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当年寄种子的少先队员,66年了,您还记得吗?”

发布于 2021-04-06 20:17

这是一段弥足珍贵的党史

这是一场跨越66年的重逢

1955年,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打响前夕,杭州惠兴女中(现为惠兴中学)9位少先队员将一袋马尾松种子辗转寄到前线战士手中,寄托着让种子随着胜利的红旗播种到新解放土地上的美好心愿。

66年后的今年4月2日上午,在台州市椒江区举办的一堂海陆“云党课”上,杭州的老少先队员和在台州的参战老兵在“云端”相聚,向新一代少先队员和驻岛战士,讲述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

“一九〇”,隔着屏幕,再一次听到这个镌刻在心里的数字,远在杭州的葛裕昆思绪也一下被拉回到66年前:“陈英雄好,我就是当年向解放军叔叔寄马尾松种子的少先队员,您还记得我们吗?”这一声问候仿佛穿透时空。

1955年元旦前夕,还是杭州惠兴女中少先队员的葛裕昆将队员们从飞来峰上采集到的45颗马尾松种子,装在一个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请《浙江日报》战地记者交给解放军战士。“当时我们还不知道,种子最后到了参加解放一江山岛战役的战士手中,直到后来收到了部队的回信。”葛裕昆说。从信里,队员们得知在出征誓师大会上,部队首长将一颗颗马尾松种子,郑重地交给担任突击任务的英雄连队战士,嘱咐每一名战士要把它们种到新解放的海岛上去。

战士们像猛虎似地冲向“一九〇”高地,种子最后播撒在被鲜血浸透的泥土里。令人欣慰的是,当年战士们种下的马尾松种子已在一江山岛上长成一片森林。为了纪念解放军战士和少先队员的这段友谊,经解放军某师部同意,葛裕昆所在的小队被命名为“一九〇”小队(后发展为中队),66年来,数千名队员在英雄的队旗下成长。

先烈开道为后人,后人继业慰忠魂。在海岛上远程聆听这段党史,解放军驻大陈岛某部的战士们备受触动,更觉肩上责任之重。“沿海岛屿是国家领土安全的重要屏障。”海防战士们说,他们将传承好“垦荒精神”,用热血和汗水、青春和生命,完成守岛建岛任务。

“云党课”结束前,杭州惠兴中学和椒江区学院路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向老少先队员和老战士致礼献花,大手与小手相握的一刻,是历史的传承,也是使命的交接,新的“种子”已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播下。

来源 | 浙江日报、杭州市惠兴中学

实习编辑 | 王楠

责任编辑 | 徐梦娇

转载请注明“来源:教育之江”
投稿邮箱:zjsjytwx@163.com
教育之江
传递科学和谐教育理念,提供权威教育政策资讯,打造高效教育服务平台。
26篇原创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