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分享LM】中国城市公共土地租赁、公共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

发布于 2021-10-17 08:17

本文发表于国际期刊Land Use Policy,2019年第88卷上,作者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高辉娜老师。

本研究认为,土地租赁收入已被成功地用作市政融资工具,以支持可能推动经济增长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本研究首先构建一个增长模型来考察土地租赁收入、基础设施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随着土地资本的增加,更多的土地租赁收入可以直接加速经济增长,如果政府规模较大,土地租赁收入也可以通过增加公共生产性投资来间接减缓经济增长。然后利用280个城市的数据对这些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增加将直接加快经济增长,土地租赁收入成功地用作市政融资工具,以维持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间接阻碍经济增长。

文章指出土地出让金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经济增长,但大多数还没有阐明土地出让金收入如何影响地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将土地租赁收入纳入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可得到随着劳动力资本比的提高,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增加将直接加快经济增长,如果政府规模大,将通过间接增加公共生产性投资来间接阻碍经济增长。然后利用中国城市层面数据检验了土地租赁收入、公共生产性支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土地出让金收入对中国城市地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一方面,在地价固定的情况下,更多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意味着更多的土地将被出租出去。这些土地可以作为生产性投入,吸收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结合起来直接加快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土地租赁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地方公共生产性投资,更多的土地租赁收入可以导致更多的公共生产性投资,如果现有的公共生产性资本存量非常大,这可能会妨碍经济表现。

(图片来自原文)

本研究分析了中国的公共土地租赁制度,政府通过合同将城市土地的使用权出租给使用者,使用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土地使用权而不是土地所有权向政府付费。地方政府通过三种最常见的方式将土地分配给私人,即招标、投标和拍卖。招标是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公共土地的租赁权进行定价的要约。在投标过程中,使用者对租赁物进行投标,其综合条件由投标委员会进行评估是最好的,将在规定的时间内获得城市土地的使用权。拍卖是对城市土地租赁权的公开出售,尤其是潜在的购买者相互竞价,直到达到最高的土地租赁价格。谈判也被政府用来分配城市土地。谈判通常被认为是地方政府和使用者之间的对话,旨在就公共土地的使用权达成有益的结果。

本文为了描述地方经济的特征,构建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该模型基于规模收益不变,扩展到更广泛的资本概念,包括物质资本、公共资本和土地。巴罗模型具体指生产性政府投资模型。在这一模式中,生产性政府投资被视为资本,直接纳入生产函数。建议生产性政府投资加快产出增长速度。因此,该模型更适合解释中国土地出让金收入、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以估计公共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变量是县域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增长率。自变量是县级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率,用城市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衡量。控制变量包括劳动力、资本、税收负担、通货膨胀率和贸易开放度。进行了另一项实证检验,以估计土地租赁收入对公共生产性支出的影响。因变量是县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率。自变量是县土地出让金收入。控制变量包括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支出和工业。

本文研究了公共土地租赁在中国地方经济增长中的特殊作用。土地租赁收入对县域经济的总体影响一般来说,土地租赁收入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土地租赁收入直接和间接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增加直接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土地租赁收入已被成功地用作市政融资工具,以维持公共基础设施投资,间接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公共土地租赁不仅是分配土地使用权的工具,也是刺激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工具。

 

原文请见:Gao H. Public land leasing, public productive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ese cities. Land Use Policy, 2019, 88: 104076.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