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为何带不动大都市圈
发布于 2022-05-18 15:44
一则青岛发改委考虑将莱州、日照纳入青岛都市圈范围规划建议,再次引起青岛都市圈的热议。实际上,从诸城、莱阳、海阳到高密等周边小兄弟,再到潍坊、日照等大兄弟,对青岛都市圈翘首以盼。但实际上,胶东都市圈效果与长江以南的都市圈相差甚远。
青岛目前的实力实际上带不动大型都市圈,距离青岛最近的烟台和潍坊制造业实力强劲,部分产业链甚至可以与青岛一较高下,主要是自我驱动发展。
那么,青岛就真带不动都市圈吗?
青岛的发育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022年前的青岛,实力主要限于带动青岛小都市圈。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青岛太大了,11293平方公里的土地,是深圳1997.47平方公里的近6倍,是上海6340.5平方公里面积的近一倍,青岛到郊区市的距离接近长三角城市之间的距离。二是青岛的产业层级还是以制造业为主,没有进化到与周边城市代差带动的阶段。
青岛的小都市圈主要带动了黄岛、胶南、胶州、即墨、莱西、平度全国百强县市的兴起。青岛发展都市圈的1.0模式就是直接行政并入。1978年12月23日,烟台地区的即墨县、昌潍地区的胶南县、郊县划归青岛市,黄岛区划归青岛市。1983年10月,潍坊地区平度县划归青岛市,烟台地区莱西县划归青岛市。其中黄岛区和胶南再度合并组成了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西海岸新区。
并入青岛之后,这些县城的经济在青岛带动下逐步起飞,甩开了留在原行政区的邻居,典型如莱西超越莱阳,黄岛和胶南超越日照。青岛实际上在1.1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相当于3个深圳+1个上海的土地上打造了一个行政统一的小都市圈。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求青岛主城这颗心脏再去带动周边城市一起飞,目前有点勉为其难,主城都快被掏空了,正在城市更新造血呢!客观上需要周边城市和郊区市回流资源。
青岛为什么必须将日照纳入都市圈,日照经济实际上一直游离于青岛之外,是从一个沿海少有的不发达地区发展而来,速度并不慢。今天的日照作为中国沿海铁路的枢纽之一,是青岛南下苏浙沪、连接河南安徽的门户;莱州和威海则是青岛进入渤海湾的门户。从长远发展看,必须吸引它们进入青岛都市圈。
青岛最大的遗憾,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纺织业压锭为代表的轻工业大压缩中,没有主动将相关产业转移到周边三四五线城市,很多产业自己砸掉了,也没有转移给兄弟城市,错失了带动周边城市工业起飞的历史性机遇,相关的产能实际上被江浙中小企业变相接盘,令人扼腕叹息。
这与青岛在建国后对省外工业建设的支援力度远大于省内兄弟城市的情况一脉相承。目前省内历史上最好的援建项目是临沂沂水的青援食品,从名字看,老区人民还是很感激的,可惜这样的项目太少了。周边城市产业强了,才是内循环的第一经济腹地和大市场。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