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心到底在哪?”

发布于 2022-05-19 21:15

“消费者的心到底在哪?”
在营销和增长圈子中,这个问题一度成为“灵魂拷问”。不少消费者昨天还是大热单品的忠实用户,今天可能直接消失不见。“增量”好像成为“稀缺物种”,消费者越来越“难以捕捉”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在后流量时代面临的巨大挑战。
增长乏力、复购下滑、成本高企、现金流吃紧……此时此刻,所有企业都正面临着同一份商业“大考”。整个市场都在寻找同一个答案:在新环境下,品牌们应该如何重获增长、实现破局?


谁是增长焦虑的更优解?


在过去几年中,品牌营销越来越“套路化”,感性种草-理性背书-直播转化-电商承接,似乎一整套流程下来,就可以品效双丰收。其中不同平台承担的功能相对单一,整体运作方式依旧是短效、简单的流量套利。
在流量红利期,这种“流量套利”的营销打法自然也无可厚非,催熟了大量新兴品牌,批量制造了众多增长神话。根据亿邦动力研究院《2021中国新消费品牌发展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流水过亿的新消费品牌就超过200家。
然而,这一切或许只是一场“非理性繁荣”。当存量时代来临之后,流量成本水涨船高,企业也就失去了套利空间,流量型打法便宣告失效。
在后流量时代,降本增效成了必修课,可持续增长晋升为主课题,企业也需要重新思考品牌的本质。
第三方机构凯度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所有销售中70%的销售是在中长期发生的,由品牌资产贡献;而短期直接转化实现的销售只占30%。但问题也在于,中长期的销售结果难以归因,而短期直接转化更容易被平台监测与控制,因此,大多数平台广告系统的逻辑,均围绕着短期效果转化而设计,甚至可以精确到多少PV曝光能够带来多少转化的颗粒度。
这种PV逻辑下的短效平台系统,在面对企业效果广告投放时尚能应对,但深入到企业长效经营层面时,便开始捉襟见肘。因此很多企业会发现,一旦品牌停止效果广告投放,销售转化会断崖式下跌。这种种现象背后传递的潜台词便是——企业并没有构建出强有力的品牌价值。然而所谓的品牌如何承载?则是靠一个个被用户真正认可、接纳的好产品作为基石,经过市场的放大、迁移,以好产品带动好品牌的生长。
消费者行为有不同阶段,这也导致不同的PV曝光有不同的价值,不可简单粗暴地用效果归因统一衡量。例如一个面向认知阶段消费者的产品曝光,与一个面向比价阶段消费者的产品曝光,其“含金量”显然有天壤之别。
对于企业来说,一次营销动作,应该是始于广告,但不止于广告。通过洞察流量背后的用户行为,再将用户行为数据迁移、裂变至用户喜爱的好产品上,为企业带来更长效的价值,或许才是品牌破局增长焦虑的最优解。对于平台来说,从注重曝光转化的“PV逻辑”,向注重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的“LTV逻辑”进行转变,或许才能在满足当下增长需求的同时,不断将用户资产沉淀复用,反哺到好产品,最终上升为好品牌,达成真正意义上的品效双收。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