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析|购买山寨产品或可让人不诚实

发布于 2022-05-19 11:32


本文是针对论文《The Counterfeit Self: The Deceptive Costs of Faking It》的一篇论文解析,该论文于2010年发表于《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该研究作者包括Francesca Gino, Michael I. Norton, and Dan Ariely。

01

研究背景

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假冒产品是一种普遍的消费模式。一方面使用假冒产品是为了向公众展现更积极的一(Wilcox,Kim和Sen,2009年),另一方面也会使人产生一种假冒自我的感觉,从而导致他们产生不道德行为。之所以会产生不积极的行为是因为在购买假冒产品时会产生一种信号冲突(Goffman, 1959; Kuran, 1995),即期望的信号(“我是一个令人钦佩的人”)与实际信号(“我是一个假货”)产生冲突,所以尽管佩戴者有意让它们表现出积极的特质,但佩戴假冒产品实际上会向自我发出消极的信号。

研究问题  

1. 探究这种消极的信号会对自身行为产生哪些影响?

2. 探究这种消极的信号会对他人产生哪些影响?

3. 这些影响是否受到自我的调节?

02

实验设计

实验一

实验1a

目的:与戴名牌太阳镜相比,戴据称是假冒的太阳镜是否会导致更高程度的不诚实行为。

被试:85名女生(平均年龄=21岁,标准差=2.21)

流程:被试完成对产品类别(真/假)的偏好测试——电脑将被试随机分配到两个实验条件(正品/赝品太阳镜)

 —“根据你的回答,以及与我们研究中的其他人相比,你似乎相对偏爱假冒[正宗]产品。请到隔壁房间,从标有“仿冒太阳镜”的盒子里[克洛伊的正宗太阳镜]拿出一副太阳镜。

五个任务:

TASK1:参与者带着眼镜在大厅走5分钟

TASK2:解决问题任务,参与者会收到两张纸——参与者在5分钟的时间中在每个矩阵中找出两个加起来等于10的数字。5分钟过后,参与者将工作单折叠起来,放在房间角落的回收箱中;然后,他们把自己的表现写在收集单上。

第一张:20个矩阵的工作表,每个矩阵包含1-12中的任意三位数(例如,5.78;参见Mazar、Amir和Ariely,2008)。

第二张:收集单,参与者应该在上面报告自己的表现,并回答有关性别和年龄的问题

TASK3:知觉任务

实验条件:8个试次的答案明显是“右侧更多”(即右侧点的数量与左侧点的数量之比大于或等于1.5),17个试次的答案明显是“左偏多”,以及25个模棱两可的试次(即,右侧点的数量与左侧点的数量之比在2\/3和1.5之间)。

TASK4:通过写一篇简短的报告对太阳镜进行评估

TASK5:时尚评估——衡量他们对时尚的兴趣以及他们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结果分析:

矩阵任务作弊的程度 :参与者在戴”假“太阳镜时表现得更不诚实。

知觉任务作弊的程度 :

选择“右侧”的次数,而事实上右侧明显有更多的点:戴假太阳镜的参与者与戴真太阳镜的参与者选择“右侧”的频率显示无显著影响(所有PreP均<0.66)。

参与者在模棱两可的试验中对“右侧”的选择:戴假太阳镜的参与者比戴真太阳镜的参与者选择“右侧”的频率更高(M=12.78 vs.10.53),F(1,83)=18.77,prep>0.99。

参与者选择“右”的次数,而事实上左三角形中有明显更多的点:假太阳镜组的参与者比真太阳镜组的参与者选择“右”的频率更高(M=11.52vs9.59),F(1,83)=7.38,prep>0.95。

结论:总的来说,这些结果表明,戴看似假冒的太阳镜会增加不诚实。

实验1b

目的:测试仅仅使用假冒产品的行为是否足以诱发不道德行为。

被试:91名女生(平均年龄=22岁,标准差=3.27)

流程:除取消了对各类产品初始偏好的测试外,其他同实验1a

结论:矩阵和知觉任务的结果与实验1a的结果惊人地相似:在这两项任务中,认为自己戴的是假太阳镜的参与者的不诚实程度高于认为自己戴的是真太阳镜的参与者。

实验二

目的:探索假冒产品是否超出个人范围,来测试假冒产品的影响有多深远。

假设:佩戴假货会影响人们对他人行为的理解。如果佩戴假货会让人们感觉不那么真实,行为也不那么道德,那么他们可能会将他人的行为解释为不那么真实和道德。

被试:79名女生(平均年龄=21岁,SD=2.40)

流程:同实验1b,在TASK1后要求参与者填写一份调查,询问他们对各种问题的判断。

结论:与那些认为自己戴的是正版太阳镜的参与者相比,那些认为自己戴的是假的太阳镜的参与者认为其他人的行为更不诚实,认为普通行为不那么诚实,并且认为其他人更有可能做出不道德的行为。

实验三

目的:考察了不诚实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

假设:佩戴假冒产品会导致不道德行为的增加,而这种不道德行为由人们对虚假自我的不真实感驱动。

被试:100名女生(平均年龄=21岁,标准差=2.55)

流程:同实验1b,但有三个重要差异。

  • 首先,我们引入了一种对照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参与者没有获得任何有关太阳镜的信息。

  • 其次,我们使用人格问卷(其中还包括一些虚假问题)增加了真实性的衡量标准,将真实性衡量为自我疏离

  • 第三,由于实验1a和1b中两个作弊任务的结果相似,我们在实验3中没有包括知觉任务。

结论:假冒产品对行为的影响是通过其对自我的影响来调节的


03

总讨论

  • 被试全部选择女生,是否缺乏一定的代表性。

  • 未来是否可以研究一下假冒产品对社会的影响

文献读后感  

本篇文献从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消费现象出发,从心理学与消费学的角度揭示自我的作用,为我们以后的消费行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与指导。


参考文献:

Francesca Gino, Michael I. Norton, and Dan Ariely.(2010).The Counterfeit Self: The Deceptive Costs of Faking   It.PSYCHOLOGICALSCIENCE.21(5)712-720

END

本篇作者:天师大《消费行为与决策》课堂文献汇报-王晓萌

图文编辑:贾立倩

封面图片源于网络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