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到底给教师带来什么?

发布于 2022-05-18 11:56



拨开云雾,终见阳光
Sunshine comes after the storm!


曾北大清华硕博争进中小学的消息,成功网上吸睛。有媒体披露,在往深圳四大校应聘者当中,仅生物学一科进入面试的7人中就有4个博士。那么究竟是职业自由还是教育内卷呢?
我也问了身边几个高学历的朋友,有硕士研究生毕业就就职中小学的,也有在高校后再选择了中小学,也有博士在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1.高校科研压力太大了,刚刚毕业的小白完全无法适应,也找不到科研的门路;2.目前中小学的待遇也在上涨,感觉中小学待遇和高校差不多;3.地方中小学会引进高层次人才,有相关福利和待遇支持,感觉发展也很不错;4.现在高校几乎都招收博士了,硕士可能只有艺体类,就业压力也比较大,在中小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想从上面几个方面,既道出了发展机遇,也说明白了无奈。社会上对于硕博进中小学也是争辩不休。有人说大材小用,有人说中流砥柱,那么从最近《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给出了明确指出需要加大在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推进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推进部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攻读教育硕士工作,加强履约管理。继续实施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扩大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招生计划。我想这一系列的都是指向的是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可见,硕博进中小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以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要求。
那么硕博进中小学,我们看到哪些场景呢?
1.增加学校研究氛围硕博的老师在学术层面都是经历了较为系统的学术培训,尤其是在研究方法和问题意识方面,有先天优势。同时在读书时间是有机会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了,我想这些经历都非常有利于教师在中小学发展的,教学与科研一起抓。
2.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有博士加盟中小学,我想定能会将博士的科研力量转化为学校的办学质量,用科研兴校、科研强师激活学校的办学活力,同时学校能够引起到硕士、博士加盟,也可见学校本身的发展平台与机遇也很不错,如此促使学校高质量的发展。
3.带领学生知识遨游,我始终相信高学历的老师一定看见过不一样的知识风景,并有一套自己较为成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体系,当给学生讲授自己在知识海洋中有趣的事情,我想学生一定是喜闻乐见的。
我们虽然看到了积极的一面,但是我们仍然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高学历人才或老师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呢?”毕竟高学历不代表高水平,也不代表教得好,若学校只是把高学历作为招生的噱头,而不下功夫培养老师,再高学历的老师也都会被埋没。因为进入中小学的这些“人才”,更应该要注重自我的培养,探索教育教学的规律,提升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


黄烈鹏自述:

而立之年,90后体育教师,迈进了教学的第5个年头,从小学到中学,也渡过了“小白”成为了刚刚入门的“中白”,喜欢看点书和写点文字,闲暇琢磨一点小课题,挣扎后在《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中国教师报》、《学校管理品牌》、《星教师》等发表了三五篇文章,受邀作了《付出与收获:一名体育教师的写作与发表之路》、《我的写作之路》以及《教育写作,教师成长的自我表达》等主题分享希望拥有一本写着“黄烈鹏 著”的书。



高学历|中小学教师
 2022.05.08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