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何要发展县城?

发布于 2022-05-18 20:23

预约直播不错过

韩秀云讲经济
将在05月19日 20:00 直播
清华韩秀云:人民币贬值对普通人的影响
视频号

最近国家发布了一份文件,对我国1800多个县城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是《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我国为何重视县城的城镇化建设?


一、我国城镇化到了关键时刻。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约18%,到了2021年已接近65%。作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大城市人口红利达到了瓶颈。2021年,北上广深常住人口加起来仅增长11万多,杭州、成都两大网红城市新增人口都不到25万。而县城,就成了城镇化重心转移的重要角色,它上接城市、下接乡镇,是城乡融合的关键。数据显示,2021年底,城镇常住人口9.1亿。其中,县城(含县级市)2.5亿人,占比近30%,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城里人”有近三成是住在县城的。这么多人口住在县城,未来还有大量农业人口转移到县城,所以,强调县城的城镇化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二、县城可成为新一轮拉动内需的有力支撑。数据显示,县城在全国GDP占比约为40%,但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仅为城市1/2左右,县城的经济总量挺大,但基建发展却远远不够,所以国家这次就是希望以搞基建的方式,比如,推动老旧小区老化管网改造、推进数字化改造、医院、学校的建设和升级等,从而拉动县城投资消费,但城镇建设不是大建乱建,这次文件重点强调,不能重复建设,搞内斗,而要统筹全局,缺什么建什么,用一县一策方法,来补齐短板弱项。



三、县城的城镇化关系到未来的人口规划。为什么现在年轻人往大城市跑,因为大城市能提供更好就业发展机会。但当大量人口流入后,像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医疗教育资源紧张等,大城市病更加突出,风险也更高。以上海为例,在今年4月前,大家感觉上海是一座运转高效充满活力的城市。但疫情一来,2000多万人口集聚在狭小区域内,很多问题都出现了,这时人们才觉得,大城市并不是万能的,所以我国的城镇化需要均衡发展,才能够应付未来的风险和挑战。


虽然大环境是推动县城发展,但县城和县城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根据文件内容,我认为未来县城的发展方向就3类。


1、大城市周边的县城


这部分县城邻近发达大城市,通过大城市辐射,既能分享交通和产业红利,又可以起到纾解人口的作用。比如我国最强县昆山,主动融入上海,已成为智能制造、半导体及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创新地。2021年GDP高达4748亿,比大部分地级市都要高。类似于这样的GDP超千亿的县城,到2021年我国有43个,随着新都市圈和中心城市崛起,这类城市通过接收大城市的产业转移,其发展速度必定快于普通县城。


2、有自身特色产业的县城


这类县城就是之前解读全国统一大市场时说的,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比如,工业强的县城要加强制造业转型,像百强县最多的江苏省有一个“中国眼镜之都”,眼镜片产量占全国75%以上、全世界50%以上。农业强的县城要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吸纳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地理位置好的县城可以发展仓储物流,打造工业品和农产品分拨中转站,旅游资源强的县城可以加强休闲度假、养生养老等产业发展。当每个县城重点发展自身特色产业时,不再是过去那种无序竞争,这样就能形成专业化的产业集群,再加上国家对这类县城基础设施的大力投资,最后就能吸引相关产业人才回流,随着这样的县城越来越多,未来更多人找工作,就不必一窝蜂都涌向大城市,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好的工作机会。



3、引导人口流失的县城,转型发展


这类县城过去很多是靠单一的资源发展,比如煤炭、石油等,随着产业萎缩,人口流失,这些县城也随之萎缩。因此这类县城面临的已不是产业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增长,而是要严格控制投资,避免无效投资。甚至文件中提到:有序引导人口向邻近的经济发展优势区域转移。就像一些农村合并一样,未来人口流失的县,要逐渐和周边城市合并,一同管理。


县城,在新一轮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资金需求很大,而县级层面普遍财力不足,需要多方努力,比如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谁能多分点?重要考核标准就是,要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人多的地方多分。当然还包括支持符合条件企业,发行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等方式。另外也要看到,未来县城的发展可能会更加分化,靠近一二线大城市、有自己特色产业的县城,加上国家在基建和公共服务投资,会迎来利好,而对那些没什么产业,人口一直在流失的小县城,是一种利空。所以想回家乡创业投资的朋友,一定要先看看自己的城市到底属于上面3类中的哪一类。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