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刘邦传解读十八
发布于 2022-05-20 12:00
史记原文: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汉书原文:于是樊哙从高祖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高祖。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曰:“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室家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我的翻译:于是,樊哙就引领刘邦一行人来到了沛县。但是,沛县县令却在樊哙去后后悔了,害怕刘邦来了会发生什么变故,就关闭了城门,派人据守城池,不让刘邦的队伍进城来。同时,他还想诛杀萧何、曹参。萧何、曹参非常害怕,就偷偷的翻越城墙来投靠刘邦,以求得到他的保护。刘邦就在锦帛上写了一封书信,用箭射到城墙上。信上告诉沛县有威望的一众人说:“天下的民众被暴秦害的已经很久了,现在各位虽然积极为沛县县令防守城池,但是各地的诸侯们全都起来造反了,马上就要进攻到沛县了,一旦城破,全城人都要被屠杀殆尽。要是大家现在能够立刻诛杀了沛县县令,推举沛县众望所归的人为将领,以响应各路诸侯们的起义号召,那么你们的家室就可得到保全。不然的话,等到义军攻破城池,全县老少都要遭到屠杀,那时就什么也做不成了。”
我的读法:
史记原文:于是、樊哙、从、刘季、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萧、曹、恐。逾城、保、刘季。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则、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汉书原文:于是、樊哙、从、高祖、来。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shòu】,欲诛、萧、曹。萧、曹、恐,逾【yú】城、保、高祖。高祖、乃、书帛、射、城上,与、沛、父老、曰:“天下、同、苦秦、久矣。今、父老、虽为、沛令、守【shòu】,诸侯、并起,今、屠沛。沛、今、共诛、令,择、可立、立之,以应、诸侯,即、室家、完。不然,父子、俱屠,无为、也。”
点评:
“守”,假借字 ,读“狩”音。
“于是樊哙从刘季来”的“从”,在这里是引领、率领之意。班固改为“于是樊哙从高祖来”后,容易误导人理解成跟随之意。为什么是引领、率领之意?这是因为沛县地区还在秦军控制下,重要关卡的出行是需要“通行证”的。试想,如果不是沛令下了公文,樊哙拿着沛令的手谕,刘邦一帮人能大摇大摆地进入沛县地区吗?
何谓“沛令后悔,恐其有变,乃闭城城守,欲诛萧、曹”?樊哙去了不久,刘邦就很快进入沛县地区,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此时的刘邦早就不在芒砀山中了,而是就在沛县附近当盗贼。而这个重要的消息萧何、曹参一直在对沛令隐瞒,由此联想到萧曹两人劝他不要当头而让刘季来的动机,就不言自明了,即这两人早就有叛心了。
何谓“刘季乃书帛射城上,谓沛父老曰···”?就是说刘邦使用计谋,进行攻心战,以分化离间沛县县令与城内豪强大族们的关系。很显然,这条计策出自萧何、曹参,不然刘邦如何知道城内豪强大族们的想法。这里不提萧曹,只是想掩饰刘邦不学无术,美化其计谋超群而已。另外,从信中内容可知,写信人善于从人性出发,有针对性地采用恐吓、诱惑等手法,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与之类似的就是后来陈馀对章邯的劝降信。
何谓“择子弟可立者立之,以应诸侯”?陈胜起义后,各地带头响应的主要是两类情况,一类是像田澹等六国后裔,一类是像陈婴等官吏。刘邦的情况与陈婴类似。只不过东阳县少年一开始想立的是豪强,后来摆不平,才弄出个“长者”陈婴。而“择子弟可立者立之”的背后含义就是单指刘邦。可见,刘邦是有很强的权力欲望,这也符合他胸有大志的人格特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