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 鲍家声《建筑设计教程》复习逻辑框架,助你复习效率提升50%
发布于 2021-04-01 10:42
设计手绘 | 考研快题 | 设计软件 | 考研理论 | 出国留学
建筑 | 规划 | 园林 | 室内 | 工业 | 视传
01
本期,四方小编带大家进入《建筑设计教程》的学习,众所周知,在学习每本书之前,掌握这本书的逻辑框架是学习的重中之重,而这本书基本就是一个框架图,将所有的文本都放在了框架之内,所以本书的逻辑框架图是非常重要的哦,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建筑设计教程》的逻辑框架!
02
建筑设计教程复习总纲
▲鲍家声 《建筑设计教程》
本次为大家解读的是鲍家声的《建筑设计教程》,也是大多数学校考察的一本书,本书一共分为15章:
分别为:
第一章 导论——建筑·设计·学习
第二章 建筑生成及其发展
第三章 建筑与人
第四章 建筑与社会
第五章 建筑与自然
第六章 策划与设计
第七章 场地与总体设计
第八章 建筑构思
第九章 建筑功能
第十章 建筑空间构成及设计
第十一章 垂直的空间组织——高层建筑的设计
第十二章 结合地形的建筑规划与设计
第十三章 厅堂设计
第十四章 建筑形式的生成与创作
第十五章 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教程一共分为15个章节,两个部分,第1-6章为建筑导论,第7-15章为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设计教程》以建筑创作中将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为中心导线,分别阐述了学习建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简要的论述了建筑的生成发展及其与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以期确立以人为本,服务社会和尊重自然的正确的建筑创作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微观的角度阐述了策划与设计,场地与总体设计,建筑创作与构思,建筑设计与功能,建筑的空间构成及设计,垂直的空间组织,结合地形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厅堂设计,建学形式的生成与创作及建学技术与建筑设计等。
《建筑设计教程》可作为建筑院校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建筑设计人员作设计参考书。
建筑设计教程
▲建筑设计教程总章节目录
《建筑设计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主干课,本书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即建筑设计导论和建筑设计原理两部分。前者是宏观的论述,后者是微观的阐述,二者是互相联系的,建筑师进行建筑设计时都是必须知晓和被考虑到的。
下面小编就带你进入到每个章节的核心要点!前方干货预警!
03
建筑设计教程各章节要点归纳
第1章 导论——建筑·设计·学习
▲第1章 导论——建筑·设计·学习
现代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曾说:所谓设计,广义地来说,我们周围一切人为的而可以肉眼看到的事事物物,即使最简单的日常用品以至于整个城市的复杂图案,都无不包括在它的范围之中,设计一个大型建筑物的过程和设计一张简单的椅子的过程,在原则上并无任何不同,其所不同的,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
建筑设计不是简单地绘图,建筑师不应只是个绘图员,它具有以下几种属性:
1)建筑设计是创作
2)建筑设计是一个综合的过程
3) 建筑设计是工程实践的过程
如何学习建筑:
1)一个意识——一个强烈的建筑意识、特别是建筑空间意识
2)两种思维的训练
3)三个“法”——即注重想法——方法——技法的培养和训练
4)四维学习一一学习建筑不仅要学习自然科学,也要注意学习社会科学,同时也要注重“宏观思维”和“微观体察”的学习
5)五字经学习——即正、实、活、透、硬,全面的培训
第2章 建筑生成及其发展
▲第2章 建筑生成及其发展
本章节分析了建筑生成及其发展,阐明了建筑生成基础:人——自然——社会。这三种建筑生成的基本要素影响和决定着建筑的方向;影响和决定着建筑价值的判断;同时它也影响和决定着建筑物质技术手段的保障。
从影响建筑构成来看,建筑的形成和发展是受三种因素所制约,即社会构成因素、技术构成因素和自然构成因素。
建筑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集聚,建筑与城市一体化的发展已成为一个 新的趋势。建筑的发展趋势将是功能更加综合,规模更加庞大,空间更加立体化 (地上、地下、空中一起发展),建筑与城市更多的一体化,促使建筑功能与城市功能,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
第3章 建筑与人
▲第3章 建筑与人
建筑与人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建筑为人而建、为人所用。人与建筑都是人类住区(人居环境)的基本构成要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建筑及建筑活动,建筑离开人也就失去了存在与发展的动力。因此,建筑与人的关系在建筑实践活动中是极为基本的、极为重要的。从事建筑规划和设计,也必须重视二者之关系,重视人在建筑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进行建筑创作与实践。本章论述了从建筑为人所需、为人所造、为人所用和为人所鉴几方面。
第4章 建筑与社会
▲第4章 建筑与社会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包含有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人口、行为、心理等要素。建筑作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产物,塑造着社会生活的物质环境,同时也反映着社会生活、社会意识形态和时代精神的全部内在,具有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性内涵。
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宗教、伦理等内容。建筑服务于一定的社会主体,与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思想相联系,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社会政治制度、宗教精神和伦理道德的制约,在内容及形式上反映出社会意识形态的种种历史和现实。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必然对当代建筑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影响的两个方面。
第5章 建筑与自然
▲第5章 建筑与自然
建筑作为一种人造环境,建筑实践作为与人类俱生的社会活动,其发展同样经过一个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攫取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程。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是建筑设计与实践的核心问题之一,它左右了建筑的发展方向。客观地分析和认识二者关系,确定二者有机、协调、共生的建筑环境观,有益于建筑走向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人与自然关系演变简图
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屈服自然——利用和有限地改造自然——意欲主宰自然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人类只能依附于自然而 生存,自然界是人类的主宰,而在第三阶段,由于人类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类不断加强其开发、改造及向自然界索取的力度。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生产力与科技水平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已由受自然主宰变成了人类主宰自然,走向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和谐之路。
在建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因素是其构成的必要的基础条件,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影响着建筑布局、形式、人文特征的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气候造就建筑
2)资源是建筑的物质基础
3)地形、地貌、地质、水源等自然条件是建筑形成的外因
4)建筑向自然学习
自然形态具有普通的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对当代的建筑来讲都有较重要的意义:
1)适应性
2)多样性
3)高效性
上述各点,对当代的建筑来讲都是需要具有的新的特征,建筑与生物形态具有相似性,我们可以向生物学习,从中寻求创作的灵感,仿生建筑就是一种尝试。
第6章 策划与设计
▲第6章 策划与设计
建筑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9个阶段,即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建造、安装装潢调试、试运行、评估、验收和交付使用。
建筑策划不仅对建筑的方案设计有指导作用,它还渗透到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任何参与设计策划的人认为重要的因素,即使是房间的面积和大小,家具的布局也应该包括在策划结果中。
第7章 场地与总体设计
▲第7章 场地与总体设计
建筑的主体是空间。建筑设计从本质上讲是为人类的生活创造所需的各种空间环境。
任何建筑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建筑物、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密切联系着,并且受到它们及其他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等的限制。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任何建筑物的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的设计都必须考虑外界诸因素的影响。任何建筑场地设计都包括如何处理基地和如何组织场地中的各项功能内容要素。这就是场地设计的核心内容。它要从城市规划的全局出发,根据建筑内在的要求,处理好该建筑物内部空间的理想布局与基地现实条件的矛盾,把它们组合成既符合功能要求又适应基地自然条件的和建成环境的,又经济、美观的空间,为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提供适用、和谐的室内外 空间环境。
场地设计条件与要求:
1)城市规划的要求
·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
·对用地强度的控制
·建筑高度的控制
2)相关建筑规范的要求
3)设计任务的内在要求
·分析业主的一般要求与特殊要求。
·分析内在要求与外在条件(基地条件)的矛盾。
4)基地条件分析
·基地的区位及区位分析
·基地的自然条件
道路交通系统包括三个组成要素,即:出入口、道路(动态交通)和停车场(静态交通),三者应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室外场地与建筑物互为依存,它是总体布局中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尽管不同类型的建筑要求有不同的室外场地, 并按照不同的目的进行分区和组合,而室外场地的总体布局仍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根据各种场地使用目标的不同,可以将建筑室外场地划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1)集散场地
2)活动场地
3)服务性场地(服务院子等)
第8章 建筑构思
▲第8章 建筑构思
明确做设计要进行主题构思,形成自己的设计观念(或理念),观念的产生需要有一定条件和得体的方法,以下几点可作参考:
1)调查认知、深刻思考
2)积累知识、利用知识
3)发散思维、丰富联想
4)深厚的功力、勤奋的工作
不同环境中建筑设计的要考虑:
1)城市环境中的构思
2)自然环境构思
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环境构思的最核心的问题,可以从“环境的保护”、“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创造”三个方面来进行环境构思和立意。
在进行功能构思时,建筑师与业主或使用者进行讨论,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加强对业主意图的了解,深化对功能使用的理解,可以获得有助于解决问题的信息。技术因素在设计构思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建筑结构因素。因为技术知识对设计理念的形成至关重要,它可以作为技术支撑系统,帮助建筑师实现好的设计理念,甚至能激发建筑师的灵感,成为方案构思的出发点。一旦结构的形式成为建筑造型的重点时,结构的概念就超出了它本身,建筑师就有了塑造结构 的机会。形态仿生是设计对生物形态的模拟应用,是受大自然启示的结果。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形态都是由其内在的基因决定的,同样,各类建筑的形式也是由其构成的因子生成、演变、发育的结果。
仿生结构经典的实例有:
1)美国肯尼迪机场的展翅形売体结构
2)美国旧金山的圣玛丽主教堂
第9章 建筑功能
▲第9章 建筑功能
在进行建筑规划与设计时,经常遇到的有关功能要求上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空间使用性质及特点;
(2)建筑物内部使用程序与运行方式;
(3)合理的功能分区;
(4)合理的交通流线组织;
(5)良好的自然卫生条件。
合理地进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原则:
·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
·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公共领域和私有领域的关系
·处理好“闹”(或“动”)与“静”的分区关系
·处理好“清”与“污”的分区关系
2)功能分区方式
·分散分区
·集中水平分区
·垂直分区
合理地组织交通流线:
1)交通流线的类型
·人流交通线
·内部工作流线
·辅助供应交通流线:
2)交通流线组织的要求
交通流线的组织应具体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1)不同性质的流线应明确分开,避免相互干扰。
2)流线的组织应符合使用程序,力求流线简捷明确、通畅,不迂回,最大限度地缩短流线。
3)流线组织,要有灵活性,以创造一定的灵活使用的条件。
4)流线组织与出入口设置必须与城市道路及城市公交站密切结合,二者不可分割。
第10章 建筑空间构成及设计
▲第10章 建筑空间构成及设计
建筑空间的构成:
1) 物质要素
2)空间要素
尽管各类建筑使用功能不一,但各种类型建筑物在空间组成及空冋功能使用方面仍然存在着普遍性和共同性。就其空间功能构成来讲,各种建筑物内都是由下列三类空间组成:基本使用空间、辅助使用空间和交通使用空间。
基本工作间的设计要求:
1)合适的大小和形状的空间
2)良好的朝向
3) 合适的自然釆光条件
4)良好的自然通风
5)有效地利用室内面积和空间
基本工作房间开间、进深与层高的决定:
1)开间和进深的确定
2)层高的决定
· 有利于采光、通风和保温
·考虑房间高与宽的合适比例,给人以舒适的空间感
·考虑房间的不同用途,保证室内正常的活动
·考虑楼层或屋顶结构层的高度及构造方式
·考虑空调系统及消防的设施
常见的几种基本使用房间的设计:
1)医院的病房
2)宾馆或招待所的客房
3)中、小学的教室
4)阅览室
5)陈列室
6)其他房间
房间的自然釆光方式:
1)自然釆光种类与方式
·侧墙采光
·顶部采光
2)不同用途房间良好釆光的处理
·展览建筑的采光处理
·学校建筑一教室釆光的处理
·体育建筑的采光处理
·商店营业厅及橱窗的采光
建筑空间组织方式可以归纳为线性构成、集聚型构成、单元型构成、放射型构成、葡萄串型构成及网络型构成等6种主要方式。
联系和分隔的空间组织方法很多,通常最简単地是设墙或开门洞。保证相邻 空间在功能上的联系和分隔,在相邻两空间不需要截然分开的情况下,常常在二者之间的顶棚或地面上加以处理,用一些柱、台阶、栏杆等把它们分开,以显示出不同的空间“领域”。有时在同一室内,需要分成若干部分,它可以利用家具、屏风、帷幕、漏空隔断等,使得各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分隔、而又显示不同的空间“领域”。此外,在两个室内空间之间,也常以另一空间作为过渡而取得既分隔又联系的效果。在垂直方向空间联系和分隔的手段主要是依靠楼梯和开敞的楼层(包括夹层)处理。
第11章 垂直的空间组织-高层建筑的设计
▲第11章 垂直的空间组织——高层建筑的设计
高层建筑总体布局一般应注意问题:
1)在城市中的布点
2)地段方位的选择
3)布点密度问题
4)体形的选择
高层建筑平面在体形设计中,除了受到城市规划、使用功能、经济技术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制约外,从结构、力学上考虑要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
1)刚度要求
2) 变形要求
3) 倾覆要求
高层建筑体形设计要领:
1)平面对称,外形简单
2)平面形体方整,长宽接近
3)建筑方位与体形有利于抗风
4)以交通枢纽、管理系统及服务用房为核心体组织平面
5)复合功能,综合空间的组织
第12章 结合地形的建筑规划与设计
▲第12章 结合地形的建筑规划与设计
结合地形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水平方向的结合
1)沿边式布局
2) 呼应协调的方法
3) 超然的方法
垂直方向的结合
1)建筑物平行等高线时的处理方法
2)建筑物垂直等高线的处理方法
3)建筑物斜交等高线的处理方法
第13章 厅堂设计
▲第13章 厅堂设计
厅、堂的疏散一般有两种情况:
(1) 正常疏散:在正常情况下,大量观众退场的过程。
(2) 紧急疏散:当发生火灾或其他意外事件时,观众紧急退出建筑物的过程。
疏散设计的要求:
1)符合各类建筑物控制的疏散时间
2)简捷、通畅的疏散路线
3)合适的疏散口大小及分布
4)安全
视觉的要求:
1)视线无遮挡
2)对象不变形失真
3)适宜的视距
4)舒适的姿态
影响视觉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设计:
1)视线上障碍物问题
2)视距
3)视角
4)方位
视线设计:
1)设计视点的选择
2)C值的确定。后排与前排观众的视线升高差“C”值,它与人眼到头顶的高度及视觉标准有关。
3)第一排观众视线的高度
4)第一排观众与设计视点的水平距离
5)排距和横向过道
6)观众厅席位的布置
7)不同平面形式观众厅视觉质量的分析
听觉的要求:
1)最佳的混响时间
2)室内声场的均匀分布
3)较高的清晰度
4)室内噪声的控制
第14章 建筑形式的生成与创作
▲第14章 建筑形式的生成与创作
建筑造型美的处理绝不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它有其本身内在的规律。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实践中对这些规律给予一定的总结,如一般构图原理所讲的对比、韵律、比例、尺度等。这些虽然反映了一定的构图现象,但是有的也是比较牵强的,有的也不能适应现代建筑了,因此不拟作深入地讨论。在本 节中只是根据人们在评价一些新建筑或设计方案时,就形式问题常常讨论的一些问题加以总结,作为我们在学习设计时一般应思考的问题。通常可有以下几方面:
(1) 建筑造型的整体性的问题
(2) 建筑造型的统一与变化的问题
(3) 良好的比例与合适的尺度问题
(4) 表现不同的内容与性格问题
(5) 表现材料结构的特点及规律问题
以上问题既反映了建筑构图形式的某些规律,也反映了功能、材料、结构与形式的关系,既是一般的原则要求,也包含着技法和手段。在设计中,如果反复推敲这些问题,就可以使建筑造型逐渐趋于完善。当然,建筑造型首先是与环境统一和谐问题,这在第3章已论述,这方面仅就単体建筑本身的形象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建筑造型的新趋向:
1)对精神功能的强调
2)多样化的审美标准,多样化的建筑风格,个性化的建筑形式
3)新材料、新技术手段支撑体系,建筑创作的自由度更大了,建筑形式从封闭走向开放
4)建筑形式创作的新要素
第15章 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
▲第15章 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
结构形式选择原则:
1)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
2)技术的经济与合理
3)考虑建筑造型的要求
建筑材料与结构是构成建筑物的基本物质要素,结构更是建筑物的骨骼。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使用功能提岀更高的要求,如对大跨度、高层建筑的要求日益迫切,促使人们去探索满足这一要求的更经济、更合理的结构形式。如近年出现了网架、悬索、薄壳、折板及各种空间结构,以及高层抗剪墙、髙层框架等新的结构形式,这些形式在不断实践中逐步得到发展,正日益完善起来。在探索新结构形式的同时,人们还不断革新原有的一些传统结构形式。 这些新结构形式给建筑设计人员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活动对建筑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创造更多新的平面空间组合方式以及简洁大方、新颖美观的建筑形式开辟了广阔天地。可以预料,随着人们对建筑功能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以及各种新建筑材料的应用,结构形式的发展前途将是十分广阔的。
04
写在最后
考研理论的学习是一件需要大家坚持的事情,同学们在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后,才能更加事半功倍。希望本文能对大家的《建筑设计教程》学习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也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四方也会一直陪伴着大家,四方手绘,与您同行。
四方2021暑假全国班
2021春季周末班
正在火热接受报名中
报名越早,优惠越多
座位越靠前
欲报从速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自己的姓名+学校/工作单位+意向问题,例如:“张三、重大15建筑,重大考研咨询”以便老师能更好的解决你的问题。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898023
四方手绘官网:www.sifangsh.com
绘四方网校官网:www.huisf.cn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