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3年,花费200万,小米新logo被疯狂吐槽!网友:雷总被骗了
发布于 2021-04-06 19:17
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结束了,不仅上万元的手机让人傻眼惊讶,最大的“惊喜”恐怕就是小米的新LOGO。不出所料,妥妥的热搜就给安排上了。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大家来找茬的时刻。
问:哪一个才是小米的新LOGO?
相信许多人都跟学长当初的反应一毛一样:
假如我告诉你这是一个耗时整整三年,花费200万的作品,你信吗?这不,评论区瞬间“炸”了。
操刀小米新logo的设计者是国际著名设计师,无印良品总监原研哉。(就是下面这位爷)
他的设计理念是“Alive”(生命感设计),为小米品牌视觉融入东方哲学的思考。根据他的介绍,“在环境之间不断运动,始终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和个性,这也就是生命本身的样子。”
在发布会上,原研哉用数学公式对这个新logo进行了一番解释,新logo是介于方和圆之间的。他坦言“在验证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数学公式,这个过程让我感受数学的魅力”。这个式子是|X|^n+|y|^n=1,n不同的取值会直接影响到轮廓的形状,最终原研哉采用了n=3这一形状。
雷军也在发布会上表示:这个新LOGO,很多人觉得只是换个外框,但是内在精神和气质,则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得不说雷总这波迷之操作的确挺高深的,知道大家见到上万元的手机后肯定要开骂吐槽,于是用新LOGO来转移注意力,贴上了#200万#、#耗时三年#这些标签,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果然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了LOGO上,对万元“漠不关心”,表面上这公关水平确实“高”,可是学长心里就纳闷了:
“您是打算卖手机还是招募设计师?”
在雷总成功将一场新品发布会变成“小米产品设计春季招聘会”后,有网友毛遂自荐,提前“剧透”了小米下一代的LOGO。
学长仔细一查,发现小米官网换新LOGO的方式并不是更改图片,而是在原有LOGO上加了一行代码:
“border-radius: 19px;”
就是加了一个圆角矩形的样式。
想要刷屏,就得出圈。在这次事件中,你能看到几个圈层在介入此事,并发生强烈的观点碰撞。
比如设计圈,你们不是说200万设计费白花了嘛,这简直就是侮辱“设计圈”,我们必须怼回去,你能看到一群设计大神在点评,基本都是捧,毕竟,不能砸自己的饭碗。
品牌圈的逻辑类似。
学长还看到上面两个圈层中甲方和乙方的身影。大家把过去熟悉的段子,又套在小米身上,演绎了一番,比如:
设计师花一分钟改圆角,花2年多说服老板;
原研哉做了300个版本,雷军:还是选第一个。
虽然有人替雷军“伸冤”,说Nike的LOGO是一个“√”,看似简单,背后的设计和构思也耗费了不少精力。我们只看到了一个完成品,对于它的创作过程完全体会不到。
em......如果你要真这么理解,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这一次的操作,明白人都能看出来,无非是小米公司的一次品牌营销罢了。用原来令人熟知的名气和影响力,给品牌带来宣传流量。
这波不亏!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延伸出一个话题:
就像人在经历人生的重大事件后,会想要变换造型,“重新做人”一样。许多企业的 Logo 更新换代也是随着重大的市场变化或者战略调整而出现。新的姿态和造型总是和新的行动联系到一起的。
它们换更换 Logo 的原因则不尽相同,有的是为了国际化战略,有些则是为了显得更加年轻时尚,有的则是公司业务拓展的需求等。不是有句话叫“人傻钱多”嘛,类似小米这种样式外观几乎没有改变的LOGO案例还真不少。
#多年来Google LOGO#
(一直是颜色和字体细微改变)
#支付宝LOGO#
(我变蓝了,也变强了)
#BBC LOGO#
(180万美元高价设计的BBC LOGO)
#万事达 LOGO#
(升级费用据说是800万)
#还有这些不一一介绍了#
是不是发现自己才刚刚见世面?
最后总结一下,回顾小米这次的发布会,两个东西是传播重点:一个是新手机,这是小米的基业;一个是造车,这是小米的市值。
这两件事,都比换LOGO重要得多,但后者却因为被网友吐槽刷屏了,这样的热搜和流量,虽然免费,显然不是小米公关最想要的。好比一个大厨,为重要客人做菜,结果,前菜吃完,客人饱了,主菜就凉凉了……
虽然#小米官宣造车雷军掌舵你会买吗#排在微博热搜第五名,从话题曝光量来看,不到7000万,比#小米新logo#差了1个亿。
撩一撩学姐 有惊喜等你
- The End -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