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说|刘继鑫:让体育成为我们人生的“种子”
发布于 2021-04-08 05:23
刘继鑫
人物简介 /Profile/
刘继鑫,1995年6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获教育学士学位,1995年7月到贵州民族学院体育系工作,2005年12月被评聘为副教授,2016年11月评选为教学骨干,现任贵州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大学体育教育部主任。
2014年获得贵州省高校优秀足球教练员荣誉称号;
2015年带队参加全省大学生“5人制”足球比赛获得第2名;
2016年带队参加贵阳市大学生足球比赛获得第2名;
2016年、2017年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
2018年参与的“贵州省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行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获得校级“三等奖”;
2018年被体育与健康学院毕业生评选为“影响我最大的恩师”;
2020年荣获贵州民族大学“师德标兵”称号。
“注意身体的协调”“发球要有力度,手臂伸直”大学城校区运动场上,体育与健康学院刘继鑫老师正给同学们上排球课。初见刘继鑫老师,他身着配色简单的运动服、一头卷卷的长发,讲话时撩起长发的动作不经意间散发出体育人的自由、洒脱。
参与体测改革,让运动成为习惯
说起大学生体质健康和运动水平,“弱者”花四五分钟跑个1000米就会吐,“强者”走上了各类运动赛事的领奖台。这样的现象常常出现在大学校园里。“2012年以前,我校学生体测参与率不到80%,合格率不到60%。”。从事了多年学生体测工作的刘继鑫老师说到,如何让同学们“动起来”,成为了当时贵州民族大学推动体测改革的出发点。
2014年国家出台了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体育成绩首次与毕业证书挂钩,体质测试低于50分不能毕业。为建立健全我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机制,作为学校优化体质测试改革的积极参与者,刘继鑫与其他体育老师一道向学校提出采用国家标准,从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身体锻炼。这些“真刀真枪动真格”的体育举措让入校时的“体弱者”越来越少,也让在校期间诞生的体育健将越来越多。实施体测改革后,我校学生体测的参测率达到了98.1%,合格率也提高到了接近80%。
如果说体测改革是让民大学生“动起来”,那么“夜跑打卡”则是让民大学子爱上了长跑。
贵州民族大学作为全省第一家引入“运动世界校园app”并将校园长跑成绩纳入期末体育课成绩的高校,要求全校学生在大一、大二学年完成APP上“男生180公里、女生160公里”的长跑任务。“这项措施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很多同学不理解,给出五花八门不参加的理由,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刘继鑫说,现在同学们的“夜跑打卡”成为了民大田径场上一道亮丽风景线。
“我的一名学生在我的要求下坚持长跑,坚持了两年后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得到了很大提升,之后还代表我校参加运动会获得了亚军,他甚至都没有想过,自己对长跑的坚持,有朝一日能够为参加长跑夺得亚军助力”,刘继鑫喜悦地说到。实行校园长跑既可以让同学们在校期间锻造一个强健体魄,也可以另其养成保持运动的好习惯,意志坚强、人格健全。
参与“俱乐部”教学课题,提高教学积极性
“对每个学生而言,为他们埋下一颗颗热爱体育的种子,让他们掌握一两项体育技能,强健体魄、健全人格,希望体育能成为伴随他们一生的礼物”。谈及体育教师的初心和使命时刘继鑫说。
2015年,刘继鑫参与的教育厅“贵州省高校公共体育课实行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获得教学改革三等奖,这项研究课题对贵州民族大学的体育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我校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来说,都是率先实行“教考分离”俱乐部制度的高校。“教考分离”制度改变了传统体育任课老师既负责日常教学,又负责期末考核的模式,“一人统揽”转为“各司其职”,教与考分离。“这样的措施实行以后,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务必认真教学,否则学生们测试不及格,对于老师的教学成绩也会产生影响。”刘继鑫说。俱乐部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我校体育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提升了同学们的整体体测水平,规范了考核内容与标准。
为提高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学校时常举办校园俱乐部体育竞赛。“我校实行了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以后,校园体育俱乐部竞赛成为了学生们的热爱。比如篮球俱乐部开展篮球竞赛,排球俱乐部开展排球竞赛,同一赛事不同俱乐部班级之间进行竞赛”。俱乐部竞赛教学模式,一方面促进同学们的参与性,另一方面培养了同学们的体育竞赛精神。
先扶上马,再送一程
在民大家属区内,刘继鑫有一套“半闲置”的两居室,之所以称之为半闲置,是因为每到毕业季,小屋会成为部分毕业生的临时居所。
“刚毕业的学生没有收入来源,贵阳的房租却相对较高,为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我将住房无偿提供给了他们居住,缓解他们的压力”。在这个小屋内,最多的时候同时住了3名同学,找到工作后,他们都陆续搬出这“奋斗的起点站”,小屋又继续等待下一位同学的到来。
不论是学生找工作、找房子,还是家里遇到难事...刘继鑫都尽己所能的帮助他们。刘继鑫所带班级的学生中,一位同学的父亲身患重症急需治疗,由于刚参加工作,没有积蓄,无奈四处借钱。刘继鑫通过同学们了解到具体情况后,当即决定为其垫付两万元的医疗费,解决学生的燃眉之急。在回忆起此事时,刘继鑫说:“谁都会有困难的时刻,能帮一把是一把。”今年,是刘继鑫在民大执教的第二十六个年头,他将自己奉献给了体育教育事业,奉献给了民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育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无论是个人健身、运动员争金夺银还是发展体育教育事业,体育从来不会辜负你付出的每一份努力和汗水。
时光流逝,刘继鑫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但他依旧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
校党委宣传部官方微信工作室出品
文字:陈国兴 杨小赢
摄影:谢汕贵
编辑:向 雨
责编:陈宇微
审校:潘小露
转载需私信后台 并注明来源「贵州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欢迎投稿至邮箱:gzmuwx@163.com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