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版】《功勋》伟大人物素材,写进作文高分有把握

发布于 2021-10-17 10:40

人物素材卡1

人物名:

李延年

人物身份:

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

1、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20余次。在湘西剿匪中曾与土匪“掰过手腕”,指挥连队以微小的代价取得剿匪20余人的胜利。

2、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一度弹尽粮绝,通信中断,他指挥仅存的40多个有生力量,靠着收集敌人遗弃的武器,最终毙伤美军600余人,夺回失守的346.6高地,荣立特等功,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

经典语录:

1、当初当兵我就做好了准备,命就交给了国家。

2、我这一辈子就想当个好兵,能打胜仗的好兵,为党和人民保卫祖国一辈子。

人物关键词:

革命本色、爱国情怀、传承红色精神、践行初心和使命等

相关人物评价:

李延年始终保持老英雄、老党员、老军人的革命本色,居功不自傲,自身要求严。——(中国军网评)

人物素材卡2

人物名:

申纪兰

人物身份:

连续13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

1、带领西沟村妇女开展劳动竞赛,争取权益。倡导并推动“男女同工同酬”写入宪法,为争取男女平等做出巨大贡献。[8]

2、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始终坚持为人民办实事的信念,通过建议和议案将老区脱贫振兴带入了快车道。

经典语录:

1、我是农民代表,我要为农民代言。

2、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

人物关键词:

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无私奉献、不忘初心、执着为民等

相关人物评价:

“现在讲艰苦奋斗,不是像我们过去那样干活扛石头。而是要有一种精神,人活着什么时候都不能缺了精神。”半个世纪过去了,申纪兰和西沟人不仅创造了与自然斗争的生产奇迹,还把“西沟精神”留给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人物素材卡3

人物名:

于敏

人物身份:

著名核物理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

1、毅然服从国家需要,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为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工作隐姓埋名28载。在多年研究中解决了许多氢弹原理突破的问题,对中国核武器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重要贡献。

2、在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一把计算尺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经典语录:

1、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并足以自慰了。

2、发达国家能做出来的,我们也能够做出来,并且更快。

人物关键词:

忠于祖国、无私奉献、钻研科学、执着追求等

相关人物评价: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于敏。——(感动中国颁奖词)

人物素材卡4

人物名:

孙家栋

人物身份:

中国“卫星”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人物生平/事迹:

1、翻开孙家栋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2、20世纪70年代,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发射失败,孙家栋带领着科研人员在冰天冻地里捡了三天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由此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经典语录:

1、嫦娥工程呈现给世人的最大亮点是4个字——自主创新。

2、中国卫星能打多高,国外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

人物关键词:

航天报国、自主创新、无惧困难、钻研科学、执着追求等

相关人物评价: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感动中国颁奖词)

视频结束了,你们摘抄完了吗~评论区扣1交作业哦

叮 记得一键三连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