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航资讯 | 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政策

发布于 2021-10-16 20:42

参军报国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铁血军魂扬我国威

为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办法》(财教[2013]236号)文件精神,保障大学生应征入伍及退役复学工作顺利开展,依据《辽宁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征兵工作的意见》(辽征[2015]115号),现将征兵补偿情况做以下说明:

小编你好,我想了解一下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和减免如何申请?

同学你好,申请学费补偿和减免首先要登录“全国征兵网”,填写打印《申请表》。

然后在学生处,计财处,入伍所在地武装部,退役安置地武装部审核,盖章。

最后上交《申请表》原件等材料,就可以等待学费入账了。

《申请表》应该交到哪里呢?

 交表地点是大学生活动中心309室。

退伍兵和入伍新兵分别要交什么材料呢?

应征入伍学生需上交学费补偿申请表和入伍证复印件。

退役复员学生需上交学费减免申请表和退役证复印件。

交表的截止日期是什么时候?

在10月17日前就可以。

注意事项

一、应征入伍

1.“全国征兵网”(网址为http://www.gfbzb.gov.cn/),按要求在线填写、打印《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一式两份,正反打印(手填及复印无效)
2.从地方应征入伍的学生在批准入伍地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意见填写、盖章后即可,将《申请表》原件和入伍通知书复印件交至学院辅导员处,由学院统一交至学生处。
从学校应征入伍的学生将《申请表》原件和入伍通知书复印件交至学生处(大学生活动中心309室),审核盖章由学生处统一办理。
3.申请学费补偿必须于10月17日前提交《申请表》原件和入伍通知书复印件。

二、退役复员

1.登录“全国征兵网”(网址为http://www.gfbzb.gov.cn/),按要求在线填写、打印《应征入伍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Ⅱ》,一式两份,正反打印(手填及复印无效)
2.学生将《申请表》交至退役安置地县级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审核盖章。
3.学生将盖章后的《申请表》及退役证复印件交至大学生活动中心309室。

政策内容

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政策资助的人员范围包括什么呢

让小编再给大家说一下吧。

应征入伍

一、资助对象:

包括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入学新生、在校生、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

二、资助方式:

1.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

2.对服义务兵役前正在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含按国家招生规定录取的高校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对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

三、入伍资助期限: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一个学期,对复学或入学后攻读更高层次学历的学生不在学费减免范围之内。

四、资助年限:

1.入伍资助年限:国家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据实计算。
2.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年限:入伍前已完成规定的修业年限学费减免年限,即退役复学后接续完成规定的剩余修业年限。

退役复学

一、补偿对象

1.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

2. 高等学校:省和市所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和民办学院。

3. 高校学生: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

二、资助内容: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

三、资助标准

学费补偿或国家助学贷款代金额,按学生实际缴纳的学费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本金及其全部偿还之前产生的利息,下同)两者金额较高者执行;复学或新生入学后学费减免金额,按高等学校实际收取学费金额执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以及学费减免的标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超出标准部分不予补偿、份偿或减免。

直招士官

一、资助对象:

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二、资助方式:

在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

退役士兵

一、资助对象:

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对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或高职分类招考方式考入普通高等学校的全日制在校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学生均实行学费减免,减免最高限额按规定标准执行。

二、资助年限:

国家规定的基本修业年限,即为学费减免的年限。

三、新增加政策内容:

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

图文:李京辉  

编辑:李京辉 王宇豪

审核:王欣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