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审到底是一个怎样的职位?事务所转内审,有的觉得闲,有的觉得非常累呢?

发布于 2021-10-17 00:09



内审真的挺复杂的...


基本上我从入职就开始接触内部审计了,在四大就是做企业内部审计服务的。历来其实一直有一个问题,好像以为四大的会计师出去做内审天经地义。事实上有很多误区。

内审和外审有很多差别,并不是能够轻易转的。
为啥有的轻松,有的忙死?
企业内部审计体系分很多流派,一般有两个主要的方向:
1. 内审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和超然的地位。这里以很多美国上市公司为主,尤其像GE这类经典推崇内审的企业为主。
内部审计就是企业的独立监察部门,独立于其他任何业务部门,直接向董事会报告或者有的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内部审计检查出的问题,一定是业务部门会比较头疼,也一定是被要求立即整改的问题。在这里,内部审计的地位崇高,对企业的价值也不低。
因为他们能够提供很多管理意见,要求企业的整改等。这类企业的内部审计,挺忙的……
2. 内审附属于某个部门,例如最多的是财务部,内部审计向公司的首席财务长官报告。
这个时候,内部审计很多时候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摆设,几乎没有价值。有时候还被用作企业政治斗争的工具。
因为这个内审部门缺乏了独立性,很大程度上,他们会听这个业务部门老大的话。在我看来,这样的内部审计部门,基本没有什么意义。而经常在这种部门里工作,不会很忙,大多时候就是忙于政治斗争和揣摩圣意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所有想投入内部审计部门的话,最好是在面试的时候就问问清楚,内审部门的架构设置以及报告路径,这样其实能够很好的评估做这份工的价值。

然后看四大的会计师转做内审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两个工种是矛盾的……基本上做外审的,做内部审计其实是挺糟糕的。里面有几个重要的矛盾:
1. 外审偏重于财务管理或会计核算的审核。内审更多的偏重企业内部控制审核。这就是两个命题。比较大,有机会可以细说。
2. 外审审计善于“掩盖”问题,而内部审计善于“发掘”问题。
外部审计的朋友一定有体会,你去审计发现了问题,一定是通过定性和定量去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然后“想办法”控制在重要性水平之下,然后说“no exception noted”……对不对?如果实在掩盖不住了,那就说明问题其实很重大了。
内部审计的工作是相反的,通常对一个问题会刨根问底,纠结很久,从风险角度,判断是不是会再次发生或者有多严重等等,最后可能一个5毛钱的问题,搞成了一个500块的问题。
3. 外审善于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评价,内审经常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进行评价。

所以呢,转内审,慎重哦。


科普知识



外部审计,很多人都说起源于1600年代,大概是吧。反正我不是做会计历史学的,不考证了。但是外部审计的目标,基本上就是通过第三方(有公信力的第三方)对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核,确认企业在财务报告在所有重大方面是公允的。(大概是这样的意思)。
所以外部审计是有条件的审计,首先外部审计只关心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容,其次,外部审计只负责重大方面。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容,这个界定很清晰,企业内凡是没有涉及到经济账的东西,基本上都不在审计范围内。举例:人事管理,招聘与解聘;市场与媒体公关;企业文化建设;安全和环境……外部审计一概不看。
重大方面是一个既主观又客观的东西,客观是因为基本上有一套方法论在帮助外部审计制定所谓的重要性水平,从而判断一个事项是否重要。主管是因为对重要性水平的判定,很多时候是拍脑袋的……虽然有人说可以按照所谓PL或者BS的金额来划定,但是经常因为一些定性的因素,这个重要性水平的数值会偏离的很厉害。在事务所的时候,审计项目最重要的一篇“论文”就是解释为啥这个重要性水平是定的合理的……blahblah……呵呵。
内部审计,大致起源就是上个世纪。其实很多时候,其目的就是企业为了考察一些外部审计不会考察的方向。内部审计更多的偏重于管理审计或者经营审计。上面说的人力资源管理,市场管理,企业文化,甚至例如生产中的成本管控等审计。内部审计说白了,基本上就是看外部审计基本上都不太看的东西。在审计目的上,经常可以看到例如经营审计、专项审计、反舞弊欺诈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细小方面。甚至在我国,还包括了纪律审计或者离任审计等奇怪的东东。
举一些例子来看吧。比方说企业的成本管控审计。内部审计看的是企业在成本管理上有哪些流程或者控制上的缺陷,从而导致成本的浪费,盈利能力的降低等。外部审计呢,很显然不会关心这个,他们只关心成本的数据归集和分摊有没有错,在财务报表上的体现是否符合真实公允的要求。所以其实第一线的工人再怎么浪费,返工率再怎么高,只要账记得对,外部审计就会说没问题……但是其实这家公司可能因为浪费,亏钱亏的很厉害……内部审计会来管这个。
聊一个关于市场媒体管理的审计。外部审计看这块,估计就看一下跟媒体的合同签了没有,发票有没有,付款是不是一致,是不是就ok了?报表没问题了就ok。内部审计不这么看。内部审计会核对合同条款和实际的执行情况,例如广告是否在允诺的渠道投放,投放的时间是否与合同一致,是否投放了正确的广告内容。广告的创意是如何被制定和审核的,广告的投放效果与原来的预判是否一致,是否应该叫停某些广告。比方说最近的奥迪二手车广告。在内审看来,就是一个超级大的issue,广告创意从指定到投放以及到接收到反馈方面,这一系列的流程都反映的是企业控制的薄弱和粗糙。甚至最后的危机公关都是很差劲的。外部审计呢,肯定就不这么看了,反正你企业有合同,有发票,付款正确,记账正确了,那就是没问题了……
结论:外部审计专注于与会计报表相关的内容进行审核,是财务核算处理方面的专家!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方面的完整审核,对管理、内部控制都有一套。不过不好意思,内部审计在各个方面都不能算专家,有的时候不免看的比较表面,但是胜在覆盖面大,对企业的帮助也是很大的……
哈哈,一直说要慢慢写,实在写不动了……看看就好。

回复“进群”免费领取考试和实务资料

CPAer后花园
审计人的故事,专注于职场交流的平台,采用独特的视角分享CPAer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感悟。
92篇原创内容
皮皮虾wifi
会计人的故事,专注于职场交流的平台,采用独特的视角分享财会人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的感悟。
▎本文出知乎,行到水穷处转载请保留以上完整出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后台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