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调控政策落地,市场反应如何

发布于 2022-05-20 12:23

昨天最热议的话题就是定向稻谷的重新启动拍卖。5月19日定向稻谷再次启动拍卖,共投放201万吨 ,成交率100%。


其中黑龙江120万吨,吉林20万吨,安徽19万吨,江苏7万吨,江西17万吨,湖南6万吨,湖北10万吨,四川2万吨。


东北底价提高100元/吨至1600元/吨,其余地区提高200元/吨至1700元/吨,基本无溢价成交。


前天我们平台曾经转发了一篇文章,作者就这次稻谷的拍卖做了非常精准和深刻的分析。不得不承认,某些时候的传言都是事实呀,就连标的价格和数量都一致,昨天晚上各媒体对这次定向稻谷的启动拍卖的解读在我们转载的这篇文章前都略显班门弄斧,没有出现更多的其他观点,基本和这篇文章雷同,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5月20日锦州港报价稳定,主流价格在2860元至2870元之间,但是鲅鱼圈港报价上涨10元/吨,最高价格2880元。东北产区企业价格没有变动,正如上一篇文章和大家讨论的一样,目前黑龙江企业暂时还没有跟涨吉林的动力,吉林企业在缺少竞争下,也不会出现大面积涨价,只是个别企业补涨,接近当地的平均收购价。

东北地区涨落的节点如果没有外部消息刺激,就只能看自然干玉米销售尾声后,大量烘干粮出库的表现,目前的自然干玉米价格落不下去。


这次稻谷拍卖对玉米市场目前的影响不大,起码暂时没有出现恐慌情绪,主要还要看后期拍卖是否会一直按照个数量进行下去。对比以前一周400万吨的临储玉米拍卖和去年的小麦拍卖,这200万吨的稻谷确实威力不大。而且还不一定会一直坚持下去。


山东地区今日到货量继续减少,维持在200车至300车之间,加工企业涨多跌少,继续震荡行情。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粮食一直被看涨,就连连续亏损多年的稻谷今年也低调上涨了价格,这就引发市场对于定向稻谷究竟有多少库存的猜想。我个人的观点始终认为,国家粮食库存会是一个保密数字,不要绞尽脑汁去计算,国际上每一个人都能看见的数字未必是真数字。


政策调控别注重筹码,我们普通人就只能看政策的态度,对待粮价的容忍度有多高。只要有降价的必要,自然有筹码。


直至目前,政策并没有对粮食价格上涨做出太大的反应,处于认可当前粮价的态度,虽然发改委也两次发声,但是主要都是针对资本的炒作和囤积居奇。在百业萧条的国际宏观背景下,能源是最好的投资领域,而粮食更是能源之首,简单易行,无疑会吸引大量资金介入,发改委的预警很有必要。

可以看出来,国内广大的贸易商正在走向和国际接轨和成熟的阶段,进步很大。今年使用期货衍生品为自己现货保驾护航的人大幅增加,在对期货忽高忽低的态度上也表现的极为淡定,从现货基本面出发考虑的因素增多,更多忽略期货的炒作意义,而注重实际了。


昨天国际商品出现“崩盘”国内的反应却非常平淡,这不不仅仅是因为市场看好我们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政策的执政能力。这里更有市场看涨粮食的信念太浓厚的关系,看涨的思维已经根深蒂固,有利好消息就会被放大,出现利空消息机会被缩小。


粮食行情没有更多的悬念,就是稳步上涨,跨越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后,新季作物再接再厉,在未来的两三年里,粮价都会呈现高位上涨的趋势,这已经不是我们一个国家的事情了,所以政策的容忍度会高一些。


玉米今年的行情比较平稳,也平顺,后期大概还会延续前期的涨势,前期没出现大的涨幅和落幅,后期就难出现超越前期的涨跌幅度,除非再次出现特殊情况。只是目前的小麦有些“反常”,陈麦因为可以流通的数量少,价格难以下落,新麦由于看涨预期强,强势上涨和陈麦接轨,价格超出了市场主体的预判,目前新麦基本在1.60至1.62元/间。


但是在新麦大量上市前,价格还会出现波动,价格涨得太快,太提前。基层收购商已经出现恐高观望的情绪,而新麦未大量上市前出现这样的涨势,也会增加农户的惜售情绪,双方博弈下,处于短暂僵持局面,价格就会出现波动,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向上大幅波动,收购商不会认可。而小麦对收割和存储的条件要求较高,一些农户会迫于存储能力,只能出售,还是会出现一个集中收割收购时的价格波动。


但是总体向下空间不大了,毕竟全民看涨,很快价格还是会被抢起来的。以目前的条件看,小麦价格不回落,玉米就难落。很简单的道理,至于三季度,重点看定向稻谷拍卖后续情况以及深加工利润,国内经济恢复状况,接下来天气,新季的种植成本又会成为支撑价格的新要素。


(个人言论,不涉及其他)

--IDcfny625588fcy586899,流。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