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双重预防机制和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浅谈化工企业设备管理数字化建设“三步走”
发布于 2022-05-18 15:42
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从既往的化工行业事故分析来看,其中90%以上是人员行为操作不规范和设备故障引起。但,化工企业设备种类多数量多,管理难度大,设备一旦出现故障,会直接威胁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甚至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危险化学品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建设工作指南》、《“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联信发〔2020〕157号)、《“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试点建设方案》均对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应用场景提出具体的要求。设备管理平台的建设势在必行,平台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通过日常常规维修保养、预测性维护等,一方面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装备素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一方面解决设备老化、故障、错控等原因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同时也可解决设备排放引起的大气和其他环境污染,在根本上又为企业工艺优化、提质增效带来直接的生产和经济效益。
那么,化工企业如何分步、有序实现设备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01
第一步
规范基础台账,打通业务流程,实现计划性检维修、工单管理等设备管理业务的数字化、信息化。具体包括:设备台账、实时工况检测、计划检维修、故障管理、工单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等。
以安徽维德化工行业设备管理平台为例:
图一:设备管理业务全流程图
图二:设备管理功能图
设备台账管理功能。对设备名称、型号、照片、图纸、生产厂家、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安装地点、投产时间、技术规范、检修周期、设备级别、所属专业、附加属性等以及常用的组件、维修用配件信息、设备三维模型等固有属性进行统一管理。将设备的位置信息纳入到逻辑网络结构体系,实现位置维护功能。对设备台账进行规范化精准化管理,实时更新设备动态信息。
计划检维修管理功能。依据企业自身的检修规则,创建不同的检修技术标准与检修作业标准模版,并提供检修方案的审批、验收流程,最终形成PDCA闭环管理。
维修工单管理功能。支持手工、计划检维修执行、日常监控故障触发、历史工单等多种方式创建维修工单,通过工单策划功能检验工单内容详情。按任务清单执行经过工单策划后的工单任务,并记录各项任务完成后的反馈、参数、外部表象等数据。工单执行完成后,经验收以确保检修质量和设备运行安全,验收结果自动录入。工单执行过程中的物料消耗、人力耗费数据分别统计并共享人员绩效、ERP等系统。
设备故障管理功能。通过记录、分析、分类、定性、归档等,收集设备运行过程中所有发生过的故障,以及相关故障表象、设备参数数据、故障原因分析等数据。基于设备故障累积库提供的智能辅助决策服务,对设备故障登记申报中的故障进行“定类、定性、定量”,为设备故障鉴定提供初步的辅助决策服务。
02
第二步
加强点巡检业务流程规范化,实现智能点巡检;分类建立主要设备预警监测模型,实现设备预警监测功能。
智能点巡检管理功能。规范点巡检区域、设备、部件,确定巡检项目和内容、点检周期、点检方法等工作标准,并实现灵活自主创建点巡检任务。提供点巡检顺序强制校验设置功能,可保证在前一观察点位未完成点巡检确认时,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点巡检,避免漏检的情况。在制定巡点检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巡点检计划管理,将巡点检项目自动/手动分配给相关人员,巡检内容自动汇集相关系统并对点巡检任务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确保巡检规范、有效。
设备预警监测管理功能。企业工业大数据中台对积累的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形成故障模型,与设备实时状态监测数据进行模式识别比对,及时发现潜在的设备问题,并为计划检维修、设备审计改造决策提供依据。
人员绩效管理功能。搭建员工绩效评估模型,包含:技术能力、职业教育、工作质量、工作量、合规、评价共六大要素。评估模型根据实际工作要求进行寻优。收集员工的业务绩效数据,包括:工作量统计、工作质量反馈、评价/自我评价、培训考试学习成绩等。基于绩效评估模型,带入日常业务中收集的人员绩效数据,以人才绩效六边形的形式,输出最终的绩效考核数据。
03
第三步
建立完善的设备预测性检维修模型,实现预测性运维。基于AI、机器学习、聚类分析等先进算法技术,对海量典型设备故障案例和数据开展数据挖掘分析,获取设备健康状态劣化启动时的振动、声、光、电、热、磁等多种特征以及劣化加速失效的时间点和关键指标发展趋势,从而建立设备预测性检维修量化模型,自动生成设备预测性检维修的时间点和推荐检维修方法,避免设备受损、意外停机和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设备管理平台的预期效果:
(以安徽维德化工行业设备管理平台为例)
1)设备台账清晰,附带维修指导
设备台账中除常规的图纸、参数、功能、图纸等内容外,还关联设备维修、故障等知识库以及工装等内容,一线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一旦发现设备问题,可直接从设备台账中获取需要带的工具、配件以及获取排查、拆除以及维修方案、步骤。
2)备品备件管理可视化
3)智能点巡检高效、实用、成本低
4)设备预测性运维
利用预测性运维模型算法,确认备品备件更换、润滑保养等操作的必要性,有效避免过度维护保养;对长时间满载工作设备,提前进行故障预判,减少意外停机;通过历史数据积累、人工经验统计分析,形成重点设备的预测分析模型,及时发现设备的状态异常,及时发出报警信息并提示问题具体原因与位置,同时关联知识库,给出解决策略、工装、备品备件信息,实现维修人员高效、快速、有效执行。
总之,化工企业设备管理平台的建设,应结合双重预防机制和工业互联网+危化生产安全的相关要求,第一步打基础,理顺流程,实现业务流程信息化;第二步强应用,实现智能点巡检,建立故障模型库;第三步深挖掘,通过大数据分析,完善维修模型,实现预测运维。
【END】
图片为广告,与正文无关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