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叫兽”到“砖家”,为何会出现“建议不要建议”的反感情绪?

发布于 2022-05-19 19:22

不怕有分歧,就怕有情绪
社交媒体上,有两则话题联系起来看很值得玩味。一则是:“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另一则是:“建议专家不要建议”。一定程度上,要是细看“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中的逻辑和立场,其实并不偏激。但是就触发的激辩风评来看,却好像惹怒了很多人。

实际上,“专家不建议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中提及的“年轻人要有一定的积蓄再考虑买房”、“不提倡年轻人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开销(月供、生活消费、物业费用等)不要超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一半”并不是不合理,而是所给出的设定太过理想化。换句话说,能按照专家建议达成买房目标的人并不多。

这就使得在专家和公众的互动上,就会陷入“鸡同鸭讲”的困境。要知道,绝大多数专家在进行公共建议发声时,其实在用词上也都比较谨慎,基本上不太会用绝对性、确定性、是非性的语词。但即便如此,公众也总是不买账的,甚至把“建议”看作“别有用心”。

之所以如此掰扯,并不是为专家辩驳什么,而是对于建议的靠谱和不靠谱地界定,本身就很难有高下之分,尤其绝大多数时候也都是非正式的访谈式发声,这种情况下,如果公众的反感情绪“一点就着”,那根本上就并不是哪一方的问题,而是专家和公众的互动模式出现问题。

普遍来讲,专家的建议是结果导向的,也就是把错综复杂的前置问题进行理想归结,以至于逻辑上看起来很通透,但是公众要是基于建议去实践,多数时候却没那么容易。因此公众的反感情绪主要是觉得专家的建议不接地气,以至于在互动的过程中,连专家的善意和理性也会选择性的无视。

正如理查德·霍夫施塔特在《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中所提到的:“今天,在实践事务领域,受过训练的智力已被认为是无比重要的力量。而过往对智识和正规训练的玩笑,以及通常带有善意的嘲弄,都转变为了对身为专家的知识分子的恶意怨恨。”

这个现象的产生,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解释是:“曾经,由于不需要知识分子(专家和教授),故而他(她)们受到了温和的嘲讽;但现在,知识分子之所以受到激烈的怨恨,反倒是因为太需要他(她)们了。”但是这里的需要是:公众需要知识分子(专家和教授)接地气。可问题是,知识分子(专家和教授)却想(只能)跟公众讲道理。如此之下,只能是各说各话。

所以回到人们在专家建议的话题下进行怨恨表达,到专门建立“建议专家不要建议”的话题,只能说这是专家和公众的互动分歧发酵到顶峰,但依然很难给出谁对谁错的绝对论断。普遍来讲,公众认为,唯有直接投身于生活的实际业务,才能带来实惠的有用性,而与之相反,理智的追求和文化的探讨会被认为不接地气(不食人间烟火、不阳刚、不实践)。

循此我们会发现,在建议和被建议的互动中,本身不在于建议和反感的合理与否,而在于双方在互动上都是基于自己的偏狭在直面对方,而就对方的善意和理性、对方的困境和处境、往往并不会进行细微地审度。

这就使得双方的互动从对话开始就是艰涩的,更别说进行有来有回的多轮互动实践。所以很多时候,反感情绪真正的目的,并不是专家说了什么,而是专家还没有说什么时,有些公众就已经开骂了。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些专家确实很“砖家”、有些教授确实很“叫兽”。

可问题是,就算“砖家”和“叫兽”的建议不中听,但是建议毕竟是建议,觉得建议合理就听,不合理就不听,这本身也是可以的。最怕的是,有些人没等专家和教授说话,就先入为主地认为他(她)们是“砖家”和“叫兽”,以至于建议还没出来,情绪就已经冲顶脑门。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