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怎么做?

发布于 2022-06-02 23:36

    读王蒙先生的《精进·极简论语》,第一章为“人生,应该怎么过”。我倒觉得,人生很多时候是无法选择的,“应该”是愿景,是要求,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生活智慧。人的一生受制于自身,受制于家庭,受制于社会,诸多客观因素汇集交织,决定人生。

      自己的孩子,一生能否“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我倒认为是与家庭,与父母紧密相关,也是与父母能否从小赋能孩子,能否激发孩子源动力有关,至于社会因素我们不能左右,只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因此,影响人一生最重要的还是父母。所以,我想谈谈:父母,应该怎么做!

1 呵护——2岁前

     2岁前,我们的任务更多的是呵护,有出生前精心准备小衣服、小袜子、奶粉、奶瓶,有出生后把屎把尿,哭了哄、饿了喂、睡了伴、醒了陪。当时的感觉是希望孩子能不受委屈,能健康成长,能快快乐乐,有迎接生命的欣喜,有相伴成长的欢乐,当然也少不了生病时的纠结,无暇照顾时的忐忑。一家人,夫妻同心,相伴为宜,协力最佳。若有爷爷奶奶相助,又有能力,则上天保佑、阿弥陀佛!

回想起来,唯用心、同心方好!

2 引导+助力——210

      2岁后,10岁前,父母的责任更多的是引导和助力所谓引导是指引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做人、做事方式,此阶段的关键是经由一件件小事将行为习惯内化为品格,形成做事的内驱力!而所谓助力,是在品格塑造过程中孩子面对困难时父母的帮助!

       记得大姑娘上小学做作业,通常是要求在晚饭前完成的。若拖了一点,我们就会坐旁边陪着她,等等孩子,完成了再一起吃饭。渐渐地,做作业高效的习惯,专注的品格就形成了

      今天,二姑娘在幼儿园种的韭菜收获了,带回一把要做道菜肴!我考虑做韭菜盒子,就安排她择韭菜、洗韭菜、擀面皮。在择韭菜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她说:“爸爸,可以了吧!”我说:“不行,要择完!”于是,她坚持了下来。后来,她还全程洗了韭菜,擀了面皮,用水果刀切了一半韭菜。我觉得她切韭菜实在有点累了,也怕伤着手,于是我俩联手用菜刀切了剩下的一半。吃饭的时候,她开心地说:“爸爸,太好吃了,我今天没有半途而废!”饭后,她催着我说:“爸爸,赶快写小脚印啊,把今天做韭菜盒子写进去!”我知道,她是非常开心的!这是很有意义的活动,老师的安排,父母的引导及助力让她知道了做饭是挺辛苦的事,也从中学会了坚持!

     这个阶段,父母的职责是引导和助力,而这是需要学习的。比如要懂得点题,告诉她择完韭菜是让她懂得坚持,做事不能半途而废;比如肯定、表扬做事中的“努力”,而不是说“你真棒,你真聪明”,因为要助其形成“成长型思维”,而不是陷入“固定型思维”。比如考试失败,告诉孩子伤心没有意义,和她一起分析原因,找到办法,及时调整就好了,要助其丢掉“无意义的情绪,回归“正念(正++心)”。


3 退出——1018

     十岁后,孩子的品格基本形成,如同成长起来的雄鹰,正待展翅飞翔!而根据罗斯高教授的研究,10岁以后父母干预对孩子的影响已经较小。所以,这个阶段父母就要逐渐退出,只在孩子经受挫折或父母发现问题时及时干预,适当引导即可。

      这个阶段,父母更多的是做个好榜样,当个好朋友。好榜样比如孝敬父母,与妻子相亲相爱,对工作兢兢业业,也包括接孩子时不迟到,学校安排的任务及时完成!好朋友就是和孩子散散步、谈谈心、说说彼此的心里话,帮助孩子解解惑,为孩子描绘描绘外面的多彩世界……。如此,甚好!

4 祝福——18成家

     18岁后,除提供金钱,父母好似真的已无能为力了,当然孩子们也往往不需父母太多的其他帮助。这个阶段,他们或已进入大学、或已步入社会,即将谈朋友,成家立业,他们已走在自己的路上!

可能有的人会说:我要给孩子买房子,孩子找对象我要给他把关!买房子可以,找对象也管真的可以吗?我们不妨想想自己,我们的对象是父母安排的吗?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的对象,又有几个是父母安排的呢?

      这个阶段,除了提供金钱,偶尔打打电话,谈谈家长里短,似乎真的不需要我们做什么,那就远远祝福吧!也好,乐得如此!

5 帮助——孩子成家后

       成家立业,进入工作以后,特别是有了他们自己的孩子以后,他们真的好辛苦,为工作拼搏,为孩子发愁,忙得一塌糊涂,好一个操心、纠结!此时,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扮演好后勤部长的角色,尽全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尽量减轻孩子的负担。比如,帮他们接送孩子,帮他们做好早、中、晚每一顿饭,让他们能轻轻松松的去拼搏事业,好好的享受工作带来的成就感。还比如,我觉得应让他们夫妻能暂时离开家庭,去旅旅游,享受享受二人世界,这也算是忙碌中给予他们婚姻的调节剂吧!

6 成于乐——度过我们的晚年

     孩子的孩子约到了10岁,基本独立后,我觉得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照顾好自己,让他们尽可能延迟对我们的关照!我们要有个好身体,这一定得益于年轻时的锻炼,所以从现在开始努力吧!我们也要有个自己的爱好,比如写写字、唱唱歌, 比如爬爬山、旅旅游……,如此甚好!如果用一个词来定义,我想到了论语中的“成于乐”,好好活着,快乐的活着,无理由快乐的活着。如此甚好!

结语

     我认为人生是一个付出的过程,如释放能量,去发光发热,方能实现价值。这个过程中与其说是为了孩子,倒不如说还是为了自己,因为我们在付出中收获了快乐,收获了成就感,那是一种真正的快乐。我还认为人生是一个因果的过程,只有真心付出,才会得到真正快乐。试想,当你的孩子坐月子的时候,你没照顾她,你安心吗?孩子干革命正需帮助的时候,你缺席,以后孩子就是想对你好,似乎你们之间也隔了一道膜,都觉得别扭!

     也许,这就是“中国式父母”。

      此刻,我又想起爬中山陵,伫立博爱坊,又想起中山先生“博爱”的伟大。于一个家庭,爱是沃土,会孕育幸福之花。犹如画境,那里有孩童奔跑,有情侣漫步,还有两位银发老人,似着什么、聊着什么,满足的微笑着……



本文来自网络或网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发邮件至:aisoutu@outlook.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相关素材