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一半食管癌患者在中国,原因竟是……

发布于 2022-05-18 19:43

--- 壹生视野,专业医学知识 ---

  

一文读懂癌前病变

首发平台 | 壹生视野

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
食管癌发病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一半
而饮食过热造成的慢性灼伤
正是诱发食管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热饮是IIA类致癌物


“趁热吃”、“趁热喝”……不少人生活中都有这种习惯,殊不知食管癌还专门盯着喜欢“趁热”的人!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在2016年6月15日《柳叶刀肿瘤学》杂志正式发表的致癌物评估报告中,将非常热(高于65℃)的饮品列为很有可能的(IIA类)致癌物。

这项研究报告发现,在中国、土耳其及南美洲国家地区的人们通常习惯饮用65℃或70℃以上的水、咖啡或茶,罹患食管癌的风险也随之提升。

不是说吃的烫就会得癌,而是吃烫的多了会增加致癌风险。

我们的口腔和食道表面都覆盖着柔软的黏膜。正常情况下,口腔和食道的温度多在36.5℃-37.2℃,能耐受的高温也只在50℃-60℃。当口腔感觉到很烫时,温度大多已在70℃左右。

经常吃烫食的人,口腔已经习惯了高温。在食物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实际损伤已经存在。在接触到65℃以上的热食、热饮时,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受伤了,组织细胞便开始新生。但如果经常烫伤口腔和食道黏膜,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从而增加食道癌变的风险。


这些坏习惯也会促成食管癌


除了烫,这些坏习惯也会促成食管癌!
   腌制、霉变食物
腌菜、霉变的花生中,容易产生黄曲霉素或亚硝酸盐。它们对食管黏膜造成的是化学性损伤。这种损伤会直接形成点状病变,然后面积越来越大直到癌变。
   烤炸食品
烧烤、油炸食品等也含有很多亚硝酸盐等致癌物。
   无辣不欢
有研究表明,过量吃辣椒与癌症风险增加相关。过于辛辣的食物容易损伤食管上皮,引起上皮细胞变性,造成黏膜炎症,影响细胞核酸代谢,增加致癌物的敏感性,有可能促使食管发生癌变。
   吸烟喝酒
在吸烟酗酒的人群中,食管癌发生的几率也会升高。烟草中的很多致癌物质能够随唾液或食物进入食管,久而久之攻击食管粘膜,引起食管癌。而烈性酒对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的刺激损伤,会直接在食管黏膜上留下瘢痕。
   吃饭太快 
吃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引发急性炎症。

预防:这四类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


食管癌的典型表现是进行性吞咽困难,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中晚期恶化速度快。及早发现癌变症状并接受治疗,5年生存率能达到90%,而中晚期仅有6%~15%。

早期症状:
  • 轻微的或偶尔的食物下咽梗噎感;
  • 与进食无关的食管内异物感;
  • 咽部干燥及颈部紧缩感;
  • 进食时在食管行经的某一部位有食物停滞感。

中晚期症状:
  • 吞咽不顺食物越吃越软、越吃越稀,甚至喝水时也出现吞咽困难。
  • 声音嘶哑食管癌很容易形成淋巴转移,从而侵犯左右喉返神经,阻碍声带振动发声。
  • 咯血或吐血食管癌突破管腔,侵犯到肺部、支气管或者主动脉时会引起大量的出血。

食管癌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发病过程长,有的甚至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时间。食管癌有一个特点就是无法通过其它方式筛查,只有胃镜。医生建议以下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胃镜:
  • 食管癌高发地区
  • 有家族史
  • 长期抽烟喝酒
  • 40岁以上的人


保护食管有套路 5招远离食管癌


1
饭桌一杯水

正常情况下,适宜的进食温度是10~40℃,而食物刚出锅时却往往接近80℃,大大超过身体耐受温度。如果你实在急着动筷子,可以在手边放一杯凉水,把食物涮一涮降温。

【食物究竟有多烫】
饭菜晾凉到75℃左右,需要耗费的时间大概如下:
炒菜需要8分钟,炸红薯需要3分半,蒸馒头需要4分半,热汤需要10分钟,而火锅汤底的温度始终在120℃左右。

2
饭后站一站

吃完饭不要立刻坐下或平卧,保持直立10~20分钟,同时用手掌围绕肚脐轻轻按揉,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消化,避免胃食道反酸。

3
补充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具有抗氧化性,可以促进黏膜的生成与发育,甚至快速修复破损的皮肤。缺乏β-胡萝卜素,食管粘膜容易加速老化,自我修复功能降低。

平时可适当多吃胡萝卜、西兰花、番薯等食物,以此补充β-胡萝卜素,有助于降低肿瘤风险。


4
睡前管住嘴

食物在胃部消化需要2~4个小时。如果晚饭吃得太多,或者吃饭时间太晚,那么睡觉时胃里可能还是满满当当的,容易引起反酸。

做到不暴饮暴食,三餐按时按点,睡前2小时尽量不加餐,可以大大降低食管癌的风险。

5
睡觉姿势正

如果你已经患有胃酸分泌过多、消化功能弱、经常性的食管反流等症状,更要注意睡觉时的姿势。

平躺和左侧躺能够尽量避免胃酸反流到食管,反酸情况严重时可适当增加靠垫,抬高上半身。


专业医学知识,请壹生视野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