拙劣角色扮演,抓住的,是用户市场中那部分一直愿意为颜值和故事买单的群体。
不理智消费,古已有之,各类花样翻新的角色扮演,只是迎合了一个分辨力不足的客户群体和略显畸形的市场。
真实社会角色可能也有因为从业者的容貌而赢得部分“颜粉”的情况,但二者根本性的区别在于,各种“媛”所营造的人设身份肇始于某种彻头彻尾的欺骗。也很难不让人担心,苦心孤诣制造的这种身份幻象,会只甘于牟取那一部分追捧和打赏。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更何况,很多时候化个妆都得起很早才行。这不,一些“病媛”节奏明快、目的明确,连最起码的预热和过渡都没有就开始带货走量了。 纯粹靠颜值卖货,有需求自然有市场,倒也无可厚非,但“病媛”们的角色扮演却有非常明显的欺骗成分,让人因为其虚拟的人设而买单入坑,这就有点不讲究了。
精心美颜修饰和角色设计包裹下的各种“媛经济”明显就是真实的“剧本杀”,而且是真的“杀”——骗你的眼泪、财物甚至是健康。
那些虚构场景编造故事直播带货或者以其他在线营销方式销售的产品,质量是否可靠,有无安全风险,以及其所传播的康复疗法,是否会给相关人群某种错误示范?这些都是必须深究的。
特别是所谓“病媛”,其所精准俘获的客户与受众可能很大一部分是病友及其家人,而通过其所销售的商品、所营造的治疗场景,如果给真正的病人造成误导,就可能是比骗取金钱还要严重的伤害。
媒体报道显示,有“网红”自称先后做了乳腺结节手术和甲状腺癌手术,随即分享术后恢复期服用的某保健产品,并在介绍中宣称“该产品可有效抗癌”。什么样的保健品能抗癌?正如媒体援引医务工作者观点所言,“病媛”带货向消费者或病友推荐某些未经权威机构认证过的产品,“涉嫌虚假宣传”。
有效的社会治理,必须有能力未雨绸缪和及时打捞在类似“病媛”带货等直播营销过程中权益受损的消费者,而国家网信办、公安部等多部门此前亦联合发布《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对网络直播营销行为的各方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也专章明确直播营销平台在其中的日常监管使命。不管是哪种“媛经济”,一旦涉及商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关联到真实的消费权益,治理层面就不可能坐视。
9月29日,快手科技发布关于打击“病媛”营销行为的公告称,近期,平台发现部分用户存在利用“病媛”形象营造人设获取流量、恶意炒作、营销牟利的违规行为。“家人们”,营销套路太多,打赏买货都须谨慎!
05.“为晚归女孩留灯十年”照亮了路也温暖了心
2021年09月30日 北京青年报 杨朝清
十年前,孙大姐和丈夫在一老街巷内开了这家小超市。开业后没多久的一个深夜,一位女孩站在店门口迟迟不走,“大姐,门口的灯能多亮会儿吗?我下班晚,你们家灯亮,走起来不害怕”。面对陌生人的利益诉求,懂得换位思考、愿意体谅和成全他人的孙大姐,决定延长关店时间;关店后灯也会一直亮着,直到早晨开店后才关。这样的“小善”,一坚持就是十年。
年轻人的城市融入,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容易。那些在职场里打拼的年轻女孩,也有自己的无奈与艰辛;没有多少人喜欢加班,加班到很晚既有年轻人奋斗拼搏的一面,也有职场冰冷、残酷的另一面。面对年轻人的艰难困苦将心比心的孙大姐,有时候会等待加班很晚的年轻女孩并送她回家。原本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通过“留灯守候”建立了社会联结,缩减了社交上的距离感与心理上的隔阂感。
勿以善小而不为,孙大姐口中的“举手之劳”,点亮并温暖了晚归女孩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她们对一个城市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说到底,城市是由千千万万、千差万别的鲜活个体组成的,城市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共同体;一个人的角色扮演,难免会给其他人带来影响。
从长沙超市老板为晚归女孩留灯十年,到南京一名公交司机每天为孕妇乘客多等半分钟,再到郑州一名公交司机开车灯护送小男孩夜行(小男孩下公交车后,在没有路灯的道路上行走,公交司机开着车灯跟随为其照明,直到男孩与家人见面),这样的故事总是让人感动。在心中给他人留下足够位置,拥有换位思考、体谅他人、仁者爱人的同理心,正确处理义与利、利己与利他的关系,正是有了许多普通劳动者的善良与责任,和他们产生交集的人们才会如沐春风。
崇德向善、与人为善,放之于公共场域,最低的层次就是管好自己,不给他人添麻烦,更高的层次就是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成人之美,最高的层次就是为了他人和公共利益让渡权利、牺牲自己。
十年时间里,孙大姐一家为了等候、陪伴和护送晚归女孩付出了许多;支撑他们与人为善的并非功利和算计,而是朴素的人性。“为晚归女孩留灯十年”不仅照亮了人性的空间,也增加了城市文明的厚度,让城市更加体面,更富有人性之美。
06.人民网评:“他们永远不会离开”
01
2014年,我国以立法形式设立了烈士纪念日。每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都会与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参加纪念活动。在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在全国各地,人们在红色遗迹、纪念馆、展览馆中追思先辈事迹、感悟红色力量。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缅怀先烈、致敬英雄也因此有了更深一层含义。
一部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献身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从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到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再到改革发展舍身为国,无数英雄以有限生命完成无尽事业,以一腔热血谱写红色史诗。据不完全统计,约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英勇牺牲。感知当下幸福生活,回望百年峥嵘岁月,既要铭记筚路蓝缕的历程,感激舍生忘死的壮举,更要从中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倍加珍惜我们党开创的事业。
02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也是一次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的洗礼。“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理想信念,“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初心使命,“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的牺牲精神,深深融入中国共产党乃至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这些宝贵的财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将激励人们风雨无阻向前进。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组织烈士纪念日相关活动,我们用最庄严的仪式重温先辈故事。以国之名致敬英雄,传递出最清晰的价值坐标。历史作为教科书、营养剂,具有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对于时下那些披着学术外衣、打着娱乐幌子的历史虚无主义,那些诋毁贬损英雄烈士、解构质疑英雄事迹的行径,我们必须时刻警醒,用真切的历史廓清迷雾、以正视听。
03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气质,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英雄从未远去,精神从不过时。无论是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献出生命的近400名党员干部,还是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的1800多位英雄儿女,在他们身上,同样矗立着直冲霄汉的英风浩气。新时代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是需要英雄并一定能够产生英雄的时代。梳理党史、缅怀英雄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找慰藉,而是通过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将苦难辉煌的过去、日新月异的现在、光明宏大的未来贯通起来,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有人说,被人遗忘才是真正的离开,他们会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活在每一位共产党人的心中,永远不会离开。”这是在一场烈士纪念追思活动上,一位“90后”分享的给烈士的一封信。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也象征着事业的前后相继、精神的薪火相传。百年大党正是在一代代青年、一辈辈英雄的接续奋斗中永葆青春。踏着英烈的足迹,新时代的追梦人必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建功立业,续写更加壮阔的英雄史诗。
07.让我们用行动赓续英烈精神
来源: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30日
9月30日是国家设立的烈士纪念日。每年的这一天,都是中华儿女缅怀英烈的日子。在党的百年发展史上,涌现出无数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而毕生奋斗、英勇献身的英雄烈士。他们的感人事迹、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值得每个时代的中华儿女敬仰、学习、传承和守卫。 英烈精神承载着跨越时空的力量,值得每个时代的中华儿女崇尚与敬仰。在每个关键的历史时刻,他们忠肝义胆、舍生取义,毅然为了国家、民族和党的利益,放弃了个人的安危乃至生命;在遇到危险的生死关头,他们迎险而上、不怕牺牲,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生与死的考验中赴汤蹈火、流血牺牲;在面对困难与险阻时,他们百折不挠、毫不退缩,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昂扬斗志,最终取得了胜利;在最残酷的战场、面对最凶残的敌人时,他们无畏强敌、视死如归,展现了不畏强暴、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英烈们的感人事迹、伟大精神和崇高品格,承载着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感动、教育、激励着每个时代的中华儿女。
我们要学习英烈精神,努力在每个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就。每个时代的英烈们都用实际行动证明,“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奋斗在每个平凡岗位上的中华儿女,都要努力汲取英烈们的精神力量,不惧艰辛与困苦,不怕寂寞与清苦,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成就。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我们要珍惜自己眼前的工作机会,专心致志地钻研专业技术,坚持不懈地提高职业技能和素养,脚踏实地地做好平凡岗位上的每件平凡的事,在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的过程中,散发出自己独有的光与热。
我们要传承英烈精神,让英烈精神成为砥砺前行的动力。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是激励每个中华儿女披坚执锐、勇往直前的动力,是鼓舞我们排除万难、获取胜利的思想武器。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赶考路上,我们仍将面临许多风险与挑战,仍将遭遇无数艰难与险阻,我们要继续传承、弘扬先烈精神,不畏艰险,不惧牺牲,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在敬仰、学习、传承英烈精神的同时,我们也要守护好英烈们的朗朗清名,发扬光大英烈精神。与其千言万语,不如实际行动,让我们化精神为力量,奋勇投身于祖国现代化建设与发展浪潮,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用实际行动赓续英烈精神。
08.轿车上涂“日本731部队”是病,得治
来源:红网 2021-09-27
日前,江苏南通市一辆私家车车身上竟然涂着“必胜日本总军区731部队”字样,还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其行为遭到网友的举报和谴责。9月27日上午,记者从南通交警处获悉,当地交警部门经过布控,将车主和车辆控制。(9月27日 澎湃新闻)
众所周知,臭名昭著的日本731部队,是日本法西斯于日本以外领土从事生物战细菌战研究和人体试验相关研究的秘密军事医疗部队的代称,侵华日军假借研究内容主要以研究防治疾病与饮水净化为名,使用活体中国人、朝鲜人、联军战俘进行生物武器与化学武器的效果实验。毫无疑问,江苏南通的这名车主是一名精日分子。他全然不顾中国人民的情感,在其私家车上涂“必胜日本总军区731部队”字样,并在大街上招摇过市,这一人神共愤的恶行理所当然会遭到网友举报和谴责。
近年来,为了吸睛、流量,网上网下时不时地会出现精日分子的丑陋表演,不断挑战民族尊严底线。2014年泰山国际登山节上,就有精日分子穿着日本军国主义的T恤参加登山节;2017年8月7日,有网友发帖称,4个“精日”身穿二战日军制服,在著名抗日遗址、爱国教育基地四行仓库拍照留念,恶意亵渎烈士英灵;2018年2月20日,有网友爆料,两名男子身着侵华日军军装在南京紫金山抗战遗址摆拍;2018年4月19日——20日,拿着国家奖学金的厦门大学在读研究生田佳良以“@洁洁良”的网名在新浪微博上称国人为“支那”的错误言论,产生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2018年5月28日下午,天津有一名男子身着日本二战时期的军服,骑车在街头招摇过市……
说实话,精日分子不管是在网上发表歌颂侵略者的言论,还是穿着日军军服拍照炫耀,都是一种为人不耻的卖国行为,必然会遭到全国人民的谴责和声讨。2018年3月8日上午,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回应媒体提问,对“精日”分子恶劣行径如何看?他说:“中国人的败类!”
在车上涂上“日本731部队”标志,是一种病,得治。全国人大于201年4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就是根治该病的一剂良药。该法第二十七条明确:“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铭记历史、守护英烈,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尊崇历史、尊重烈士,也理当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价值观。只有举起法律的重锤,高擎法治利剑,对那些挑战民族价值底线的言行和个人,予以迎头痛击,对那些侵害先烈名誉、亵渎历史事实的行为,予以坚决制裁。让那些宣扬、美化侵略战争的行为,亵渎民族尊严、刺痛公众感情,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的“中国人的败类”们为自己的无知、无德、无良、无法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告慰英灵,无愧历史。
相关链接:
《英雄烈士保护法》明确规定,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美化侵略战争和侵略行为,寻衅滋事,扰乱公共秩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管是有意为之,还是无知无畏,刺目的车贴都是对民族情感的极大伤害,是对公序良俗、法律底线的赤裸挑战。
历史有记忆、有情感,不可被任意拨弄。正值国庆,河山无恙、国强民富,我们更该铭记历史、感恩先烈。当此之时,以法治捍卫民族尊严、价值底线,雷霆亮剑,以正视听,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北京日报客户端-《辱华“精日”车贴仍可定制?严抓狠打黑产源头》
如何看待自己的民族,如何评价民族记忆和历史,这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形成社会信仰的基础。无论任何时代,全盘否定民族历史,对民族英雄极力调侃和侮辱的社会,都是破败不堪的,更不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热爱我们的民族,理性看待历史,尊重曾为民族发展做出贡献的英雄,这样的社会才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
对频频出现的辱华、日精等行为,相关部门应主动出击,通过技术手段及时甄别。同时,在惩处方式上也应该更加严厉,多样化,除了拘留还应增加政治教育、学习,定期思想汇报等,让涉事者明确自己的立场,同时也能警示欲犯事者,扶正社会风气。
——@《坚守舆论阵地 尊重民族记忆和历史》
不放过在历史伤疤和民族情感上使坏的每一个直接的、间接的施害者,是我们必须给出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如此,才能对得起那些遭受苦难、做出牺牲乃至付出生命的先辈。
——@红星评论微信公号-《“辱华车贴”商家及客服被行拘,处罚不放过每一环》
09.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主题:初心使命 奋斗拼搏)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二周年
来源:人民日报 2021.10.01 第03版
金风送爽,硕果累累;九州同庆,四海欢歌。(金句积累)今天,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2华诞。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迎风飘扬,见证着百年大党的风华正茂、朝气蓬勃,记录下伟大祖国的奋楫扬帆、凯歌行进,激扬起亿万人民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凌云壮志、万丈豪情。(见证着......,记录下……,激扬起,学习句式)(开头:交代背景,排比句开篇,引出本文主题,喜迎72华诞)
时间镌刻崭新年轮,岁月书写时代华章。(金句积累)回首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众志成城、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力度加大,民生得到有效保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排比句式,抒发自豪感,感叹祖国的强大)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第二段:回望过去一年。分别从经济、科技、改革、民生、社会五个方面论述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总结经验并展望未来)
历史,往往需要经过岁月的风雨才能看得更清楚。(金句积累)100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72年前,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今天,神州大地自信自强、充满韧劲,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华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引用新时代领路人讲话,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这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我们清醒地看到,任何奋斗目标都不会轻轻松松实现,前进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奋斗史、新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文明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认识到,这只是我们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在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宏愿而砥砺奋进,开创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第三段:回望百年历史。回顾百年征程,注意三个时间点;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国家的发展道阻且长,实现民族复兴,惟有奋斗拼搏;发出号召,回扣论点)
道路决定命运,我们步伐坚定。(论点一)72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历史和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强大的领导力和执政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无比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不移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第四段:回顾过去72年的正确道路;总结过去历史的成功经验;提出未来的奋斗方向——道路+坚定,总结分论点,回扣主题)
团结凝聚力量,我们信心满怀。(论点二)团结是铁,团结是钢,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拓奋进,必须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增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以及各方面的大团结,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激发出全社会创造活力和发展动力,汇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第五段:提出分论点,强调团结的意义;通过历史与现实两个角度,阐明团结的重要性;提出未来的奋进方向——团结+信心)
实干成就未来,我们斗志昂扬。(论点三)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我们进行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时与势在我们一边。必须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只有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才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实践推向前进。(第六段:提出论点;具体论述实干才能成就未来;提出未来的奋进方向——实干+斗志,回扣观点,照应主题)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总论点)回首过去,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争先,迎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阔步前行!(尾段:引用金句总结全文,发出号召,升华主题)
10.《长津湖》的最好彩蛋由你我续写
来源:长安观察微信公号
国庆假期,电影《长津湖》打破了中国电影史上多个纪录,更引得无数观众泪湿衣襟。
屏幕上,志愿军战士以热血御严寒,以意志抗强敌,坚信“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
荧幕外,被“最可爱的人”荫庇的当代中国人,重温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感受今天国泰民安的幸福,在时空对话中深刻体悟“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70多年的时光,足以冲淡许多记忆,但长津湖之战为何让人不能忘不敢忘?一部电影何以引发我们跨越时空的强烈共情?
是历史的刻骨铭心。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我们据此赢得的和平环境、巩固的安全基石、激发的民族自信、奠定的大国地位,都在历史大潮中放射出愈加夺目的光辉。而这部史诗有多雄壮,写就的过程就有多悲壮。
朝鲜战场上,美军拥有现代化武器装备,掌握制空权、制海权;志愿军基本上靠步兵和少量炮兵作战,海、空军尚在初创阶段,武器装备相当落后。在这种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志愿军将士勇猛无畏,而长津湖战役正是扭转战场态势的转折点。
当时的战斗有多艰苦?老兵的讲述直击人心。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里,战士们只能在战壕里相拥取暖,指甲盖一碰就掉;啃着硬得硌掉牙的冻土豆已是幸运,很多人保持着战斗姿态却已化作“冰雕”……
1950年的他们,大多数也不过是稚气刚脱的小伙子,却将家国责任牢牢扛在了肩上,一心想的是“我们必须赢”。鏖战28天,奠定了长津湖战役“人类战争史上最残酷的会战”的历史角色,也根本扭转了朝鲜战局,为后续之种种奠定了基础。这些舍生取义的牺牲、气冲霄汉的战斗,永载中华民族史册。
是电影的用心用情。
对于文艺创作来说,厚重的历史是宝贵的素材,也是不小的挑战。文艺工作者惟有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才能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
为了讲好长津湖一役,3个摄制组同时开拍,最多时有近7000名工作人员,操持着几百台各式车辆、无数摄影灯光器材,进行着置景爆破、特效制作等工作。可以说,《长津湖》是中国电影制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提高和展示了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能力和水平。
诚如导演陈凯歌所言,创作《长津湖》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刻的就是“写戏先写人”。“七连”里,作为队伍主心骨的伍千里,从江边顽童蜕变为战场新兵的伍万里,超期服役的老兵雷公,颇有文人气质的指导员梅生……
一个个人物形象有血有肉,也格外牵动观众的心。三个小时里,观众与他们同生死、共患难,达到了情感的共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志愿军的可敬。面对创作者的真心诚意,观众自然不吝啬掌声。
如果说光影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完成了一段历史的叙事,那么走出影院,眼前的一幕幕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对历史的续写,也让观众心中酝酿的情绪进一步放大。就像有网友说的,走出电影院,看到外面灯火绚烂、高楼林立,想来这便是最后的,也是最好的“彩蛋”。
渡尽劫波,山河无恙。作为后代的我们,不仅“不用打仗了”,而且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样触手可得甚至习焉不察的幸福,不正是先烈们孜孜以求的愿景?
每思祖国金汤固,常忆英雄铁甲寒。令人欣慰的是,近些年,全社会对于先烈的敬重之情愈发浓厚。在国庆节前夕隆重举行纪念烈士活动,专门设立英烈保护法,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分批回国,国家的仪式、法治的进步、个人的守护,构筑起维护英烈权益的“铜墙铁壁。
而在“宏大叙事”之外,大街小巷插满了五星红旗,一众微信头像变成了“信仰的颜色”,小朋友编上了五角星辫儿……种种自发多元的爱国表达,见证着国民自信心、民族自豪感的再度高涨,也是中国向现代化大国迈进的精神表征。
时间的长河不舍昼夜,每一位为国捐躯的先烈都会被铭记,每一分报国为民的牺牲都会被仰望。感念在心里,更要见于行动。必须正视,面对一个崛起的中国,赞赏者有之、钦羡者有之、心态复杂者、一心打压者也有之,今日中国依然要顶风开船、披荆斩棘,来之不易的“现实彩蛋”需要时时维护。
这注定又是一段艰险旅程,但诚如抗美援朝战争所示——直面挑战、毫无惧色,善于斗争、敢于胜利,才能牢牢掌握主动权并取得最后胜利。
这场“复兴之战”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只是,今天的我们不必抛头颅洒热血,更多只需要认真生活、踏实奋斗,将对国泰民安的热爱、对个人梦想的追求,融入时代的洪流,在自己的事业坐标里力争上游。而这个时代拥有足够多的机会和空间,不会辜负每一个赶路人。我们这个民族,怀揣着太多的憧憬,积蓄了太多的能量,只要每一个奋斗者都努力奔跑,一定会共同续写新的光荣与梦想。
相关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需要我们永续传承、世代发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军队现代化水平步入世界前列,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电影《长津湖》以开创性的战争题材电影样式,引领观众走近父辈、走近英雄,深刻展现抗美援朝精神精髓,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光彩,砥砺我们的奋斗意志。传承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应对不了的挑战,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人民日报-《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
志愿军的流血牺牲、无私奉献,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长津湖》以史诗般的电影艺术呈现长津湖战役这一战争史诗,让观众在大气磅礴、悲壮深情的叙事中,深刻体悟当年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高瞻远瞩,深刻感受志愿军指战员扛在肩膀上沉甸甸的家国责任。
可以告慰志愿军英烈的是,新中国成立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改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命运,走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生逢盛世,我们享受着新时代的和平阳光,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华章。电影《长津湖》应运而生,值得庆贺。我们相信,新时代一定会孕育更多像《长津湖》这样写正史、颂正义、扬正气的优秀作品。
——@人民日报-《生动诠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不管是现实中的长津湖之战,还是艺术化的电影《长津湖》,都深刻地告诉我们:“没有冻不死的英雄,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军人的荣耀。”的确,中国军人的荣耀永远不死、永远不可撼动。电影《长津湖》的历史顾问王树增认为: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军面对的最大考验就是严酷的气候,“他们在没有完整御寒装备的情况下毅然奔赴战场,面对美军最强悍的部队,用血肉之躯作战,最终取得胜利,靠的是不怕强敌的民族风骨,是前赴后继的英雄主义精神,影片展现的正是这种精神,至今依旧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也正是无数英雄的血性拼杀,让侵略者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解放军报-《〈长津湖〉告诉我们什么》
虽然都交代孩子保持安静、不要说话,但电影一开始,周围就有孩子们小声发出的各种问题;电影散场后,这些问题更是此起彼伏:朝鲜离我们那么远,为什么要去抗美援朝呢?战士们为什么不怕死呢?为什么一直没有看到我们的飞机?我们为什么不开着坦克冲锋?他们为什么只吃土豆,不吃肉呢?明知道那么冷,为什么战士们不穿羽绒服啊?都要冻死了,为什么不起来活动活动啊?那个抱着炸药包冲向敌人的,为什么不跑呢?美国兵武器那么好,我们是怎么打赢的呢?……
对熟知那段历史的成年人而言,这些问题未免幼稚,但从幼稚的孩子们的嘴里问出来,不仅不幼稚,反而不啻为一个个灵魂之问。而抗美援朝精神正在这一个个问题的答案里,抗美援朝精神的传承就在一个个认真的回答中。
家长们轻声给出的答案,或简或繁,但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给孩子讲国家前途与个人命运的一体,讲精神强大与武器先进谁才是决定胜负的根本,讲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难得,讲正是靠着先辈们吃土豆、卧冰雪、打敌人等义无反顾的牺牲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正如很多人转发的那个感受,看《长津湖》最大的彩蛋,是走出电影院后看到的国家强大起来的和平盛世,是车水马龙灯光闪烁下的幸福生活。
当一部电影,带给人的不只是感官的欢愉,不只是短暂的泪水,也不只是对那段历史的感叹,而是能唤起我们和下一代共同提出并回答那么多触及灵魂的问题,它就是成功的。它的成功不必拿票房来印证,也无需用奖项去肯定。
一问一答中,足见抗美援朝的精神基因,早已融入每个人的血液,志愿军战士身上散发出的光芒,可触及每个人灵魂最深处。这是一次银幕内外的对话,与那段改写了世界格局的伟大的历史对话,与无数为中国打下了数十年和平的英雄烈士对话,与代表并承担着未来的下一代对话,话一种精神的诞生和传承,话民族复兴的初心与使命
在听完家长的回答后,大多数孩子还似懂非懂,但从他们不愿看到我们的战士牺牲,恨不得替荧幕上的志愿军战士指出敌人藏身位置的伤心表情和着急举动中,也能够感觉到他们正在理解英雄奋不顾身的原因,有了像英雄拿起枪来保家卫国的志气。当他们今后在课本里读到《谁是最可爱的人》,读到文中的名句:“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一定会有更深切的感受。
——@北京晚报-《在孩子一个个灵魂之问中,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11.文化过节成新潮流,值得鼓励
来源:南方都市报
黄金周假期,告别工作日的繁忙,享受休闲一刻,是很多都市人的选择。休闲的方式很多,除了游览名山大川,宅在家里睡觉,或是满足口腹之欲,还可以在家门口探索文化过节。
这个假期,各地博物馆或科学、艺术相关机构组织甚至商场,纷纷推出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对民众颇具吸引力。
有的地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到人们的生活中,通过现实体验让非遗不再是“躺着的古董”,而是真正“活过来”。例如,洛阳市举办了“黄河非遗国际创意周”,呈现难得一见的洛阳唐三彩烧制技艺,并推出尽显“潮流”和“古典”碰撞的考古盲盒等互动活动。在非遗“富裕”的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甘肃,有25个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近百名传承人在国庆假期期间登台亮相、尽展绝活儿,为观众奉献非遗盛宴。
而在广州,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携手广东省博物馆,以“非遗新国宝,国庆会国潮”为主题,从10月2日开始一连三天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展广州市新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系列体验活动,包括广州北胜蔡李佛拳、岭南陈氏飞针、沙河粉制作技艺、行花街这四项今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非遗新国宝”;活动分为面向市民游客的非遗游园会,以及面向专业爱好者的专业场沙龙,公众既可在游园活动中畅玩,多角度认识非遗所蕴含的技艺、风俗和美好寓意,亦可通过专业沙龙场的探讨获取知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个具体的文物,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项目,然而,只有让其在公众生活中扎根生长,文化遗产才能真正传承下去。近年兴起了一股对文化产品的追捧,以及文化活动的体验热潮。中国社会科学院舆情实验室、中国旅游报等联合发布的《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显示,“非遗+电商”模式直接拉近了非遗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而且,有超过67%的受访淘宝非遗店主在店铺经营中找到了手艺传承人。
公众对文化体验的热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走红的基础,但民众参与不仅局限于此,不同的文化体验与融合实践,也是当下的潮流。例如,在广州荔枝湾畔,一个由西关大屋改建的音乐空间里,最近上演了一场由小众乐队为自闭症儿童而奏的live house公益活动。建筑是城市的记忆,西关大屋本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留存,在泮塘五约的传统青砖墙、灰色筒瓦屋、木门窗、趟栊门及彩色压花玻璃窗之中,有音乐空间、书店、咖啡馆、艺术家工作室,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造就了新的文化体验。
以文化活动的方式过节,看似理想,但会不会是相关文化机构一厢情愿的“自嗨”?当然不是,文化体验与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了一股新风潮,甚至是新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一个极具说服力的例证就是,今年推出假期文化活动的,不只有文体机构,还有不少商场。例如,由果壳主办的大型科学嘉年华“有意思博物馆”在北京颐堤港举行,围绕“赛博朋克物种大爆炸”理念,以“点燃好奇心和想象力”为主题,演绎出五大精彩板块;广州的永庆坊推出了首个华南非遗艺术展,包括西关故事新编,用广州珐琅、纱、老糖纸、镀金铜丝、投影组成的艺术品等。商场活动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文化主题,足见其中的商业潜质,以及这股文化风潮的强劲。
当然,有人认为,在这股文化风潮之中,很多人不过是跟风凑热闹,并不能真正对文化传承或文化活动的普及起到作用。其实,对于年轻人探索文化乃至文化消费的热情,大可不必打击。在现代,文化不是仅限于部分人的高雅情趣,有人只想为了“潮”而附庸风雅地消费文化产品,亦不必过于苛责。况且,即便大部分人都只是跟风过客,多一个人了解就多一份传播文化的可能,以文化活动的形式过节,还是多加鼓励为好。
相关链接:
国潮作为现代时尚景观中的独特呈现,其创意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并融汇了当代大众审美。国潮消费的兴起与盛行,见证了国民开始摆脱对国际品牌的依赖,日趋认同和选择本土品牌,意味着我国开始逐渐打破单一的“制造大国”的国际形象,转向走创新产品和创制文化的发展之路。
通过消费,我们得以重温和缅怀特定时期的历史回忆和集体记忆,以此强化民族认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自近现代以来,每次国货运动都与民族认同息息相关。当面对列强入侵,或遭受国外经济封锁与政治威胁时,国货运动的提倡不仅能激发国民的民族情感和反抗外族侵略的决心,维护国内经济和扶持民族企业更被视为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特别是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西方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优先支持本国产品,在此情景之下,中国品牌的打造与发展不仅关系国计民生,更关系国家振兴和国际地位。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时尚潮流相结合的国潮品牌的创建与发展便是为迎接这一挑战,通过创立本土品牌,在激发内需、振兴经济的同时尝试创制中国特色消费文化和提高国家地位的重要举措。总之,从国货运动的兴起到目前国潮消费的流行,本土品牌不仅传载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并通过国民对本土品牌的消费与认同使得这些理念深入人心,中国文化的“共同之根”通过国民的日常消费实践一再传承并发扬光大。
——@人民论坛网-《国潮为什么成了这届年轻人的新宠?》
人们会做出这一新选择,并不奇怪。一次充实的文化旅游不仅有趣味性,让人们涨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以物质载体的形式,展现了一个地方、一个景点、一件文物的历史文化以及自我认知。
每个人都想知道自己和脚下土地之间的联系,知道自己是谁、从哪来、向哪去。文化旅游热,说明越来越多的游客在物质追求之外,更希望得到精神方面的满足,尤其是对自我身份的认同、对本土文化的再认识。
各地正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充分挖掘独特的文化资源,吸引更多人来了解、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事实上,中华大地上最不缺少的就是文化的传承、历史的积淀,对于这些“宝藏”,没有理由视而不见。既然现如今大家有需求,就应该充分开发,把文化旅游这篇文章做好、做透。
中国文化本身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更是一个与世界对话的窗口。文化旅游既然已经热起来了,就更应该趁热打铁,让中国文化与我们的距离更近一些,不光是成为假期出行的新选择,而是内化为我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光明日报-《三星堆旅游爆火,说明了什么?》
如何把国庆节过出味道?借照片与影片回溯历史,借诗词与歌舞抒写当下,借规划图与设计展遥望未来,相关文化活动都有着家与国的永恒命题。在活动中与1949隔空对谈,与1978不期而遇,与2021定约,向2050招手,激活民族记忆,展现美好愿景,既有文化味,又不失仪式感,方不负“国庆”的本色。
——@人民网-《让节日的文化味更浓》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