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屈原象征廉洁,为什么不是其他人?

发布于 2022-06-02 15:09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但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湖北宜昌流传着一首《粽子歌》:“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雪白的糯米和青青的粽叶,象征着屈原清清白白、坦坦荡荡地度过清贫廉洁的一生;红豆和红枣,象征屈原对楚国的一颗赤子之心;粽子的棱角,象征着屈原刚直不阿的性格。一颗小小的粽子,充满了人们对屈原深深的敬意。


我们都知道屈原的故事
也知道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但是...
为什么屈原象征着廉洁而不是其他人?





原来
“廉洁”一词,最早出自于屈原的两部作品中。

《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意思是:“我年幼时秉赋清廉的德行,献身于道义而不稍微减轻。”


《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屈原不仅在诗词中表达了“廉洁”,

而且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廉洁”。


屈原被流放后,在江边行走。一个渔夫看到屈原形容憔悴,便问他:“您不是屈原大夫吗?为什么衣冠不整的来这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屈原回答道:“众人皆醉我独醒,整个朝堂都是昏庸不堪的,只有我一个人是清白的。他们不愿听见正确的声音,所以我被流放到这里。”
渔夫说:“我听说古时候的圣人,外界的事物不能影响束缚他,他融入世俗之中,随着世俗的变动而变化。你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为什么一定要洁身于淤泥之中,显耀于污秽之上,使得自己遭受流放呢?”
屈原正色道:“我们都知道,刚清洗过头发的人戴上冠帽之前一定要拍去冠帽上的灰尘。刚刚沐浴的人要穿清洗过的衣裳。谁会忍受自己的清白的身躯蒙受尘土的污染?对我来说,我宁可远离那混沌的庙堂,也不能忍受与他们同流合污。哪怕要投入这汩罗江中葬身鱼腹,我也不愿让自己的品德沾染上不洁的污垢。”



颂不完的千古名句,道不完的思念情,说不尽的廉洁心。人们之所以纪念屈原,其实质就是对廉文化的一种推崇。屈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爱国、勤政、为民、廉洁这些品质,正是端午节文化的核心内涵。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