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慧资讯】全国统一天然气市场,如何打通梗阻?
发布于 2022-05-19 10:44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简称《意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能源品种,兼具生产、生活双重要素属性,高质量高标准的全国统一天然气市场既包括设施硬件环境,如基础设施的普及、区域间管网互联互通,还包括体制机制软环境,如价格市场化、资源高效自由流通、公平准入、能量计量计价、数据透明共享等。基于此,全国天然气市场建设可重点从以下六方面着力打通堵点、消除痛点。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省区间互联互通
“双碳”目标下我国能源加速低碳转型,天然气将在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尚有约三分之一的县级行政单位没有接通管道气,管网设施对经济民生的支撑作用尚需加强。全国地下储气库和LNG储罐总储气能力仅占天然气消费的6.5%,储气调峰能力仍不能满足平稳供气需要。此外,在复杂国际形势下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面临新挑战,需要加强资源多元进口通道能力和储备能力建设。
《意见》指引下,需要着力加快管网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全国一张网”加快推进中俄东线南段、川气东送二线、西气东输三线中段、西气东输四线、俄远东进口气管道等重大管道工程,确保沿海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等一批LNG接收站重点项目按计划投产,提高天然气跨区域输送和进口资源接卸能力。同时,发挥供气企业、管网企业、城市燃气企业等各方能动性,充分挖掘储气库建设潜能,打造形成华北、东北、西南、西北等数个百亿立方米级地下储气库群,完成《“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5年全国储气能力550亿~600亿立方米目标要求,中远期适当建立战略储备,有效应对国际地缘政治动荡和价格大幅波动,保障能源系统安全。
2、持续推进价格市场化改革
目前天然气价格市场化主要存在三方面痛点:
一是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尚未与国际接轨,容易产生供需失衡问题;
二是储气调峰机制在实际运行中尚未真正形成由市场供需定价,难以覆盖实际成本,不利于企业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储气调峰设施建设;
三是居民、公服、采暖煤改气与工业、发电用气交叉补贴,不利于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
《意见》出台将有力推动天然气价格改革。一是发挥上海、重庆等交易中心作用,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定价机制,交易价格充分反应国际油价、气价和外汇汇率的变化;二是根据建设和运行成本核定储气设施的服务费并严格监管,实现真正市场化定价,激发多主体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三是稳步推进居民与非居民用气价格充分并轨,依据气量大小、负荷特点、供气成本等分类定价,降低工业和发电用气价格,释放工业用气需求,对低收入困难群体实行精准帮扶。
3、多种模式加快“一张网”融合运行
现阶段,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还存在部分地方、部分企业及部分环节的保护壁垒,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管网设施建设进程,影响管网普及、区域互联互通及设施的高效利用效率,不利于资源高效自由流动和多元化市场竞争,最终增加下游用户的负担。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破除保护壁垒,不搞小循环,不搞地区封锁,不对外地、外资企业设置隐性门槛。
因此,需要相关政府和企业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公平竞争,避免利用市场优势地位强制设置门槛或不合理交易条件,打破“小我”利益藩篱,多种模式加快“一张网”融合运行,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市场竞争成本。
4、加快建立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
实施能量计量交接是有效解决不同来源不同品质天然气公平交易问题的重要保障。2019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第十三条明确提出了国家推行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经过三年的筹备,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起按能量计量的配套技术、标准和溯源体系,实施能量计量交接的技术条件基本具备。
实施能量计量计价需要将现行天然气门站价格、管输费乃至终端用户价格在体积计价基础上,基于一个统一的单位发热量标准将体积价格转换为能量价格,而热值标准的选取需要产业链上中下游协调。《意见》出台后,需要相关部门及产供运销各方统一认识,加快步伐建立天然气能量计量计价体系,更好融入全球大市场。
5、强化交易平台功能提升国际影响力
“十四五”末期,中国天然气市场进口规模预计将超2000亿立方米,但在国际上缺乏应有的话语权,资源采购价格属于被动跟随。为此,需要更好的依托上海、重庆等交易中心,努力扩大交易规模,尽快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价格指数。此外,还需要有关部门借鉴国际及国内原油期货市场经验,积极谋划建设天然气期货市场,建立相关规则体系,设计多种标准化期货产品,通过“期现”结合更好满足各方资源优化组合、风险管理、套期保值、管网平衡等需求。
6、完善市场准入维护公平竞争环境
在资源保供和LNG接收公平开放方面,2020年疫情影响下国际LNG现货价格低位,国内涌现出一大批贸易商参与国际现货资源采购,上百家企业抢订窗口期,但2021年下半年国际LNG现货价格持续高企,出现部分托运商放弃使用已预订LNG窗口期情况,致使冬季保供出现“天窗”。2022年国际LNG现货价格飙升情况下,出现部分有资源自采条件的供用气企业出现“躺平”现象。市场的公平开放应是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因此,还需要加强市场监管,明确各主体特别是新进入主体的保供责任,以采暖季保供优先、淡旺季均衡优先、长协资源优先为原则有序开放窗口期,同时加强对履约监管,构建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
来源:中国石油报
【免责申明】:
2.信息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对信息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做任何保证。转载或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微信 /亿慧云天然气
分 享 / 交 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