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端午 || 端午九毒日,艾灸排毒正当时!

发布于 2022-06-02 22:41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节日起源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天中节等,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总的来说,端午节起源于上古先民择“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祈福辟邪,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把端午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中原,附会纪念屈原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

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划龙舟(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何为【五毒月】、【九毒日】?









所谓“五毒月”,指的就是农历五月,民间认为每年的这一个月,对人来说充满了恶意,充斥着毒害,人也最容易受到各种“毒”的困害。此时人体脏腑气血受极大的影响,人身、肚里空荡荡,走路无力,没有精神,所以有“毒月”的名头。其中最为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有九天,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而端午之日便为九毒日之首。

也因此,这一天有喝雄黄酒、插艾草、挂艾包……等避邪驱毒的仪式,这其中都寓有古代智慧经验的传承。


五月即是午月,五行属火,此时的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而此时阳气外散,内里虚弱,所以不适合再进行泄耗性的活动,如吃冷饮、流大汗、房事......

再加上端午的时候,雨季渐渐到来,而气温已经有了较大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受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窘况。这时,对身体而言,便是很容易得病的。


以下9天是一年中最毒的时候,被称为【九毒日】:

2022年九毒日
前3天:2022年6月3日-6月5日「初毒日」
中3天:2022年6月13日-6月15日「中毒日」
后3天:2022年6月23日-6月25日「末毒日」

请记住这个排毒日,在这个时期排寒毒,水毒,湿毒,痰毒,血毒,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让艾火的纯阳之气结合天地之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还可以增强体质。






五毒月、九毒日要小心这4毒!









第1毒:肠热

现代人喜欢吃烧烤,尤其是晚上吃烧烤,热性食物夜间存留肠道,难以消化吸收,留在肠道里面,久而积热,很容易便秘。还会引起痤疮、口气、口干、口苦、失眠等,建议大家近段时间少吃肉,多吃新鲜蔬果,多喝水。

祛除肠热艾灸取穴:中脘、足三里。


第2毒:津液亏虚

农历五月的高温易使人体水分散失,津液亏虚,如没有及时警醒,预防,就比较容易导致自身气血淤滞,诱发梗塞。夏天脑梗、心梗多发也是这个原因。

如何避免呢?主要还是喝水,早晚一杯温水,之间适当饮水,不要等渴了才喝,另保持心平气和,忌大喜悲,忌郁闷。

滋津生液艾灸取穴: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


第3毒: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在毒五月的十分普遍,因夏至前后,阳气太盛,外达体表,气血也更多的运行在体表,使得体内虚寒,虚寒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脾胃,使脾胃虚弱,内寒,易出现腹泻。

所以在五毒月,尤其要注意避开寒凉,饮食以温热为佳,还有尽量不要吃剩饭剩菜,以防腐败伤脾胃。

补脾养胃艾灸取穴:中脘、足三里、三阴交、关元、脾俞。




第4毒:精元损耗

毒五月生命活跃,燥热,人体消耗大,所以除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应减少对身体的额外消耗,如节制夫妻生活,减少心血管的负荷,古人就很聪明,主张妻子在毒五月回娘家。

扶阳正气艾灸取穴:太溪、中脘、足三里。







端午这样艾灸,五脏之毒!









1、脾——少府



2、肺——尺泽



3、心——商丘



4、肝——太冲


5、肾——涌泉


艾灸方法:用木艾灸盒或者悬灸,先灸头身,后灸四肢;先灸左侧,后灸右侧。头面部每穴20分钟,胸腹部30分钟,背部四肢25分钟,一周休息1-3天,循序渐进。





粽子也是食疗:健脾又利湿!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而很多人不知道是,小小的粽子里也有大学问!



粽子种类繁多,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绿豆、五花肉、豆沙、八宝、火腿、冬菇、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广东咸肉粽、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尽管我国南北方的粽子风味、特点和做法不同但都以糯米和粽叶为主料。中医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粽子的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小枣、赤小豆、绿豆等具有补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而火腿、鸭蛋黄、鲜肉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品。



更值得一提的是,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端午正值立夏之后,食粽能于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确实是一个适时的食补、食疗的绝妙处方。但是,食用时有所节制,糖尿病者、老人及小孩不宜多吃最后小编在这里祝大家端午节安康呦!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