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万贯家财”不如持续冒出钱的“杯子”?
发布于 2021-10-17 12:18
从前有两座山,一座山上住着 " 一休 " 和尚,另一座山上住着 " 二休 " 和尚。某一天,二休去挑水时,发现一休竟然没出现;第二天,二休再去挑水,一休还是没出现;二休决定去探望一休。
现在,我已经挖好了一口井,井水源源不绝地涌出,从今以后我再也不用下山挑水了。我还可以省下很多的时间做我喜欢的事。”因此,一休从此不用再挑水,二休却依然不能休息。这就是“一不做二不休”的由来。
一个关于财富的课程中,台上的演讲者问台下的听众:" 知不知道什么是有钱的定义 ?" 听众当场愣住了,有钱的定义不就是钱很多很多吗?演讲者摇摇头:“如果你认为拥有金钱就叫有钱人,那就表示你不懂什么是财富的定义。"
演讲者表示:“有钱的定义是:当自己不工作,或失去手头的工作时,还可以让自己及家人衣食无忧地生活下去。”听众当场傻眼,不工作还能继续生存?这是所有学校都没有教过的。
演讲者暗示说:“当有钱人不工作时,他们仍有之前投资的基金、股票以及房子的租金,最重要的是企业系统日夜不停地运作,等等…所以有钱人每天打高尔夫球,每个月都还有上千万的收入。" 拥有金山跟银矿,其实不值得羡慕。
与其选择万贯家财,倒不如选择一个会持续冒出钱的杯子。“持续冒出钱的杯子”,这就是持续收入的概念。
赚钱的渠道、方式非常多,但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是想一辈子的赚钱,还是赚一辈子的钱?” “赚多少钱不重要,能赚多久才是最重要的。”
很多人穷尽一生之力,几乎沦为工作的机器,一辈子努力的赚钱,却一辈子无法致富。想想你目前的工作能帮自己带来几次报酬?事实上很多种选择是可以让你多次获利的。
例如:词曲的作者得到报酬、房东收租金、发明者注册专利、高速公路收费站、超市收渠道宣传费、商家进行直销、保险经纪人建构组织及扩大系统等许多情况,都有可能持续带来报酬。
收入结构才是决定这个家庭,是富有还是贫穷的关键因素。大部分的家庭通过工作获得的收入,是占绝大部分的比例,约95%的收入都是来自上班,所获得的薪水这个部分。
在不工作时获得的收入,如利息收入、房租收入、退休金、版税等,一般家庭在这个方面的收入,比例就低一些,大约只有5%,甚至没有这样的收入。
因此,要改变收入结构,我们就必须增加 " 不工作时的收入 "。若能将原本只占约5%的,不工作时的收入提升到95%以上,我们就可以拥有真正的财富,并且打造一个永不缺钱的计划!真正的实现被动收入…
全家至少有一人要创造持续收入!
聪明的家庭知道未雨绸缪;彻底改变收入结构,追求持续收入是唯一的选择。因此,要远离贫穷,全家至少要有一个人创造持续收入。
人在顺境中,一定要想想危机在哪里!什么时候创造出持续收入,你就能在什么时候脱离贫穷。趁自己还有体力与业余时间,赶快为自己或家人至少累积一份持续收入吧 !
投资收益、版权收益或系统产生的利润,都属于持续收入的一种。再提醒一次,无论兼几份工作,靠工时收入绝对无法帮你摆脱贫穷。
凡是不可持续的收入,再高都不值得羡慕,超时工作,以健康为代价、甚至以家庭幸福的代价去追求更不值得。
另外,光靠储蓄的利息也不足以让你养老。有一个朋友在30年前从公务员岗位上退休,拿了 300万的退休金,在30年前,300万是相当大的一个数目,因此,那个朋友觉得从此不愁吃穿了。
没想到通货膨胀率上涨的速度这么快,到了现在他都80岁了,身体还很健康,但是几乎坐吃山空,不知道还可以靠退休金再维持多久,眼看钱都快花光了,他现在只好过着相当节俭的生活。
所以我们得想清楚,一个人需要存多少钱才能退休,才能够抵挡通货膨胀。聪明的人,知道利用闲暇时间,帮自己找到一份持续收入。
为了避免 M 型社会的崩塌现象,我们有义务告诉周边的朋友,要想尽办法拥有持续收入。这是一份使命感,也是对社会的一份责任。
有的人以为进点货,开个店,卖卖产品,赚点差价,提供些服务,就叫创业!错了,那充其量只是一个普通的买卖罢了。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