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惠州北站有高铁飞驰而过!
发布于 2021-10-17 10:36
日前,
一趟试运行的高铁列车
驶出惠州北站,
在赣深高铁惠州段飞驰。
试运行的高铁列车驶出惠州北站。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建桥 摄
今年底,赣深高铁将建成通车。
惠州北站作为全线最大的新建站点,
也是惠州境内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
惠州北站犹如一只展翅的大鹏,振翅欲飞。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建桥 摄
惠州北站站房装修力争本月完工
机器轰鸣、电焊施工、作业队伍人来人往……日前,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走访赣深高铁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二期)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看到2300余名建设者奋战在施工一线,为实现赣深高铁年底通车运营的目标奋力冲刺。
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后,赣州至深圳将由现在的7小时缩短至2小时,惠州到深圳将缩短至半小时,惠州将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大交通体系和广深“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惠州北站各项配套设施正加紧建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建桥 摄
作为全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的重要一段,赣深高铁北起江西赣州,途经河源、惠州、东莞,南至深圳,正线全长436公里,在惠州境内设有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站3个车站。
其中,惠州北站位于惠城区小金口街道白石村,站房面积约5万平方米,是赣深高铁全线8座新建车站中面积最大的一个,站场规模为7台16线,其中赣深场5台12线,莞惠城际场2台4线。
惠州北站站房主体共有三层,局部为四层,建筑总高度33.96米。远远看去,惠州北站站房两侧为船型造型,屋面为双曲金属屋面,大量檐口铝板采用异形板,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和碰撞,传达惠州“山水之城、惠民之州”的城市形象。
走进站房内部,记者看到站房下方负一层是城市通廊和出站厅,负二层预留地铁通廊,地上一层是进出站大厅和售票大厅,地上二层则分为候车大厅和商业区。中铁城建集团惠州北站负责人介绍,惠州北站站房正在进行室外幕墙工程、屋面檐口铝板安装和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计划本月底前完成所有站房剩余装修工程及南北站房斗拱曲面玻璃幕墙装修,达到初步验收条件。
施工人员在进行外立面的装修。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建桥 摄
记者实地走访发现,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二期)工程项目地面工程正进行场地平整、绿化亮化、附属工程建设;地下停车库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其中,南广场落客匝道已基本完成,出租车、客运车辆临时场站建设也已进入收尾阶段,停车场正在摊铺沥青。
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二期)工程包括地下停车库、南广场景观工程、出租车临时场站、长途及旅游大巴临时场站、站东路、站西路、白石路、南广场落客匝道等。其中站东路、站西路、白石路也已基本完工,部分路段仅需完善路灯及绿化项目。
“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二期)工程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4%,目前正处于收尾阶段。”惠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二期)工程项目管理处负责人陈潭生介绍,该项目仅剩一些机电设备安装及装修工程,全部完工预计到今年10月底,随后进入验收阶段,力争年底与赣深高铁同步投入使用。项目投入使用后,可实现城际铁路、公交、大巴、出租车及私家车与赣深高铁无缝衔接。
北站打造惠州境内最大综合交通枢纽
惠州北站不仅是赣深高铁全线最大的新建站点,也是惠州境内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将实现多轨道、多交通类型在此接驳。今年5月开工的莞惠城际小金口至惠州北段项目起于既有莞惠城际小金口站,沿途经过惠城区小金口街道,终至惠州北站,预计2025年通车。
未来,这一项目将进一步完善赣深高铁惠州北站集散系统,可实现地区对内对外交通无缝衔接,打造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方便居民出行,支撑惠州北站打造成为惠州市核心交通枢纽,助力形成“轨道上的大湾区”。
试运行的高铁列车飞驰在惠州段。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王建桥摄
借助便利的交通条件,我市计划围绕惠州北站打造北站新城。早在2018年11月,在惠州市住建局公布《惠州市区城市设计导则》(草案)中,就把北站新城(惠州北站)纳入城市核心地区。
2019年6月,在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公示的《惠州高铁北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中,惠州北站功能定位为惠州市综合交通枢纽与连通粤港澳大湾区门户、百里高铁创新产业带的总部集聚区、海绵城市建设先导区,是惠州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未来将以构建高铁枢纽、创智节点、生态新城为战略目标,打造惠州高铁北站新城。
试运行的高铁列车驶过剑潭东江特大桥。全媒体记者王建桥摄
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后,将是江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届时,赣州至深圳乘坐火车时间将由现在的7小时缩短至2小时,惠州到深圳乘坐火车时间将缩短至半小时,我市将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大交通体系和广深“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来源:惠州报业全媒体、
惠州新闻、惠城发布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