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能靠爱好变现,有些人不能?

发布于 2022-06-02 21:07

分享关于自由职业者入门与成长的一切

包括圈圈的自由职业成长、生活和书单。

如果你怀有一颗向往自由职业的心,欢迎来唠唠哟~

翻译专业内容还是在圈圈的翻译之路,不要走错hiahiahiahia~


正经分析前,先说说点题外话。
之前过相亲。
嘉宾的自我介绍里,多少都会提几句个人爱好。
但我总抱有怀疑态度。

比方说,有人说自己爱咖啡。
出于ENTP充满好奇的天性,我总忍不住想提出一连串问题:
你怎么描述喝咖啡的感觉? 
你最爱喝什么咖啡,为什么?
你怎么评判咖啡的优劣?
哪些因素决定了咖啡豆子的好坏?
你能鉴别出咖啡所用的豆子吗?
咖啡有哪些种类?
你知道怎么样做出好咖啡吗?
咖啡的制作工艺有哪些?

如果对方张口结舌,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解释说喜欢就是喜欢,没什么道理可言。 

那么,在我眼里,这样的“爱好”还称不上是“真正的爱好”,仅仅是享受。
当然,这样的想法,纯属我个人偏见,请随便批判

那么真正的“爱好”是什么样的?
我私心觉得,是该像张岱那样的。

他自撰墓志铭“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

他爱看戏,也擅长鉴赏。有他喝一声彩,梨园戏伎声价立刻见长。 
他爱弹琴,师从王本吾,但也有独立见解,评价老师“指法圆静,微带油腔”。
他懂园林设计,即便是自家五叔的“杰作”,也没嘴下留情,说格局太小家子气。
他好美食,嫌商贩牛乳不不佳,干脆自己养了一头牛,大半夜爬起来挤奶,制作出来的乳酪“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入肺腑”。
他爱喝茶,跟着匠人一起琢磨改进制茶工艺,“以旋滚汤冲泻之,色如竹箨方解,绿粉初匀;又如山窗初曙,透纸黎光”,自制出兰雪茶,引起市面轰动,争相竞购。
此外,他还研究泉水如何沉淀滋味更精妙,花灯怎么制造,烟火怎么配置……

也许有人说,那是因为张岱出身显贵,不必为生计发愁。
上述爱好都是全靠大把时间和金钱滋养出来的。
但这话也不尽然。
千百年来,有钱有势爱吃爱玩的达官贵人纨绔子弟,那是海了去的。
张岱这样成就的,凤毛麟角。 
至于如今某网红富二代,就更别提了。
称得上的爱好,大概就是对如假包换的整容脸的执着吧。
品位高下,立见分晓。
而且,爱好本身也不一定就是金钱和时间的单向付出,
它也有可能带来回报。相辅相成,推动我们不断向前。




这年头,大家都在往斜杠青年方向走,从个人爱好中挖掘长处,寻求变现的可能。
但是为什么有人成功了,有人却做不到呢?

我觉得可以由上述讨论出发,从“消耗”和“创造”的角度来思考。
也就是把爱好区分为“消耗型”和“创造型”

消耗型,很简单,就是直接消耗时间或者金钱,获得一时快感,但并不输入任何东西,更别提创造什么了。

创造型,同样是投入时间和金钱,但有所产出。

比如说,个人见识的增长,品位的提升,知识的积累,在这个方面有所建树,乃至推动领域的发展。

这种创造型的爱好,也很容易转变为个人优势,甚至变成一项副业。

假设某人爱好游戏,没日没夜地打游戏+氪金,付出了时间和金钱,获得在游戏中暴打怪物以及数值提升的快乐。
那么这就是消耗型的爱好。

除非有祖辈余荫(指啃老,有家产可以继承),否则单纯的消耗,是不能长期维持的。
这也好理解,每天都在打游戏,哪来的收入呢?
再者,人是需要意义填充的生物。
纯粹的消耗,会让人感到空虚。
一天刷手机可以,有快感,一整年都刷手机,只会觉得疲惫无聊,提不起精神来。

倘若是创造型的爱好,那就不一样了。

同样是爱打游戏,对各类游戏如数家珍,或者热衷于某一款游戏,热衷于剧情分析、关卡设计乃至数值策划,积累了大量的游戏知识,再或者擅长游戏战斗,制作游戏攻略等等。

这样的爱好让人充实,不仅带来快乐,还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有了积累,再做输出,无论是写游戏剧情分析,成为游戏主播,都能收获大批粉丝,也有机会进入游戏公司,成为游戏职业选手等等。
毕竟一万个小时的定律,摆在那里。

而不比消耗型,爽完了,没了。
如果有些人无法通过爱好变现,也不妨问问自己,这是我真正的爱好吗?
如果热爱的话,我对它究竟有多少程度的了解?我创造了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呢?
假设是爱喝酒,你有能力去辨别酒的优劣吗?还是仅仅只对价格感兴趣,认为酒越贵就必定越好?

或者说,爱旅行,是爱用脚步丈量世界,见识无数新鲜的人、事、景,永远按捺不住想要出去闯闯的一颗心,还是说仅仅是打卡景点晒朋友圈,以及入住豪华酒店,享受一系列VIP待遇?

我是后者。我享受酒店的舒适,吃不了穷游的苦,所以虽然曾经闪过做旅行博主的念头(毕竟自由职业者方便出门),但立刻否决了自己。
我不爱旅行,我是做不好这份工作的,何必勉强呢。

作为自由职业者,我见过不少人将爱好转变为工作。
一开始是因为兴趣而钻研琢磨,吸收大量知识,然后开始持续输出和创造,碰上某个契机,便将爱好变成了副业乃至主业。
做喜欢做的事,还能赚钱,这该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

就算是抛开功利考量不谈,仅仅看到一个人谈起爱好来滔滔不绝,眼睛闪闪发光。
也很容易被迷倒吧,笑~



-完-


圈圈:


其实这篇本来是想写读书笔记的,聊聊张岱漂亮的字句,没想到写着写着就歪掉了hiahiahia。

在写文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也在探索自己,寻找合适的定位。
目前来看,我可能更偏向于功利的实干派,有点儿庸俗,着实装不了文学青年。那就不管啦,反正真实是最容易的,也是最可贵的~


如果你觉得有启发的话!!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