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设计院是怎样看待BIM的?

发布于 2021-10-17 07:58

1

水利行业的探索和困难
发言人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丽项目项目经理冯艳、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数字公司副总经理叶锐

水利项目涉及的专业比较多,一个项目下来少说也要有二十多个专业。以往也会做模拟,但是一些比较小或者比较边缘化的专业就会被放在一边,也就是造成主专业和小专业之间的脱节。

这次他们的西丽水库至南山水厂原水管工程,是深圳市首个采用包括BIM咨询在内的全过程咨询模式输水工程,走的是BIM全专业正向协同设计的路线,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让参与各方积累了经验,也在一定程度推进了 BIM 设计工作的标准化。

西丽水库至南山水厂原水管工程

深圳政府现在在做一个智慧水务的大平台,要求所有新建水利工程都要有数字化的交付,为后期的智慧运维提供一个数据基础。所以这种项目要交付的就不仅仅是一个参数化的模型,他们还做了一个 BIM+GIS 的成果,把信息整合到一个模型里,这样业主就能对信息进行溯源。

西丽项目交付GIS平台

冯艳认为,水利行业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行业,而未来新基建、物联网、数字化能给这个行业注入一些新的活力。

叶锐提了几个行业里比较现实的问题。

首先是水利行业目前缺乏系统的行业标准,他们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应用要求来定制自己的编码交付标准,这需要整个行业来共同推进。

第二是业主对精细化设计的要求和设计的效率问题相矛盾,业主需要一份完整的数字建筑 DNA,它可以为业主后续的工作提供价值,这里面全专业、全过程的正向设计就是一个最低标准的合同约束,但真的在全专业推行正向设计,在当前的BIM设计平台条件下,需要付出比较大的效率代价,需要贴合行业正向设计要求的标准化、智能化设计系统开发,才能解决这个矛盾。

第三就是关于收费标准,BIM 能够为后续的智慧运维提供价值,但现在行业里为 BIM 付费基本上就是翻模的费用,如果真的去做全过程精细化的设计这个费用是不够的。

叶锐觉得,现在我们谈数字孪生也好,智慧化也好,大家谁都不能说已经完全成熟了,都是在一边走一边摸索,现在一线的几个大城市都在搞大平台,基础的要求就是工程项目的数字交付,那么所有专业的庞大数据该怎样结合,交付的时候该怎样做轻量化处理,都是需要大家一起探索的事情,可能只有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针对这些BIM设计模型和数字孪生技术的数据互通问题,中南院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深入研究,打造面向施工和运维阶段的数字平台和 CIM 平台,目前标准化、数字化的管控平台已经初步完成。

2

水利工程精细化管理
发言人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院BIM应用设计中心副主任朱定国、主任助理陈丽芳

最近他们对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做了设计回访,这个过程中发现很多水利项目在管理和施工上是比较随意的。比如一些管线不按照设计要求来施工,导致雨水倒灌、油管漏油等情况出现。

机电管线设计在这个行业不仅仅是美观问题,有时候安装不对是会造成功能障碍,甚至会带来风险的。

张泾河南延伸整治工程BIM应用

他们实际应用的感受是,BIM 在很多领域的效率提升方面做得还不够明显,但他们在三维配筋方面确实感受到了效率的提升。

水利工程中泵闸底板、闸墩、流道等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通过传统的二维配筋的话会非常费时,对设计人员要求也比较高,但是通过三维配筋,通过把一些规则和算法做到软件里,就可以比较好地提高设计效率。

原来一个底板的钢筋图一个人得花一周的时间,现在有了好的工具,大概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底板从配筋到出图的整个流程。

不过他们也发现水利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粗犷的管理跟不上技术的发展,技术摆在那,但不是拿来就能用,企业的管理方式、人员的交互方式都需要跟着发生变化,甚至说管理的变化需求应该是发生在技术之前的。

源:BIM清流BIMBOX,作者BIMBOX

编辑:水利设计师茶楼(ID:SLSDSJ)

免责声明

·END·

水利设计师茶楼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