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2||知识拓展五、六-2022届高三政治复习
发布于 2021-10-14 08:23
【知识拓展五】
1.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基本途径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从根本上讲,是引入其他所有制资本参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和治理机制的完善。其中,产权制度改革是基础,只有建立了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产权制度,才能够完善企业的治理机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有整体上市、民营企业参股、国有企业并购和员工持股四条基本路径。
整体上市是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使企业资产得以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因此可以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民营企业参股主要是指民营企业通过购买国有企业部分或全部资产,成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或者股东,参与国有企业重组。参股国有企业是民营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动行为,体现为在一些行业和领域里的“国退民进”。民营企业之所以愿意参股国有企业,是因为国有企业有着很多独特的优势,民营企业通过与国有企业的融合发展,能够利用这些优势,从而弥补自身发展中面临的短板,发挥协同效应,提高企业竞争力。
国有企业并购是指国有企业作为主并方,主动并购民营企业,并通过增资换股、联合重组、合作上市等方式保留民营资本一定比例的股权,从而实现产权的多元化。
员工持股是现代公司制企业以公司股权为利益载体,借助企业价值追求与员工个人利益协调互动的机制,谋求极大地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的一种全新的激励方式。通过这种激励方式,将企业部分股权转移到员工手中,在企业和员工之间结成一种产权纽带关系,形成包括国家股、法人股、其他社会公众股和员工持股的多元股权结构。员工持股已经被西方国家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国有大型企业的管理层持股也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大势所趋。
2.三极分置
改革开放之初,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设,所有权归集体,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有效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顺应农民保留土地承包权、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意愿,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三权分置”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符合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展现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持久活力,有利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更好地维护农民集体、承包农户、经营主体的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三权分置”的重要意义,妥善处理“三权”的相互关系,正确运用“三权分置”理论指导改革实践,不断探索和丰富“三权分置”的具体实现形式。
2018年l2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决定。这次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主要就是为了将农村土地实行‘三权分置’的制度法制化,以更有效地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更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
3.我国居民的收入途径
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还包括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劳动性收入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经营性收入指通过生产经营获得的收入。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家庭或个人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转移支付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
转移支付,又称无偿支付,主要是指政府或企业无偿支付财物给其他经济主体以增加其收入,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社会保障性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的政府收入差距,企业对非盈利性组织的捐赠也是一种熏要的转移支付。
4.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初次分配是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取得生产活动所必需的生产要素必须支付一定的货币,这种货币报酬就形成各要素提供者的初次分配收入。因此,初次分配包含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初次分配主要依据的是效率原则。
(2)再分配,也称社会转移分配,主要是指政府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措施,使各收入主体之间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故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之外的都属于再分配。再分配更多的是要依据公平原则,重点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收入关系,防止收入差距过大,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
【知识拓展六】
1.资源和资源配置
(1)经济资源
任何时代,人们都面临着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阅的矛盾。如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把有限的生产要素配置到社会迫切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之中,最大限度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经济生活》模块就把资源配置问题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
经济资源是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中必须具备的、能够产生效益的生产要素的统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一种经济体系在一定时期所提供最大数量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一般情况下,经济资源包括人们可以获得并用以投入经济活动的自然资源(包括地理区位)、人力资源、实物资本资源、组织制度资源(包括管理和体制)、知识资源(包括科技和教育产业)和金融资源等六个方面。
要树立资源意识。资源是多样的、丰富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传统的土地、资本(资金、生产资料)、劳动之外,技术、信息、管理、数据等都是资源。其中,“人才是第一资源”,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
资源又是有限的、稀缺的。虽然人类实践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人类实践又是历史的、具体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实践水平上,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2)资源配置
对资源的使用做出安排,就是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合理化,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既没有被闲置,也没有被浪费,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或表现:一是实现供求平衡(就全国而言,要实现总量平衡),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二是资源向优势生产者集中,由优势生产者进行高效益、合理化配置。劣势生产者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是对资源的浪费;优势生产者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表明其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2.市场机制
必须坚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具体表现为:
(1)培育市场主体。尊重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主体的市场主体地位,使企业能根据市场价格、供求等信息自主经营。
(2)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3)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法规和社会征信体系建设,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活动。
(4)弥补市场失灵。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3.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
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主要包括: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其中,总量平衡是指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避免出现大起大落。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呈现的扩张与紧缩不断交替的波浪式运动的过程。在扩张期,经济增长速度处于较高水平,直至达到“顶峰”;在紧缩期,经济增长速度则会降低,直至降至“谷底”。
4.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要健全以国家发展规划为战略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的宏观调控制度体系。
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问题的总谋划和总方针。
产业政策,是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社会目标而对产业的形成、发展进行干预和引导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的功能主要在于弥补市场缺陷、调整产业结构、保护民族产业、实现国家战略等。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