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到底能有多硬核!

发布于 2021-10-17 10:09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

约582秒后,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叶光富、翟志刚、王亚平(从左到右)

(图源来自:央视)

破日伴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和月亮同框啦!只有中国人才能看懂这张图的浪漫吧!

(图源来自:央视)

这是出征和今年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返回地面就间隔了一个月。

一年完成两次载人发射,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不过大家要慢慢习惯了,因为长二F遥火箭不仅在今明两年计划执行4次发射任务,未来几年,还将继续以每年两发的高频率执行发射任务。

据猫哥了解到,在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的同时,神舟十四号也已经完成发射前的全部工作,进入应急发射待命状态。这速度真的比猫哥极限赶due的时候都快!

这也是我国航天的“发射一发、备份一发”的滚动备份运行机制。在神舟十三号飞行期间,长二F遥十四火箭就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里“值班”。

需要时,只需准备8.5天,便可应急发射,救援空间站上的航天员。别小看这8.5天,正常火箭从进场到正式发射,可能需要8个多月。

这次任务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收官之战。

在对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各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就将转入空间站建造阶段。


(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历次飞行任务图 | 微博@Vony7)

而这次神州十三号的主要任务包括:

  • 开展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手控遥操作等空间站组装建造关键试验:
  • 进行2-3次出舱活动,安装大小机械臂、双臂组合转接件及悬挂装置,为后续空间站建设任务做准备;
  • 要进一步验证航天员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 进行航天医学、微重力物理领域的科学技术试验与应用,开展多样化科普教育活动;
  • 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空间站任务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统间的匹配性;

例如机械臂辅助舱段转位技术,明年发射的两个重约22吨的实验舱的组装建造就必须用到这种技术,因此神舟十三号所开展的技术验证至关重要。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操作机械臂辅助天舟二号转位 | 央视)

神舟十三号将和神舟十二号一样,对接我国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三名航天员将成为“天和”核心舱的第二批“入住人员”!

这批航天员计划在空间站驻留六个月,这将是中国实行载人航天任务以来的最长时间!所以三名航天员被称网友亲切地称为:超长待机三人组。

这次三人组的出差延续了“两老带一新”,其中指令长翟志刚和王亚平第二次出征的“老将”。

翟志刚曾于2008年9月25日随神舟七号飞入太空,任务代号01,是“中国太空漫步第一人”。

王亚平曾于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并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一晃8年过去,这次她将成为中国空间站首位女航天员,成为中国首次出舱的女航天员。

而80后航天员叶光富将迎来训练11年的“太空首秀”。

大家都知道,太空长期的失重和空间辐射环境对航天员的身体将不可避免产生各种影响,典型如心肺功能下降、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因此,航天员如何能够在空间站里长期、健康生活是我们必须不断优化的答案。

这次神舟十三号乘组将在实践中为中国航天员常态化半年在轨驻留摸索经验,验证航天员在空间站在轨驻留6个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术。

王亚平在某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出差半年”,还配上了俏皮表情。

可以说是地球最牛出差了。

这次出差完,就已经是明年的春天了,不知道在太空里过春节会是怎样的情景!猫哥预测一把,春晚必有一个太空连线的节目!

王亚平(图源来自:网络)

这次发射,猫哥是全程围观,看完真的感触很多。

在57年前的今天,1946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炸出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那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信号。

2003年10月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航天员杨利伟安全着落,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中国航天再谈苍穹。

三个10月16日,三次跃迁。从站起来,到飞起来,再到冲出去;从一人一天,到三人半年;从惊险往返,到出舱行走。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我们这一代人真的是非常幸运地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即时身在海外,依然为作为一个中国人骄傲,为中国航天而骄傲!

在此,猫哥也预祝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满载而归!

春暖花开,我们相逢四月!

综合来源|央视、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

封面图|新华网



这里是猫哥
一只留学党的喵星人
以前在温哥华读书
现在在留学圈打工混点猫粮
勉强维持下生活这样

还有更多圈中故事和你分享
美国专家预测新冠疫情常态化,以后疫苗可能每年都要打!
警惕!爱吃海鲜的朋友们近期一定要小心感染这种致病菌!
我们是10043受害者 我们不做沉默的羔羊
上一位不远万里从加拿大来为中国人扎针的,还是白求恩!
入境必读|ArriveCAN 最新保姆级填写指南来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