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慕云 黄家蘅:唱戏怎样归收音

发布于 2021-10-17 08:28

唱戏吐字,也非常注重归韵、收音。就是根据每个字的韵母,收它一定的尾音。一个字收了尾音,整个的音节才算是完成了。

从前的韵书根据它们的韵目所规定下来的收音方法有如下的几种:

“穿鼻”

“抵颚”

“闭口”

“直喉”

“展辅”

“敛唇”

这些收音方法虽系为“古韵”而设的,但在“十三辙”中也仍然适用。现在就以十三辙作归韵收音的对象,列出“归韵收音示例表”,以供参考。

 

究竟在唱的时候,如何具体掌握“归韵收音”的方法呢?下面就来说明这个问题:

当你所唱的那句戏词中某个字到了要收腔时,就要跟着“收音”。收了音,オ算是把那个字音唱完了。如果唱的是个长腔,也必须等长腔唱完才能收音,切不可在行腔中途因换气的关系作出有意或无意的断续性的收音。必须知道,腔是字音的延续,腔未唱完,就是字音未完。此时若是断续地收音,就等于把一个完整的字音,切成一段一段,因为一个字音不论拖长或缩短,只有一次收音的机会。还要注意,收音的那点音尾,如果发音太轻太短,那就显不出来,等于没有收音。如果发音太重太长,又象是在戏词的末尾多唱出了一个字似的。总之,须循乎自然,适可而止。

记得有一位演员扮《捉放曹》的曹操,唱到“欺天子压诸侯……”的“侯”字时,他知道“侯”字是“由求”撤,应该收“u”音。可是他竟不等“侯”字归的就马上赶着收音,而且又把“u”音收得太重。我们当时就觉得他唱的是“压诸候无”。这位演员又有一次演《上天台》,他扮姚期。当他念到“臣,姚期见驾,吾皇万岁”这一句时,他也知道“岁”字是灰堆”辙,应该收“i”音。也是因为没等“岁”字归韵马上就把“i”音吐出,于是竟念成“吾皇万岁移”,这是值得注意的。再说吐字收音,也要看唱腔的旋律高低和节奏的快慢而灵活地使用,才能收到一定的效果。比如唱节奏较慢的“慢板”、“倒板”、“原板”、“摇板”、“散板”、“二六”、“反二黄”、“反西皮”等就可适用收音。如唱“快板”、“快三眼”流水”等就来不及讲究收音,那就只要注意把字吐清就行了。

《京剧字韵》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59年1月出版

京剧道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