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依托咪酯 vs 丙泊酚用于行非心脏大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临床试验

发布于 2021-10-14 08:24

文献解读
Literature analysis -
 依托咪酯 vs 丙泊酚用于行非心脏大手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临床试验

文章发表信息

【作      者】 Zhong-Liang Dai

【作者单位】 南方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杂志名称】 World J Clin Cases 

【影响因子】 1.013

【发表时间】 2021年




研究目的


比较基于依托咪酯与基于丙泊酚的麻醉对冠心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


01
纳入患者 

 ASA Ⅱ/Ⅲ级、纽约心脏协会(NYHA) Ⅰ/Ⅱ级、稳定型冠心病(CHD)、择期行非心脏大手术;

02
麻醉过程 
  • 监测:无创动脉血压和BIS,记录HR、SBP、DBP和MAP。

  • 诱导:至少前1h口服咪达唑仑,面罩预充氧期间开始给予瑞芬太尼 4μg/kg,3min后给予顺式阿曲库铵 0.2mg/kg,根据分组给予依托咪酯 0.3mg/kg 或丙泊酚 2mg/kg。

  • 维持:依托咪酯组使用恒速泵,剂量10~20μg/kg/min,丙泊酚组采用靶控输注,剂量1.5~3.0μg/ml,持续泵注瑞芬太尼,间断注射顺式阿曲库铵。

  • 停药: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芬太尼0.1mg和氟比洛芬50mg,手术结束前5min给予格拉司琼3mg,手术结束时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和依托咪酯/丙泊酚。

03
观察指标 

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给药后3min(T1)、插管后即刻(T2)、插管后3min(T3)和插管后5min(T4)五个时间点的SBP、DBP、HR、ST-T段改变和脑电双频指数(BIS) ,麻醉诱导前和术后24小时测量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

04
研究终点 
  • 主要终点:麻醉期间心血管事件(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低血压、ST-T段改变或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以及24h时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

  • 次要终点: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参数(SBP、DBP、MAP 和 HR)、BIS和血管升压药的使用情况。




研究结果


主要结果一:

  • 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各有40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

  • 丙泊酚组麻醉期间心动过缓、低血压、ST-T 段改变和室性早搏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依托咪酯组(所有P<0.05);

  • 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无显著组间差异(P=0.615)。

主要结果二:

  • 两组在麻醉诱导前的HR、SBP、DBP或MAP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 两组在麻醉诱导后均表现出HR、SBP、DBP和MAP降低,但这些变化在丙泊酚组中更为突出;

  • 与依托咪酯组相比,丙泊酚组在麻醉后3分钟和气管插管后即刻的HR显著降低,麻醉后3分钟的SBP降低,麻醉诱导后四个时间点的DBP和MAP均降低(所有P<0.05)。 

主要结果三:

  • 观察到的HR变化均不需要干预;

  • 所有低血压病例(MAP下降至≤基线值的70%)均通过单次注射去氧肾上腺素或麻黄碱成功处理;

  • 值得注意的是,在诱导和维持期间,丙泊酚组的血管升压药的使用量显著高于依托咪酯组(P<0.001)。

主要结果四:

  • 麻醉期间维持BIS值在45~60;

  • 丙泊酚组和依托咪酯组在所有时间点的BIS值均无显著差异。

研究局限性
  • 样本量较小;

  • 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尚不清楚研究结果的普遍性;

  • 随访时间为24小时,未评估长期结局,如住院时间、心血管合并症和30天死亡率等;

  • 与任何观察性研究一样,未知的混杂因素可能会影响结果。

研究结论

对于接受非心脏大手术的CHD患者,基于依托咪酯的麻醉可能优于基于丙泊酚的麻醉,因为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小。

编辑  |  王雪

审核  |  武怡鸥

排版  |  仲敏





您可添加右方微信索取全文或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

小恩


详细的文献解读幻灯和文献原文都可以在菜单“ACC锦囊—文献聚焦—文献解读—麻醉医学”中搜到和下载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