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为什么我们时而勇敢时而软弱

发布于 2022-05-19 11:24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详细地阐述了神经症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表现,刻画出生活在我们周围的神经症人群以及在现实生活中驱动我们的冲突、焦虑、痛苦,在与他人、自己发生关联的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困难。
1  关于神经症人格
神经症是一种由恐惧和对抗这些恐惧的防御,以及为了找到解决这些冲突倾向的折衷方式而作出的尝试所引起的心理障碍。用更通俗的语言讲就是精神方面的冲突造成的个性抑制,从而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
神经症产生自儿童时期,这是它产生的先决条件,随着后期生活经验、文化环境的影响导致神经症人格愈发严重,远远区别于在同种文化环境下其他人正常的情感与态度,也就是偏离了正常行为模式。
神经症人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观察出区别于正常人的行为:
态度分类
    具体表现
付出和获得爱
对于他人之赞同或爱的过分依赖
自我评价
内在不安全感,自卑和不足
自我肯定
自我贬低,明确抑制肯定
  攻击性
攻击、支配、挑剔他人/感受被骗、被谴责、被利用
   性欲
强迫性需要/抑制行为
2  关于焦虑
焦虑是神经症人格的动力中心,与恐惧不同,焦虑来自于患者内心所感受到的情境。恐惧与焦虑都是对危险作出的恰当反应,但是在恐惧的情况下,危险是显而易见、客观存在的,而在焦虑的情况下,危险则是隐藏的、主观性的。
书中提到逃避焦虑的四种方法:焦虑合理化;否认焦虑;麻痹焦虑;避免一切可能导致焦虑的思想、情感、冲动以及情境。
抑制:指的是不能去做、去感受、去思考一些事情,其功能在于回避个体在试图去做、去感受或者去思考那些事情时所产生的焦虑。
一个人所患有的神经症越严重,他的人格就越多地被这些防御机制所渗透和决定,他不能做或者不能考虑去做的事情就越多——尽管根据他的活力、心理能力或者教育背景,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他去做这些事情。神经症越严重,存在的抑制就越多。这些抑制不仅微妙,而且严重。
3  神经症的基本结构
原因:缺乏真正的温暖和爱,父母各种必然会引起敌意的行为或态度,儿童期愿望遭受挫折。
自保方式:爱、顺从、权力和退缩。
儿童期由于自身的无助、恐惧、爱或罪恶感会压制对父母的敌意(害怕任何敌意的表示都会破坏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而压抑的敌意最终导致焦虑。
4  对爱的神经性需求
神经症患者:他无力去爱(incapacity for love),但对他人的爱却又有极大的渴求
霍妮说:爱与对爱的神经性需求之间的差异就在于这一事实,即在爱中,爱的情感是首要的,而在神经症患者身上,首要的情感是对于安全的需求,而对爱的幻觉仅仅是次要的情感。
对爱的神经性需求的具体特征:
一是无力去爱
二是强迫性
对爱的强迫性需求导致过于依附别人,无法独处,为获取他人的爱变现得过于顺从,情感上过于依赖他人或不敢批评、反对他人。
二是永不知足(insatiability)
贪婪:通常表现出一种贪婪的性格特征,表现在吃、购物、浏览橱窗以及缺乏耐心等方面(在物质方面尤甚),随之而来的是对这种贪婪的抑制。
妒忌以及对无条件之爱的需求:总是害怕失去某人的爱/爱他而不计较任何挑衅行为的愿望;爱他而不需要任何回报的愿望;爱他并且为他牺牲的愿望。
5  获得爱的方式以及对拒绝的敏感性
痛苦地对任何拒绝或冷落都极为敏感,不论这种拒绝或冷落是多么的轻微。
对受冷落的恐惧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抑制,这些抑制形成了胆怯这个范畴。胆怯是一种不让自己暴露在任何有可能受冷落的情境中的防御机制。
获得爱的方式
一是贿赂:我爱你所以你必须爱我;通过理解对方、帮助他在心理或事业上获得发展、为他解决各种困难等方式来赢得爱。
二是乞求怜悯:必须爱我,因为我遭受痛苦、无依无靠。
三是诉诸公正:我为你做了这么多,必须要回报我(做出牺牲时内心希望得到一切回报)以及通过唤起他人的内疚感或责任感,来使自己的需要看起来正当合理。
四是威胁:做出某种极端的行为来进行威胁。
6  性欲在对爱的神经性需要中的作用
对爱的需要是否以性欲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外在环境是否有利于这种表现。
第一种类型:性是用来服务于建立人际联系这个目的的(否则的话,他们就很难获得人际联系),但是,其内在的动机并不是出于一种对爱的需要,而是出于一种征服的冲动,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出于一种制服他人的冲动。
第二种类型:受到一种无止境的对爱的需要的驱使,尤其是受到害怕失去对方这样一种恐惧的驱使——他们害怕如果拒绝对方的性要求,或者如果敢于反抗加诸他们身上的任何要求(不管这些要求是否合理),他们就会失去对方。他们之所以不想失去对方,是因为他们非常迫切地需要这种与对方的联系。
第三种:在性方面具有更多的抑制,但是却很容易进入性兴奋的状态,并且强迫性地将任何男性或女性看做一个潜在的性伴侣。
7  对权力、声望以及财富的需求
对权力、声望以及财富的神经性追求被用来作为对抗焦虑的保护措施,并且也是受到压抑之敌意得以发泄的渠道。
一对权力的神经性追求用来对抗认为自己无足轻重或者被他人视为无足轻重的感觉。表现在不仅想要控制自己,还想控制他人。这种对于控制的追求可以采取一种淡化的形式,即有意识地允许他人享有充分的自由,但却坚持要知道对方所做的一切事情,如果对方对他有所隐瞒,他就会勃然大怒。
二对声望的神经性追求。表现在想要侮辱他人。
被侮辱感想要侮辱他人的欲望由于害怕受到报复,而导致对侮辱的敏感性提高侮辱他人的欲望增强
期间由于抑制作用,侮辱他人的欲望可能会转变成另一个极端——崇拜。
三对追求财富的神经性追求表现为一种剥夺他们的倾向。
只有借助于对事实进行某种出于无心的歪曲,这种使妒忌合理化的做法才是有可能的:低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产生这样一种幻觉,即认为他人所拥有的好事确实就是自己想要得到的。
对于这种被这种剥削或剥夺他人的倾向所产生的另一个更为常见的结果是,对于自己可能被他人欺骗或剥削而感到焦虑。
8  神经性竞争
区别于正常竞争的三点:一是不断地拿自己与他人进行对比衡量;二是野心不仅是要比他人取得更大的成就,或者比他人取得更大的成功,而且是要使自己显得独一无二、卓尔不群;三是野心中隐含敌意(即他那种“只有我才是最美丽、最能干、最成功的人”的态度)。
如果神经症患者持有一种强烈的诋毁他人的态度,就难以形成任何积极的意见,就很难采取任何积极的立场,或者作出任何有建设性的决定。一种关于某人或某事的积极意见,也许会由于任何人提出的最为微不足道的评论而消散,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就会激发起他的诋毁冲动。
有两种主要的方式可以用来掩盖这种想要贬低或挫败他人的冲动:一种是通过钦佩的态度来将其掩盖,另一种则是通过怀疑的态度来使其理智化。
但神经症患者的态度的特征在于,它乃是两种倾向的妥协:一种是对于成功的盲目崇拜,而不管其价值何在,因为他自己就有这方面的愿望;另一种则是他针对成功者的破坏性愿望的伪装。
简而言之,钦佩或爱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补偿那些想要挫败他人的动机:不让自己意识到那些破坏性冲动;通过在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制造一种无法超越的距离,从而完全消除竞争;替代性地享受成功,或分享成功;谋求竞争对手的好感,并以此避开他的报复。
9  逃避竞争
神经症患者表现的两种方式:极具攻击性地追求“唯我”独尊,同时又极其渴望被一切人所爱。
为了使这些需要变得无可非议,试图将其合理化,这样就不会阻碍他被人所爱。
一般而言,在神经症患者看来,不去做那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比较安全一些,即逃避竞争,而逃避竞争也必然会把重点放在其反面,即放在避免引人注目之上。这就意味着坚持传统的标准,不要使自己成为众人注目的中心,不要显得与众不同。
神经症患者可能会完全压抑自己野心勃勃的内心。
自我贬低有时候也是一种策略,即通过在自己心中贬低自我,并因此将自我置于他人之下,来阻止自己的野心,与竞争有关的焦虑就得到了缓解。
因此在古怪的自负、要求和故意背后,存在着一个正在受苦的人,表现为即使得到了想要的也无力享受。
10  神经性罪恶感
神经性罪恶感存在的外在表现:过分责怪自己,害怕被看穿或者被反对的恐惧感。
神经症患者内心倾向于坚持自己有罪,并且沉溺于此,拒绝解脱。(其实是焦虑的防御机制)
对于遭到非难的恐惧,在神经症中十分常见。几乎每一个神经症患者(即使他在表面上表现得非常自信,而且对他人的意见漠不关心)都非常害怕遭人非难、批评、指责和被人看穿,或者对于遭人非难、批评、指责和被人看穿高度敏感。
11 神经性受苦的意义
用霍妮的话来说,所有神经性受苦都是由于一种想要获得满足的愿望来决定的,即通过受苦来获得满足。或者说是通过消解自己,放弃自我以及所包含的痛苦、怀疑等来获得满足。
通常,神经症患者遭受的痛苦与他本身受苦的愿望没有关系,而仅仅是他现存冲突导致的结果。
对于神经症患者来说,受苦可能具有一种直接的防御价值,而且事实上,也可能往往是他保护自己以避免迫在眉睫的危险的唯一方式。通过自我谴责,他避免了遭人谴责和谴责他人;通过看似生病或无知,他避免了遭他人指责;通过贬低自己,他避免了竞争的危险——不过,他因此而给自己带来的痛苦,也同样是一种防御机制。
我们明确地发现,其共同的特性,乃是一种内在的软弱感。这种软弱感出现于对待自我、对待他人,以及对待整个命运的态度上。
12  文化与神经症
文化环境对神经症造成的影响。

END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