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 创新引领 精准服务 答好社区治理考卷
发布于 2022-05-20 00:55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更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载体。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聚焦群众所需所盼,以创新思维打通“服务末梢”,以有解思维增进“民生福祉”,探索出了一条理念新、服务优、基础牢的基层治理“滨城路径”。
创新工作理念
治理方式由闭合型转向开放型
党建引领,下好多方共治“一盘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以满足居民需求为重点,探索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联动机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各类社会组织,承接社区服务项目;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力度,满足居民多样化服务需求;协同驻区单位深入开展共治共建,制定为民服务清单,做到社区党建工作共商、辖区事务共管、服务难题共解;深入开展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活动,促进资源在基层整合、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
居民自治,激发社区治理“原动力”。探索建立居民自管自治新模式,发动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社区居民等力量,培育“家长里短服务队”“黄河大妈”等社区社会组织600余个;发展楼道长、居民骨干1200余人;成立“居民议事会”“居民互助组”,参与长者关爱、文明倡导、困难群体帮扶等服务3500余人次;创建“幸福来敲门”“益路同行”等治理品牌,形成“大爷大娘团”“楼道拉呱会”等典型案例60余个,构建起区域统筹、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开放共享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
民主协商,拓宽居民参与“主渠道”。针对不同问题事项,分别探索相对应的调处方式,做到分类应对、集约高效。针对家庭矛盾,打好“感情牌”,通过“家长里短调解队”了解情况、沟通劝解;针对邻里纠纷,打好“理性牌”,通过“向前一步”等协调机制,集合居民代表、网格员、业委会成员、物业人员等听陈述、观辩论、讲感受,共商解决方案;针对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打好“专业牌”,邀请法律工作者、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等,提供专业建议,促进问题解决。
聚焦群众需求
服务体系由碎片化转向系统化
“五级双向”,构建联动体系。实施“五级双向工作法”,明确“区、街道、社区、居民小组、居民”五级职责定位,搭建“居民睦邻点-小区睦邻驿站-社区睦邻家园-街道邻里中心-区级社区服务中心”五级“家站点”议事协商载体,畅通上下“双向”互动渠道,自上而下有力推进政策执行,自下而上协调诉求高效达成,实现政策推进引导到位,矛盾诉求有效解决,治理服务有效运行。
“一窗受理”,助推高效服务。按照社区工作准入清单,梳理社区工作事项64项,全面推行全能社区工作者服务模式,实现为居民提供精细化、精准化、专业化的服务。
“综合网格”,兜牢民生底线。针对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存在“散弱堵”的问题,打破网格原有模式,实施全科目网格重塑,将党建、综治、卫健等各类网格整合成一张“综合网格”,建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基层治理机制,实现一网统筹。上线运行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整合30多个部门的职能,上传社会救助、生态环保、卫生健康等事件数据,实施大联动、精细化、智能化的网格化治理模式。
强化基础保障
基层治理由低效率转向高效能
理顺治理体制,打造“强精优”基层组织。聘请复旦大学规划设计院专家,编制“幸福社区”总体规划。根据人口规模、服务半径,因地制宜、稳妥有序推进基层组织优化调整,调整成立121个城市社区、259个建制村,解决建制村“多小散”、治理难等现实问题,全面优化基层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
加强队伍建设,盘活高素质人才资源。出台和制定《滨城区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等文件,形成“1+N”政策文件体系,从管理制度的守正与创新中淬炼队伍能力。实施“四个一批”工程,通过社会公开招录、社区专项招录、本科应届生选拔分批次招录社区工作者269人,从入口上“引来人”;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3岗18级”薪酬待遇,从待遇上“留住人”;组织开展社区工作者培训班,从能力上“培养人”;按照“平时考核+年度测评”相结合方式进行考核,从“奖惩并重”上“管住人”。
推进减负增效,形成高质量服务实效。开展集中整治规范村(社区)“牌子多”问题专项行动,集中解决好“强行挂牌、考核挂牌”问题,坚决做到“牌子减下来,服务提上去”;改进和规范社区开具证明工作,切实改变“社区万能章”现象。通过为社区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让社区工作者有更多精力深入居民、为民服务。
(作者系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来源:《中国社区报》5月19日头版
编辑/设计:柳青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